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目錄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


作者:迪恩.柏奈特(Dean Burnett)
譯者:鄧子衿
出版社:馬可孛羅


「吃下食物後胃部擴大,胃部的神經發出訊息給腦部,抑制食慾而不再進食。這個過程聽起來完全合理。那些減重混合飲料就是利用這個機制,讓你喝飲料而不是飽食一餐。(中略)但是呢,這種方式只是暫時治標而不治本。許多人說喝下減重飲料後不到二十分鐘,又覺得餓了,主要的原因出自於胃部擴張訊號,在控制飲食和食慾的影響力其實很小。」

「你曾留意過『甜點有另外一個胃來裝』這句話嗎?你可能已經吃下了上好的牛排,或是多到足以讓小船下沉的乳酪義大利麵,但是依然能夠吃得下甜膩的布朗尼蛋糕或是三球冰淇淋聖代?為什麼會這樣?是怎麼辦到的?如果你的胃已經滿了,怎麼可能還能再裝得下其他東西? 主要是因為這是由你的腦部來下決定,並且認為『還吃得下』。腦部認為點心中的糖分美味可口,是自己想要的,因此壓過了胃部所發出『已經吃不下』的訊息。」

「日常慣例也深深影響到飲食習慣。要了解這一點,我們可以想想『午餐時間』。什麼時候吃午餐?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在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之間吃。這是為什麼?如果我們是因為需要能量才進食,那麼在一個族群中,不論是建築工人、伐木工人之類的身體勞動者,到作家與程式設計師之類坐辦公桌的人,都在相同的時段吃午餐?

這是很久以前大家達成的共識,就在這個時段吃午餐,鮮少有人提出質疑。一旦你融入了這個模式中,腦部很快就會預期這個模式並且維持下去,到該吃飯的時候就會覺得餓,而不是覺得餓而知道這時應該要去吃飯了。腦部顯然認為邏輯是珍貴的資源,只有在少數場合才使用。」

「在冬眠中的動物也有睡眠現象,這個觀察結果挑戰了睡眠是為了休息和保留能量的說法。在冬眠中的動物已經不具意識,但是冬眠和睡眠並不相同,代謝活動和身體溫度會降得更低,而且持續的時間會更久,其實有點類似昏迷。不過冬眠中的動物經常進入睡眠狀態,相較之下在這個睡眠中使用的能量卻還更多!因此睡眠就是為了休息這個想法,並非睡眠活動的全貌。」

「副交感神經系統負責身體中維持平靜的程序,例如慢慢消化飯後食物,或是調節廢棄物的排出。如果有人要把身體各部位擬人化來演出情境喜劇,副交感神經系統就是那個懶散放鬆的角色,幾乎總是坐在沙發上,告訴其他人『冷靜下來』。

相反的,交感神經系統就是個容易激動緊張的傢伙,總是焦躁不安、疑神疑鬼,用鋁箔把自己包著,逢人就嚷嚷說美國中央情報局在竊聽自己的一舉一動。」

「人類負責意識的腦部在沒有管控(通常會造成干擾)生存所必須的基本程序時,是非常善於先設想好有什麼會讓自己受傷,不盡然是會讓身體受傷的,也可能是無形的傷害,例如尷尬或是悲傷,這些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但是我們依然希望能夠避免。因此光是有『可能性』,便足以引發『戰或逃』反應了。」

「長期記憶能夠提供幫助思考的大量記憶,但是實際思考時用的是短期記憶。因此有些神經科學家偏好用「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這個詞」

「短期記憶偏好處理聽覺資訊,專注在文字形式和特定的聲音。所以你會有內心獨白,會想用句子和語言思考,而不是想像如影片般的一連串畫面。」

「短期記憶偏好處理聽覺資訊,專注在文字形式和特定的聲音。所以你會有內心獨白,會想用句子和語言思考,而不是想像如影片般的一連串畫面。某人的名字就是聽覺資訊的例子,你聽到的是文字,然後想到這些文字所代表的聲音。

相較之下,長期記憶還需要借重到視覺和語意內容(文字的意義而不是文字的聲音)。因此比起隨意的聲音排列刺激(例如不熟悉的名字),豐富的視覺刺激(例如某人的臉)更容易記得久。」

「某個記憶所具備的連接越多,突觸越強(越活躍),就越容易取得,就像是你要去一個有許多道路能夠抵達、交通方便的地區,要比去荒野中某座廢棄的穀倉要容易得多。」

「有些程序不但讓某些活動發生,有些程序會阻止另外一些活動發生。腦部幾乎控制了我們所有的行為舉止,但是我們不會在同一時間展現所有行為舉止,腦中有許多部位是專門用來抑制和阻止腦部某些區域的活動。(中略)舉例來說,腦中負責移動腳的部位很重要,但是當你坐著開會時不重要,因此你腦中得有其他部位說:『老兄,現在別動。』好控制腿部。」

「要特別說的是,更為單純和基礎的系統,例如控制心跳的區域,在這個時候更穩固與強健,而處理比較繁複過程的新腦區則更容易受到酒精的干擾與傷害。(中略)所以在酒精的影響下,腦部『高等』功能先遭殃,例如遵從社會規範、感到尷尬困窘的部位,以及會在你的腦中說『這樣可能不太好吧』的聲音等,很快都被酒精消了音。」

「可惜腦部的運作通常稱不上『可靠確實』,特別是在記憶方面。腦部提取出來的記憶,有的時候可比貓咪咳出的毛球,是身體內部一團亂的運作之下的產物。」

「腦部的自我本位偏誤沒有強大到能夠創造出不同的真實記憶,只能夠在回憶記憶時加以扭曲或是調整,無法創造新的記憶。

腦部為何要產生這些偏誤呢?首先,人類需要下許多決定,如果有某種程度的自信,會比較容易下決定。(中略)如果每次做決定時,都要估量每個可能的結果,會花上非常多時間。假若對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那麼就可以省時間了。」

自我感覺良好可以使人果斷下決定 😏

「有次我受到邀請,要在法庭上作證說檢察官起訴時所用的證言全部都可能來自於偽記憶。我拒絕了,因為我擔心可能會意外摧毀整個司法系統。」

「電視上演的情況其實很不容易出現,那種『打到頭而忘記了自己和過去種種』的案例非常非常罕見。個人的記憶分布在整個腦部,能夠讓這些記憶受損的傷害,很有可能也把整個腦都毀了。」

「就腦部來說,碳水化合物是最有價值的能量來源,因此節食者難以抵抗碳水化合物的誘惑」

「你本來在一間可怕的房子中,現在離開了。你本來在空中飛馳直奔死亡,現在你活得好好的站在地上。你聽了一個恐怖的故事,現在故事結束而嗜血連環殺手並沒有出現。在每種狀況中,報償路徑都察覺到危險突然消失了,不論你是怎樣讓危險消失,但是重要的是你下次也可以讓危險消失,這樣便引起了非常強烈的報償反應。

在絕大部分的狀況(例如飲食和性愛),你只是做了能夠讓自己的存在稍微延長一段短時間的事情,但是這些可是避免了死亡呢!重要得多了!除此之外,遍布全身的腎上腺素和「戰或逃」反應,讓所有感覺都加強放大。恐怖事件後的衝擊感和放鬆感是很強的刺激,強過絕大部分的其他事情。」

「如果腦部對於事件的控制程度越高,那麼事件就越不恐怖。因此事情『留下充分想像空間』,會比最駭人的特效更恐怖。」

「當恐怖的內容直接呈現出來,腦部就不用參與其中,有餘裕思考和分析畫面,並且能夠知道那全部都是虛構的內容,隨時都能夠離開,恐怖情節造成的衝擊便減弱了。電玩設計師了解這一點,生存恐怖遊戲這個類別中,玩家角色身處充滿緊張與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得避開壓倒性的危險狀況,而不是用巨大的雷射槍把怪物轟成碎片。」

所以看別人玩,和自己實際去玩,真的完全是兩回事!

「對於腦部來說,要享受令人顫慄的活動,前提是其中雖然有真正的風險,但是依然能夠控制結果,迴避風險。在車禍中生存者,絕大部分會因為還活著而覺得鬆了口氣,但是極少數會願意再經歷一次。」

「如果平常較聽慣了『幹得好』之類的話,並且認為這類稱讚是無意義的陳腔濫調,那麼有人說『糟透了』,將會分外刺耳,因為這並不常發生,應該要多注意這種讓人不悅的經驗,釐清發生的原因,下次才能夠避免。」

「腦部的運作方式往往會讓所有人多多少少以自我為中心,在做出解釋和形成記憶時,往往讓自己的形象比較好。如果這是人類的基本狀態,那麼稱讚就是在告訴自己原來已經『知道』的事,直接的批評就難以自我誤解,所以更會造成衝擊。」

以腦神經科學來解釋為何霸道總裁總是會特別在意對批評他的女/男人 😆

「晶體智能是累積下來的知識,而流體智能是在面對不熟悉事物時加以利用或是應對的能力。」

「邁爾士.金斯頓(Miles Kingston)精準的解釋了這個理論:『知識是知道番茄屬於水果,智慧是知道水果沙拉中不要放番茄。』我們需要晶體智能以知道番茄屬於水果,也需要流體智能知道做水果沙拉時不要放番茄。」

「聰明理智的人通常比較缺乏自信,因為大家通常對於用智性說服的方式(intellectual persuasion)具有敵意。我是訓練有素的神經科家,但是除非有人直接問,我是不會說自己是神經科學家的,因為有次我得到的反應是:『哦?你認為你很聰明對吧?』」

作者認為比起外表上就能看得出來的「強大健壯的人」,「聰明的人」反而較容易引起敵意,因為「強大健壯的人」用看的就能推測「強大健壯」背後原因,可能從事勞動工作或常去健身房,「但是如果是比自己聰明的人,可就讓人搞不懂了,他們的行動你無法預期、原因無法了解,這種狀況代表了你的腦部無法研究出來他們是否會造成危險,這時古老的『謹慎為上以免後悔』的本能便發作,引發疑慮和敵意。」

「白質(white matter)的完成度與密度高低,可以做為智能高低的有效指標。白質是腦中另一類組織,往往受到忽視。人們的注意力總是放在灰質(grey matter),但是腦中有一半屬於白質,它的功能也很重要,沒有得到那麼多關注,是因為『功能』沒有那麼多。所有重要的活動都是在灰質中進行的,白質的功能則是把活動內容傳到其他部位的連接線所組成(連接線便是神經元伸出的軸突)。如果灰質是工廠,白質則是傳送貨物與補充原料的道路。

兩個腦區之間的白質連接如果越是完善,那麼彼此之間合作時所需要的能量和作業也就越少,在掃描時也就更難偵查到。」

越熟練的事物,越省力 💪

「組成嗅神經的嗅覺神經元在很多方面都獨樹一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它們為極少數具備再生能力的人類神經元。」

「如果說嗅覺受到低估,那麼相較之下,味覺就有點垃圾了,它是主要感覺中最弱的,」

「如果有東西的氣味強烈,那麼我們在吃那種東西的時候,腦部往往會把那種味道詮釋成味覺,而不是嗅覺,但其實那個感覺是從鼻子傳遞到腦的。由於感覺大部分來自於口腔,腦部便一概而論,以為所有訊號都來自於口腔,便詮釋成了味覺。腦部花了很多心力產生味覺,因此難以讓它停下做出不正確假設的腳步。」

「許多公司把MBTI納入徵人流程的一部分,但是這個系統要求應徵者百分百誠實,而且還要幾近愚蠢。你在應徵工作的時候,他們要你進行測驗,其中的問題是:『你樂於與他人工作嗎?』就算你心裡真的那麼想,也不可能回答:『不,其他人都是害蟲,最好捏扁。』絕大部分的人都有足夠的智力,在這個測驗中安全過關,使得測驗結果毫無意義。」

「比起好好說出自己要求的人,憤怒者的需求往往先被滿足。這代表你要知道,有些人知道發脾氣對自己有利,所以就更常發脾氣。腦部就把持續憤怒和報償連接在一起了,這進一步激勵人發脾氣,之後你就會見到有人只要遇到稍微不便的事情就冒火,最後成為名廚。這是好是壞,就要看個人了。」

「就算過了一世紀,佛洛伊德依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很多人深信他的理論。這真的很奇怪。當然,他是精神分析這個概念的主要推手,也應該為此受到讚美,可是這並不代表他提出的原創理論就理所當然是正確的。(中略)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這點人們會永遠記得,但是我們不會搭乘他們設計飛機前往遙遠的南美洲。我們得與時俱進,就是這樣。」

「語言處理中心散佈得很廣,代表了語言應該是腦部的基本功能,而不是從環境所習得。」

「鴉片是非常強效的止痛劑,它能夠刺激腦中腦內啡(天然止痛劑,能夠引起愉快感覺的神經傳遞物)和疼痛處理系統,讓人產生強烈的喜悅感。但很不幸,疼痛的存在本身有其意義(讓我們知道身體受傷或受損),因此腦部回應的方式是增強疼痛偵測系統,讓鴉片帶來的愉悅感煙消雲散。這時使用鴉片的人會讓劑量提高,好壓抑疼痛偵測系統,但是腦部又會加以強化,如此持續下去。

然後沒有鴉片類藥物了,使用者失去了能夠讓自己極度平靜與放鬆的東西,剩下的只有超級強化的疼痛偵測系統。它們的疼痛系統活性之強,足以切除鴉片帶來的興奮感,在正常的腦中會造成極度的痛苦,因此用藥者會經歷禁斷時期。」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每個人的短歷史:人類基因的故事


作者:亞當.拉塞福
譯者:鄧子衿
出版社:八旗文化


「如果這些遺物的年代還不是太久遠,那麼就可以使用放射性碳原子所佔的比例,來定出遺物的年代。活著的生物能進行新陳代謝,持續補充放射性碳原子,但死了之後,這些放射性碳原子會以固定速率衰變成一般的碳原子。」

「你的母親還是子宮中的胎兒時,卵巢便製造了卵子。你的DNA是在你外祖母的體內製造出來的。」

「西藏人能夠適應聖母峰周圍不適合人居住(因為當地氧氣濃度低)的高地地區,至於居住在西藏以北的中國人和以南的印度人則沒有這種適應能力。

這種適應來自EPASI這個基因。EPASI基因出現的區域當中,DNA序列和西藏南北兩方的鄰居有著明顯差異。將這段與眾不同的DNA和附近的居住者,以及全球人們的基因組中同區域的DNA比較之後,會發現這段DNA應該是從丹尼索瓦人那邊來的。族群混合造成基因滲入,帶來適應能力,讓西藏人能夠在你我得苦苦掙扎才活得下去的環境中繁衍後代。」

「不過,所有的巨型猿類包括人類在內在基因組中都有相同的基因。差異之處只在於人類的第二條染色體——這是人類染色體中最大的染色體,會有這樣龐然大物出現,是因為它是兩條染色體頭尾相連形成的結果。黑猩猩、紅毛猩猩和大猩猩的這條染色體都分為兩條。(中略)如果我們要找一個能代表上帝的氣息進入人體中的象徵性時刻,那麼應該就是那兩條染色體融合在一起的時刻。」

「DNA比對出的相似性指出當年的鼠疫桿菌絕對來自東方,而不是如一些歷史資料所說的來自非洲。看來與中國的貿易(可能經由絲路),把這種可怕的細菌帶過來的,這種細菌在東方是無害的。現在鼠疫桿菌的自然宿主是歐亞草原的齧齒動物。」

「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利用父親與梵諦岡的良好關係,讓教宗利奧三世在聖伯多祿大殿加冕成第一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典禮莊嚴隆重,查理大帝龍心大悅,把貴重的中世紀遺物『聖包皮(Holy Prepuce)』送給了利奧三世,作為謝禮,那就是傳說中耶穌的包皮。」

歐洲人有夠奇怪(幹

「每個複雜的問題,都有一個簡單、直接、易懂但錯誤的答案。——門肯(H.L. Mencken)」

「伽莫夫(George Gamow)是傑出且深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他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宇宙學中『大霹靂』理論的基礎。他曾找自己的學生阿爾法(Ralph Alpher)和朋友貝特(Hans Bethe)合寫一篇論文,為的只是讓作者寫起來是阿爾法、貝特、伽莫夫。這篇論文也稱為『αβγ論文』。」

「美國愛達荷州樹城州立大學刑事司法系的教授沃爾許(Anthony Walsh)主張:『在下判決時,把遺傳因素納入考量絕對是愚蠢的,除非是唐氏症這等大幅降低智能和執行能力的遺傳因素。自由主義者對於這種〔遺傳決定論〕的擔心有些過頭,實在很愚蠢。他們只需要上一兩堂神經科學或遺傳學課程,就會拋棄〔我的基因/神經元要我這麼做〕的觀念。沒有什麼事可以免除我們舉止必須合乎文明的義務。』」

「鳥類的翅膀和蝙蝠的翅膀,功能相同但演化路徑不同,我們稱這為『趨同演化』。一億年前,有些恐龍的前肢形狀改變了,可以用於滑行,這些恐龍的骨骼也變得較輕,而且是中空的。在飛上天空很久之前,恐龍就有羽毛了,這包括巨大的暴龍;而其他更巨大、更恐怖的掠食性恐龍,也長了一身羽毛。」

「如果今天你人在印度的海德拉巴要進行非急需手術,最先被問到的問題會是:『你屬於吠舍(Vaishya)階級嗎?』

在海德拉巴的醫院哩,社會階級是手術同意書中最先出現的提問,印度普遍存有對於階級的潛在偏見,因此有人認為這問題顯示出了這種偏見。然而,這其實是一個根據印度人基因組的演化所提出的好問題。

1980年代,外科醫師注意到有些病人在麻醉之後要比一般人多幾個小時才會恢復意識。(中略)醫生仔細檢查之後,發現只有吠舍階級的人才有這種情況。科學家研究了他們的基因組,確認出在丁醯膽鹼酶(butyrylcholinesterase)這個酵素的基因上,有一個字母發生了突變,而這個酵素通常的功能是分解血液中類似丁醯膽鹼的分子。

印度海德拉巴的遺傳學家指出,印度這個突變是在大約一千年前、於某個不知名的人身上出現的,之後便在這個有同階級內通婚現象的族群中保留至今。」

「屬於吠舍階級的人數量超過兩千萬,不太可能有大規模的階級內通婚能讓變異侷限在人口如此眾多的階級中,就算是在種性制度嚴密防止階級間遺傳交流的情況也是一樣。」

可能是有什麼潛在益處,於是被保留下來,也可能不好不壞只是搭著其他基因的便車而遺留下來。

「如今,吠舍人使用的麻醉劑已根據這個基因組特性而設計,這就是演化受到文化的影響。」

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作者: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
譯者:葉祉君
出版社:衛城出版


維克特.別瓦耶夫:「我甚至記不得總共有哪些重要人物嚐過我的手藝,但是有古巴的卡斯楚、羅馬尼亞的西奧塞古、伊拉克的海珊、東德的何內克,當然也有波蘭的吉瑞克。

不過真正的冒險是在戈巴契夫任內,前美國總統尼克森來訪,而我得要讓他留下好印象,好讓他跟現任總統雷根說好話。他在第一晚就跟他的女助理下來用晚餐,可是現場一片安靜。我給他們準備了很棒的食物,有俄式煎餅布利尼,有魚有肉,而且是用幾種不同的方式烹調。那些菜都裝飾得很漂亮,擺盤也很漂亮,可是那邊卻一點聲音也沒有。

我們在廚房裡討論該怎麼辦,因為我們實在不明白是怎麼了。於是我們派服務生送葡萄酒過去。服務生去了,然後回來,我們所有人馬上湊過去,結果他說:『你們不會相信發生了什麼事,尼克森跟他助理拿著相機站在桌邊給每一道菜拍照。』

我們克里姆林宮的餐點讓他們喜歡到要全部留下永久的紀念。」

◆◆◆

維克特.別瓦耶夫:「我永遠不會忘記有天我們要做酵母蛋糕,結果我一直抱怨。

『這個麵團我每次都做不好,』我說,『這不會成功,這次又是浪費時間,沒有成果。』

『那你會唱歌嗎?』維塔利突然這麼問。

『唱歌?那跟這有什麼關係?』我一頭霧水。

『關係就在於酵母是活的有機體,可以很清楚感受到你的情緒。如果你生氣,它們就感覺得到,就發不起來。只有一個辦法能騙過它們,就是你得唱歌給它聽。』

『維塔利.阿列克謝耶維奇,您是認真的嗎?』我跟他確認。

維塔利的口氣很認真。

於是我試了,而且我真的成功騙過酵母。小時候媽媽唱過很多歌給我聽,所以我知道很多俄羅斯傳統歌謠。從那時候起,我每次都會給我的酵母麵團唱歌,而我的麵團再也沒發酵失敗過。」

克里姆林宮的發酵麵糰小技巧 😆

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


作者: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
譯者:張海龍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


「動機是習得任何一項技能的第一步,若在某樣事物中看不到任何意義,我們就很難學得會。」

「畫重點這個學習方法效果不大,因為這樣做似乎並不足以促使人們建立自己的知識。同樣地,重複閱讀的效果也有限,原因還是在於這樣做並未激發足夠的心智活動。」

「最有效的技巧是那些比較主動的學習活動,例如自我測驗、自我解釋。『這是心智運作方式的一項基本特徵。』他說,『學習不是單純複製資訊,而是要去了解種種事實,從中理出道理。』」

「以學習英文字母為例,比起只是研讀或用鍵盤打出字母,動手練習寫下字母的學生會形成更系統化的理解。透過實際寫出字母,孩子對於字母如何組合成單字會有更深入的了解──而研究顯示,他們學會閱讀的速度也快得多。」

「對剛投入某項學習活動的人來說,有件事情很重要:我們必須鎖定將某個理解範圍連繫在一起的基本邏輯,看看專業知識或技能是如何兜在一起的。」

「有個方法是在學習跟某個主題有關的新事物前,寫下你對該主題的認識。所以,假如我想磨練烤肉技巧,可能會寫下:選擇帶點肥肉的肉排;大火燒烤最佳;用烤肉夾翻烤,不要用叉子,這樣才能讓肉質保持鮮嫩多汁。如果想深入了解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我會寫下:協助選出總統的政治過程。

根據羅伯特.馬札諾等專家的說法,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幫助人們聚焦於「關連」,而不是一個個孤立的事實。透過把已知的事寫下來,我們是在讓自己的心智做好準備,好在那個專業領域裡建立更多連結,創造一種比較系統化的思考及理解方式。」

📝 了解事物運作的前因後果比死背硬記要有效。

「我去找史威勒時,他舉了個例子:想要教人歷史、文學或數學的外語課程。他認為,把兩個主題結合在一起,人們學到的反而少得多。『你兩種都學不好,』史威勒告訴我,『因為這樣做會造成認知超載。』」

所以以前大學使用原文書學習專業科目,期望學生能夠學好專業內容,又能加強英文能力,完全就是沒效率又沒意義的作法 😕

「米歇爾還提倡一種『如果……那麼……』的思考方法。比方說,不要想著『也許我等一下再讀書』,而是應該想:『如果我現在讀書,那麼等一下就可以出去玩了。』米歇爾認為,清楚的規則讓人更容易管理自己的情緒,因為需要管理的情緒比較少。不要去感覺,甚至思考,而是依靠一種習慣,這樣花費的情緒能量較少。如同米歇爾主張的,目標是讓『必須努力控制的變得不費力』。」

「她建議在學習一項技能時,要『制約』自己去期待困難。所以,如果犯了錯或陷入掙扎之中,就像達克沃斯那樣,在心裡對自己說:『這很正常。』」

「問題在於,即使只是往一個比較聚焦於表現的態度(想向他人證明自己)靠近幾步都很危險,因為那會讓任務看起來像是威脅。抱持這種聚焦於表現的態度,如果成功完成任務,則萬事都好,然後我們會覺得自己很聰明、很強壯或很強悍;一旦失敗,就沒有後路了──我們會認為自己又笨、又弱、又無能。」

「以精通技能為目標的人比較能夠輕鬆擺脫這類陳述。以改進為目標,他們就不必向其他人證明自己的技能,因此可以更聚焦在學習任務上。」

📝 專注於精通技能,而不是追求外部給予的認同。以學習語言為例,如果目的是為向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則如果檢定沒過,就容易灰心喪志,質疑自身的能力,但如果目的是為提升自己的技能,則應視失敗為了解自身不足之處的機會,並加以改進。

「以『概述』為例(概述就是把某個概念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學習活動促使我們問自己一系列問題:『什麼是重要的?』『我們如何用別的措辭表述這個概念?』這樣的詢問非常重要,因為透過概述最有價值的概念,我們延伸了自己對那個特定概念的理解,讓它變得有意義。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這種自我提問也能幫助我們發現細微差別。想要學得更多,可以問自己:人們為什麼相信這個觀點?為什麼他們可能是錯的?有沒有不同的解釋?」

「『有看起來跟我們不同的人在場時,我們對他人行為合理性的信任程度會降低。』列文告訴我,『這時,我們會傾向於自己獨立思考,而不是模仿他人、盲目從眾。』」

「透過交叉練習,透過把不同的例子混合交織在一起,人們更能了解內在關連。他們更能敏銳意識到整個系統,有時成果會高出百分之四十。」

「人們應該變換練習內容,避免重複。『最糟糕的方法就是連續練習同一件事,要像預防瘟疫一樣防止這種情形發生。』心理學家奈特.科內爾告訴我,『最好是集中時間練習,但不要重複任何練習內容。』」

「以滑雪為例,一年滑粉雪坡道,隔年滑結冰雪坡道是不夠的,交叉學習的好處來自一種體驗完之後,直接體驗另一種。所以,衝下粉雪坡道後,馬上去找結冰雪坡道來滑。」

「如果事情看起來輕而易舉,那麼學到的內容就相對較少,因為如果事情看起來輕而易舉,人就會減少自己付出的努力。」

工具:
繪製概念圖軟體:Tinderbox
寫作輔助軟體:Scrivener
間隔學習法程式:Anki

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


作者:伊丹.班—巴拉克(Idan Ben-Barak)
譯者:傅賀
出版社:麥田


「有一種吞噬細胞叫作『巨噬細胞』,它不僅能吃掉細菌,也會分泌訊號分子,促進『發炎反應』。這會使感染部位的血管舒張,細胞更易滲透,同時召集其他吞噬細胞趕來救援。對細菌來說,這意味著會突然出現更多想要消滅它的細胞,人體內的細胞真的會從牆上爬出來(血管壁現在更容易滲透了)追殺細胞。」

畫面感 😂

2023年12月3日 星期日

ホクサイと飯さえあれば(8)第48話

  • 格好(かっこう):穿著。

  • 哀愁:あいしゅう
  • トンビ

  • すべき:等於「するべき」。
  • 記念すべき:值得紀念的。
  • 司会(しかい):主持人
  • 送る:おくり


  • 転換:てんかん

  • サビキ釣り:手軽に楽しめる海釣りとして広く知られている釣りです。

  • 針:はり

  • 不器用(ぶきよう):笨拙。
  • …にもほどがある:…也該有限度。

  • さては

  • 釣り堀(つりぼり):釣魚池。
  • 上級者:じょうきゅうしゃ
  • 面:向いている方・側

  • 不機嫌な(ふきげんな):煩躁。

  • 鴨川:かもがわ
  • ベタベタなオチ:意義不明的結語。

  • リベンジ:復仇。

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ホクサイと飯さえあれば(8)第47話

  • 時期:じき

  • そばを「打つ」:自古以來製作蕎麥麵的過程包含敲打、捶打、拍打麵糰的動作,所以人們便使用「打つ」來描述製作的動作。
  • 年越しそば(としこしそば):是於12月31日(大晦日)除夕晚間食用蕎麥麵的日本傳統習俗。

  • まったく:真是的!
  • 大みそか(おおみそか):除夕。
  • 間抜けな:糊塗的。
  • 抜かりない:失敗や油断がないということをいうので、いい意味であり、「彼の仕事は全く抜かりない(彼の仕事は完璧だ)」のように、褒め言葉として使われます。
  • 暮れ:「某個時期結束」,如月底、年末。
  • 年明け:新年。

  • 荒川(あらかわ):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河川,流經埼玉縣及東京都等自治體。
  • 土手(どて):河堤。
  • ダイヤモンド富士:富士山頂に太陽が重なる瞬間、ダイヤモンドのように輝く現象のことです。

  • 路地(ろじ):小巷子

  • 穴場(あなば):秘密地點、私房景點。
  • スポット:Spot

  • 雨宿り(あまやどり):避雨。
  • ぴったり:確切地、恰好、正合適。

  • つまみ:下酒小吃。
  • 買い込む:大量買進。

  • 神社:じんじゃ
  • 体操:たいそう

  • 千住:せんじゅ
  • 祭囃子:祭典音樂。
  • 緣日(えんにち):神佛降臨誕生、顯現或誓願等有緣的日子。有廟會的日子。

  • 渋柿:しぶがき
  • トラップ:陷阱。
  • 干し柿(ほしがき):柿餅、柿乾。

  • イルミネーション:燈飾。
  • ベランダ:陽台。

  • 除夜の鐘:じょやのかね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ホクサイと飯さえあれば(8)第46話

「おめでとう」は言い換えると、「良かったですね」/「嬉しいですね」という意味になります。つまり、「あまりめでたくない」というのは、「あまり良くない」/「あまり嬉しくない」という意味になります。


ネーム:草稿
ライバル:對手

互いを高めあう:互相激勵,提升彼此能力。

そもそも:最初、根本。
タブレット:平板電腦。

好み:このみ

格差:かくさ

ゆとり:余裕

志望:しぼう
賞味期限:しょうみきげん

による:取決於
伸び代(のびしろ):成長空間。

意氣込み:幹勁、熱情。

キムチ:泡菜。

缶詰:かんづめ

もやし:豆芽菜
ほうれん草:菠菜
茹でる:川燙

ゴマ油:芝麻油
すり白ゴマ:白芝麻粉
ニンニクチューブ:管狀蒜泥

外側:そとがわ
中身:なかみ

たらす:淋上
コチュジャン:辣椒醬
ざっと:稍微、大致
炒める:いためる

発酵食品:はっこうしょくひん
生える:植物や動物の細胞の一部が、中から外へのびて出る。

具:原料。
のせる:物の上に置く。
ビビンバ:韓式拌飯。
ジュワー:效果音。

おこげ:鍋巴。

密封する:みっぷうする
殺菌する:さっきんする
穴:あな
錆びる:生鏽
限り:只要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最致命的敵人:人類與殺手級傳染病的戰爭


作者:麥可.歐斯特宏(Michael T. Osterholm)、馬克.歐雪克(Mark Olshaker)
譯者:潘震澤
出版社:春山出版


「實情是,流感疫苗是效果最差的疫苗之一,也是唯一一種每年都必須更改的疫苗。那是因為流感病毒株很容易就更替變化,公衛官員必須根據專業知識來猜測哪一株或哪些株的流感病毒會在來年成為主宰,而且他們必須根據地球另一半球的情況,在好幾個月前就決定猜測內容。我們追蹤南半球秋天(我們北半球正當春天)的流感病毒株,以預測接下來的冬天會是哪個流感病毒與我們為伍。這種猜測不是每一年都同樣準確。」

「伊波拉病毒與HIV不同,HIV的傳染是經由性交、傷口接觸到感染的血液、輸入經HIV汙染的血,或感染HIV的母親傳給新生兒,但伊波拉病毒可以經由接觸感染者的皮膚或體液散播,還可能經由吸入某種醫療操作造成的體液噴霧感染。」

「中國及遠東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同時還與數量龐大的豬、家禽以及水禽(例如鴨與鵝)緊密生活在一起。這些禽類是流感病毒的天然儲藏庫。」

「對大多數傳染病來說,某人將傳染病傳給其他人的可能性,稱為基本傳染數(REPRODUCTIVE RATE,簡稱 R0)。對同種疾病的病例來說,如果與他們接觸的人都可能染上,也就是說都沒有打過疫苗,或之前都沒有患過該病症,那麼這個數字應該相當接近。例如以呼吸傳染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天花的標準傳染數是十八到二十;也就是說,平均每個病例會把病毒傳染給十八到二十個易感的接觸者。對以糞口路徑傳染的小兒痲痺症病毒來說,基本傳染數通常是四到七。」

📝 超級傳播者則能夠「比其他染上相同病症的病例傳染給更多與其接觸的人」,不過他們本身的病情不一定會比較嚴重。

「遭蚊子叮咬後,皮膚留下的發癢紅色小包,是為了對抗入侵蛋白質的組織胺物質引起的。」

📝 組織胺物質會讓人發癢,所以「抗」組織胺藥物能止癢。

「如果我們的行動避免了某些事的發生,我們總是會在事後猜測這項行動是否必要。反之,如果我們明知有可能但不行動,結果爆發了疫情,那麼我們將會被媒體、民選代表,甚至同行綁在火刑柱上燒死。身為公衛專業人士,我的態度永遠是:我寧願為我做過的事做解釋,而不是為我沒有做的事。」

「除了新近獲得批准的登革熱疫苗外,所有由斑蚊傳遞的疾病中,黃熱病是唯一有確定有效且便宜疫苗可用的疾病。」

「雖然染上任何一種血清型都可能產生對該型病毒的終身免疫,但對其他血清型並無交叉保護力。如果又染上了另一種血清型病毒,可能會出現出血性登革熱。出血性登革熱的特徵是嚴重的內出血,血壓突降,導致休克,以及常見的死亡。這種病症稱為免疫強化疾病:當體內存有接觸另一種登革病毒株後產生的抗體,導致身體的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結果造成這種危及生命的病症。」

「『共有財的悲劇』一詞,最早是哈汀(Garrett Hardin)於一九六八年在《科學》期刊中提出的,指的是某個人做出對自己有顯著利益、但對整個社會有些許傷害的行為。如果只有一個人這麼做,那麼對社會整體的傷害不大。但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這麼做,那對每個人的集體傷害就會變得巨大無比。」

傳染病學專家史培爾柏格(Brad Spellberg):「因此,問題是:我們要如何治療沒有症狀的細菌尿病人?答案是:不治療。這是明擺在我們面前的認知失調。如果該這名住院醫師參加醫師檢定考試,碰上這個問題時他不會答錯。但考試時他面對的是一張紙,現在則有病人盯著他看,他感到害怕。我們還沒有應付過這種害怕,我們必須在心理層面想出辦法來處理這種害怕。」

傳染病學專家史培爾柏格(Brad Spellberg):「我知道如果我給一萬人開立不恰當的抗生素來避免一次上述的例子(醫生判斷病患不需要抗生素,結果病患後來病情惡化過世),我造成的傷害會比好處更多。但一直讓你心理上忘不掉的,不是那些活下來的病人,而是那些你失去的病人。除非整個社會對於我們無法恰當地評估風險所生出的害怕與不理性,能有解決的那天,否則我們還是會持續濫用抗生素。」

「那些以釋放毒素而造成傷害的細菌來說(例如葡萄球菌或白喉菌),如果我們能中和毒素,那麼效果就跟殺死病原體一樣。」

「另一種被動的策略,是不讓侵入的細菌取得它們分裂與生長所需的養分,例如鐵。細菌不能製造鐵,因此必須從宿主處偷取。如果我們能找到方法「藏起」鐵不讓細菌找到,那麼我們可能就不必去攻擊細菌的生化路徑,那正是讓細菌產生抗性的通路。」

「流感病毒屬於一群以一段RNA為基因組的病毒,根據核蛋白的不同可分成A、B、C三類。如同許多RNA基因組病毒的特性,它們在複製時具有高突變率並且經常進行基因重組。病毒在某個肺細胞中複製時出現錯誤,就產生了突變。當兩種不同的流感病毒同時感染了一個人或一頭豬,彼此交換並重新組合其基因物質而產生新的雜交病毒時,就產生了基因重組。」

「流感病毒的突變通常只在新病毒株造成微小的改變,卻足以讓疫苗需要更新,有時是每一年都要更新。我們在描述病毒突變時,稱此為抗原漂變(antigenic drift),這是一種相當小的改變。至於基因重組可以引起重大的改變,產生人類之前從未碰過的新病毒,而成為引起下一個全球大流行的病毒株,這個過程稱為抗原移型(antigenic shift)。」

「就如同明尼亞波利斯的住家電話簿裡,有七十四戶人家都叫唐諾.彼得森,有著相同HA與NA組成的兩種不同流感病毒,事實上可能是不同的病毒株。」

「A型流感病毒主要的儲藏庫,也就是它的來源,是野生水禽。鳥類可以、也會到處飛翔,所以很容易經由呼吸及糞便到處散播病毒。動物病毒很少能輕易傳給人類,但它們卻容易傳播給其他物種,包括雞與火雞這類家禽,以及狗、貓、馬與豬。把禽流感病毒傳染給人這件事,豬扮演了特別重要的角色。位於豬肺臟內襯的細胞具有同時與禽類病毒及人類病毒都相符合的受體,因此豬肺成了流感病毒株彼此相遇及混合的完美所在。」

「悲觀者從每個機會中看見困難,樂觀者從每個困難中看見機會。——邱吉爾」

「我們可以把HA抗原看作是一顆花椰菜,其頭部從病毒表面伸出,結構並經常改變;同時,HA的柄部深埋在病毒當中,很少改變。這是個重要的觀察,因為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針對HA柄部的免疫反應,可能對多重流感病毒株具有廣泛的保護作用。」

「此外還有一些新研究顯示,每年不施打流感疫苗其實還比較好,因為施打疫苗可能會降低抗體反應。這一點還需要更多研究支持,並看看不同年齡層與不同健康狀況的人是否也是如此。」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皮膚大解密:揭開覆蓋體表、連結外界和內心的橋梁,如何影響我們的社交、思維與人生?


作者:蒙蒂・萊曼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臉譜


「為什麼有橘皮組織的女性高達九成,但有橘皮組織的男性僅百分之十呢?一切要歸因於下皮層的結構。皮下脂肪是由膠原纖維固定,它是從真皮向下延伸到纖維組織和下面的肌肉。在女性身上,這些纖維是平行排列的,像希臘神廟的圓柱那樣。由於荷爾蒙、基因、年齡、體重增加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儘管橘皮組織在年輕、有運動習慣或苗條的女性身上也很常見),脂肪細胞會被推入真皮,形成橘皮組織。相反地,男性的膠原組織是縱橫交錯的,像尖尖的哥德式拱門,把脂肪所在下皮層。」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天生不愛動: 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


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甘錫安
出版社:鷹出版


「確實沒有人因努力而死,但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冒這個風險?——1987年隆納德.雷根接受英國《衛報》訪問。」

「只要身體有活動,即使中度活動也好,體內細胞消耗這些燃料的速度就會變快。離開座位短暫休息、進行一些輕度短暫的活動,甚至蹲下或跪下,降低血液中脂肪和糖的效果都大於長時間坐著不動。這類額外需求有益於健康是因為糖和脂肪雖然都是重要燃料,但血液中濃度太高會導致發炎。簡單來說,定時活動,包括每隔一陣子起身走走,都有助於降低餐後血中脂肪和糖的濃度,預防慢性發炎。」

「狗、馬、羚羊和其他走獸(適應奔跑的動物)都有頸韌帶(頭部後方類似橡皮帶的結構,用以保持頭部穩定),但豬和其他不會跑的動物沒有。更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可以看到大猩猩以及早期人類沒有頸韌帶,但人類和人屬的化石物種都有。如果頸韌帶是在奔跑時穩定頭部的適應作用,就可說是幾百萬年前人類在天擇下開始奔跑的證據。」

「運動可恢復大多數結構(生物學家稱之為恆定〔homeostasis〕)」,某些狀況下甚至能使它比原先更好(稱為動態恆定〔allostasis〕),舉例來說,費力的身體活動可以提升骨骼和肌肉的力量、提高細胞由血液取得葡萄糖的能力,同時加強和更換肌肉中的粒腺體。此外,修復機制有時會大於運動造成的損傷,因此帶來淨效益。這種狀況就像東西潑灑在廚房地板後認真清理,最後整個地板比原先更乾淨一樣。

「運動還會使身體製造高於需求的抗氧化物,降低整體氧化壓力,亦能使細胞清除受損的蛋白質、拉長端粒、修復DNA等。總而言之,運動造成的中等生理壓力可引發修復反應,帶來普遍性的益處,這個現象有時稱為『激效作用』(hormesis)。」

「其他研究指出抗氧化劑,有時可能弊大於利。這個令人意外的結論出自2009年的麥可.里斯托開創性的實驗。里斯托的研究團隊請四十名體適能程度不等的健康年輕男性在監督下做四週運動。其中半數受試者服用大量維生素C和E,另一半服用安慰劑。運動前後進行的肌肉切片檢查指出,一如預期地身體活動造成大量氧化壓力,但服用抗氧化劑的受試者體內自己製造的抗氧化物少得多,所以發生的氧化損傷較多。抗氧化劑藥丸顯然抑制了人體正常的抗壓力反應,原因可能是身體內促進健康的抗氧化防衛機制必須由運動造成的氧化損傷來引發。同樣地,運動時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將會抑制人體的抗發炎反應。」

「缺乏運動的人腦中多巴胺受體活化程度低於規律運動的人。雪上加霜的是,肥胖者腦中活化多巴胺受體又更少。因此,缺乏運動者和肥胖者必須運動得更辛苦、更久(有時長達好幾個月)才能使受體活化程度達到正常水準,這時才會形成所謂的『運動癮』。」

「許多據說值得擔憂的運動員風險因素顯然是醫師錯誤解讀證據,把運動員的心臟拿來和缺乏運動但沒有診斷出疾病的『正常』人相提並論。我們已經一再得知,從演化觀點來看,四體不動絕對稱不上正常,這類人比較容易罹患慢性疾病,而且壽命短於活動量較大的人。醫學上經常誤把缺乏運動的人視為『正常』對照組,這本身就已經導致某些診斷錯誤,例如錯把正常修復機制當成疾病徵兆。」

很多競賽型跑者的冠狀動脈鈣化指數超過一百,如果以一般標準來看,他們可能會被診斷為心臟病高風險族群,但後來研究發現,運動員的鈣化斑塊和非運動員的情況並不相同,運動員身上的冠狀動脈鈣化現象密度較高,這種鈣化斑塊反而具有保護性的作用,功能類似OK繃,在動脈承受激烈運動造成的高壓後進行修補。」

「跳躍、奔跑和舉重等對骨骼施加強大負載的活動,對於生長和維持強壯骨架的效果,優於游泳或活步機等低衝擊活動。」

「原始人飲食要吃大量的肉(當然是草飼肉)、蔬菜和水果,並且避免吃乳製品、穀類、豆類和原始人時代沒有的食物。這種飲食除了對原始人實際吃的東西有所誤解,最大的問題是誤認古代人的飲食一定健康。天擇只在乎繁衍,所以人類在演化的影響下,攝取食物只在乎促進繁衍,而不是健康。」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濫用抗生素如何加速現代瘟疫的蔓延


作者:馬丁.布雷瑟
譯者:廖世德
出版社:八旗文化


「界面活性劑可以幫助油水互溶,讓脂肪變成小油滴而有助於吸收。」

「為了讓你了解你體內微生物對你的新陳代謝有多重要,請你思考一點:你血流中存在的化學物質,差不多都是由你體內微生物的活動衍生而來。除此之外,細菌還會消化乳糖,製造胺基酸,分解草莓的纖維;要是你吃了壽司,細菌還要分解海藻纖維。」

「你體內的細菌有的會製造維生素K。血液要能夠凝結,需要維生素K。人體依靠細菌生產維生素K,或許比自己花費一些代謝成本來製造省事。我們的祖先從細菌身上取得了一種關鍵性的新陳代謝功能,我們給細菌吃住,細菌則幫助我們凝結血液——這是一筆好交易。」

「科學家知道新幾內亞高地人(highlanders)身上有一種微生物,可以讓宿主依靠百分之九十為番薯的膳食活下去,否則番薯的蛋白質含量原本很低。就如同在豆科植物根部繁殖的細菌一樣,這些新幾內亞部落民身上的腸道細菌,也能夠從番薯製造蛋白質。腸道菌在這些高地人腸道中找到氮氣,將氮氣予以轉換或『固定』後,製造胺基酸。」

「女人陰部主要有五型微生物群落組成,其中四型由一種特定乳酸桿菌主宰,第五型根本沒有乳酸桿菌。但是跟醫學專家一向持有的看法相反,這並沒有使她較容易發生陰部疾病。」

「女人沒有乳酸桿菌,陰部的酸鹼值就會略為偏高,但其中的細菌卻和乳酸桿菌一樣,擅於創造不善待入侵者的環境。這種功能替代(functional substitution)的現象在我們全身每一處都在發生,由不同的細菌完成別人身上由另一種細菌完成的職務。」

「小孩一旦感染過帶狀皰疹病毒(水痘),就終生對這種病毒免疫。事情就這樣結束。但或許只能說,事情看起來是結束了。這種病毒很聰明;它把自己封存在脊椎及頭部相等部位的神經細胞裡面,然後就這樣偷偷地、安靜地在那裡待上幾十年,不引起你的不適。

一直到你六十、七十、八十幾歲了,有一天,你突然感覺身體一邊的肋骨很刺痛,第二天,你發覺那個部位的表皮沿著你的肋骨出現了紅疹。仔細觀察之下,你會發現那紅疹上頭有水泡,類似於你小時候出水痘時看到的水泡。只是這一次是局部發作,不是全身。

通常年紀越大,越會得帶狀皰疹。幾十年來,你的免疫系統都能夠鎮住那些病毒,不過隨著年齡漸增,你的免疫系統漸弱,最後終於壓制不住那些病毒。皰疹在年長宿主身上破裂,病毒溢出到空氣中,一碰到免疫力還沒成形的孩子,那個孩子就被感染了。」

祖傳水痘(?

◆◆◆

作者有一次在印度感染傷寒,前後大概病了三個禮拜,因為吃了當地攤販賣的西瓜,「我看到那個攤販是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在賣,但由於那個攤販看起來不怎麼乾淨,我要求他找還沒有切的西瓜切一片給我。我以為這樣可以保護我。這大約是我發病前九天的事,這是很典型的潛伏期。」

作者的同事:「你知道,在印度,他們賣西瓜是秤重的。農夫會把西瓜灌水,秤起來比較重。他們用的是田裡附近河流的水。」

「那個西瓜已經污染到人類的糞便了。你攝取到被傷寒患者的糞便汙染的食物或水,你就會得傷寒。」

怕爆 😨

◆◆◆

「寶寶出生幾天之後的母乳對嬰兒有諸多好處。此時的母乳含有一種醣類,叫作寡糖(oligosaccharides)。寶寶沒辦法消化寡糖,但母乳為什麼含有這種寶寶無法直接利用的高能化合物呢?原因就在微生物。寡糖可以供比菲德嬰兒歧桿菌等特定菌類食用,藉此轉換為能源。比菲德嬰兒歧桿菌是健康寶寶體內的基礎菌類之一,母乳這樣的成分構成就是要從競爭對手菌中挑出有益菌,讓寶寶有個好的開始。另外,母乳也含有尿素。尿素是尿液中主要的廢料,對寶寶有毒,但母乳中的尿素卻可以餵食有益菌,是有益菌氮的來源,供有益菌製造本身所需的蛋白質,而不用直接和寶寶競爭氮氣。」

「即使只是短期的抗生素給藥,都會使寄宿於我們體內的微生物產生長期的變化。這一點現在應該已經很清楚了。雖然大家一直認為,健康細菌會完全恢復或回彈,但這一點無其實無法保證。只是我擔心的不只這一端;還有一件事我也很擔憂,那就是我們的一些寄宿有機體——也就是我所謂的『應急物種』——很可能會一去不返。」

「要是糧食供應短缺——近代以前,人類大部分的景況一直是這樣——人類必須攝食不熟悉的植物、動物,有個酵素庫藏在那裡,有助於我們代謝各式各樣食物的化學成分。我們身上的寄宿微生物是個能屈能伸的夥伴,它們的基因能供應這種酵素。」

📝 很可能在一般情況下某種微生物的數量很少,對人體影響也很小,但危急時反而因此派上用場,讓人類能夠存活下來。

「失去應急微生物就是失去生物多樣性。」

「益生菌、益菌生和合益菌背後的理論相當動人,但目前大家利用的結果卻頗有『安慰劑效應』的味道。你走進健康食品店尋找益生菌的時候,你『走進去』這個動作本身,就已經在向你暗示,自己在找的東西會使你比較舒服。等你買下東西,你早已準備要接受『幫助』了。這時,安慰劑效應早就發生作用了。」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我的野蠻室友: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


作者:羅伯・唐恩
譯者:方慧詩、饒益品
出版社:商周出版


「洗手並不會洗去你皮膚原有那層厚厚的微生物,只會洗去最後沾染上的乘客。」

「即便自來水經過殺菌劑消毒後離開淨水廠,卻仍稱不上是無菌的,事實上,裡頭滿滿都是無法抵抗殺菌劑的微生物屍體、殺不死的頑強微生物,以及後者的食物殘骸。如果生態學家在過去一百年來學到了一些教訓,那就是:當你企圖殺死某些生物,卻留下牠們仰賴的生存資源,那麼存活下來的物種就會因為競爭者消失,而更加茁壯,這就是所謂的『競爭釋放』。牠們不僅不用再背負競爭壓力,也往往免除了被寄生或掠食的危機。以自來水為例,可以推測受惠於競爭釋放的,就是那些不受殺菌劑如氯或氯胺影響、或者比其他物種多了些耐受性的那一群。而分枝桿菌屬下的物種,通常很能忍受氯和氯胺。」

「特別是有開冷氣的房屋,裡面通常比較容易出現分枝孢子菌或青黴菌。這些真菌(有些人會對它們起過敏反應)會在冷氣機裡面生長,然後人們一打開冷氣,就會在房子或辦公室裡散播的到處都是。當你在家或在車上打開冷氣時會聞到的特殊味道,就是這些真菌所呼出的氣味。」

「你越常使用你的空調系統,空調機裡面就會累積越多真菌。要避免這些真菌被空調散布得家裡到處都是,你可以用吸塵器清理、或是用肥皂手洗空調濾網,這樣也許會有幫助。此外,因為空調機散布真菌,最主要是在打開後的前十分鐘,所以有些科學家會建議在每次開空調時,先把窗戶打開一陣子。又或者,你也可以乾脆不開空調,只要打開窗戶就好,這樣還有一個附加的好處,就是同時可以讓戶外環境中豐富多樣的細菌被吹進家中。」

「這些真菌跟著我們四處跑,看著我們不斷用它們的食物來蓋房子,它們可是心懷感激呢。」

對於能夠分解纖維素和木質素的微生物來說,木造房屋是否就像糖果屋 😆

「很多種獨居蜂就只會吃某幾種特定蟑螂(具物種專一性),但牠們的手法跟蜘蛛非常不一樣。獨居蜂通常體型很小,也不會使用螫針,但牠們會專心尋找蟑螂卵鞘,牠們能夠聞到這些卵鞘,一但找到目標,詞鋒就會先拍拍卵鞘確認裡面有活著的蟑螂卵,然後就把牠的產卵管扎進蟑螂卵鞘裡,把卵產在裡面。當獨居蜂的卵孵化後,牠的幼蟲就會把卵鞘裡的蟑螂卵吃掉,然後在卵鞘上鑿出一個洞,有如幼鳥離巢般振翅高飛。」#哈氏嚙小蜂

「科學家在一個接觸面灑上白僵菌的孢子,當床蝨經過時,孢子會黏在床蝨外骨骼表面的油脂層,一旦成功沾黏上,白僵菌就會長穿床蝨的外骨骼,進到床蝨體腔內生長,最終將床蝨的臟器堵塞或毒害,使營養無法傳遍全身,床蝨也因此死亡。」#白氏蠶白僵菌

「大部分蜘蛛都很珍惜牠們的毒液,通常只會用在捕捉獵物,而非防禦,畢竟逃離現場比留下來跟你戰鬥顯然容易許多。甚至有個研究曾經測試到底要戳弄黑寡婦蜘蛛幾下,才會逼得受試的四十三隻黑寡婦在假手指上咬一口,結果蜘蛛根本不理科學家。用假手指戳一下,沒有任何蜘蛛想要開咬,就算連續戳牠們六十下也是一樣;黑寡婦唯一出現咬假手指的行為,是當牠被兩隻假手指捏住,還連續捏三下時,才會有六成蜘蛛出現咬手指的動作。而且即便咬了假手指,也只有一半的蜘蛛會釋放毒液,且這個毒液量並不會造成大礙,只會有些疼痛而已。畢竟毒液是很珍貴的,蜘蛛並不想浪費毒液在你身上,牠們的毒液是要用來捕捉蚊子和家蠅的。」

「具有抗藥性的細菌就跟耐受殺蟲劑的昆蟲一樣,在原生態系中都沒什麼競爭力。在野外這些具有抗藥性基因的個體通常都是弱雞,生態學家將其命名為『荒廢地物種』(rudreral species)。」

「由於抗生素的出現,居家環境中沒有它們的競爭者、噬菌病毒或其他掠食者,因此它們可以長驅直入人替或家中,成為這個生態系的優勢種。不過,抗藥性基因在基因表現的過程很消耗成本,也就是說,細菌原本用來進行代謝或繁殖的能量與資源可能會被搶走,只會了表現抗藥性。這時如果環境中沒有競爭者,即便這些抗藥性細菌繁殖很慢,新陳代謝效率也不好,也不會影響生存;但要是出現了競爭者,具抗藥性的微生物,反而會成為弱勢族群。這也是為什麼抗藥性強的超級細菌,通常不會出現在別的地方,只會出現在醫院,因為在醫院裡它們只需要對付抗生素,且抗生素還會幫助它們除掉無法耐受抗生素的競爭者們。」

「能夠在有酒精、強酸或強鹼的環境中生長(通常也因此生長得很緩慢)的生物幾乎都不會成為病原菌,因為要成為病原菌,通常需要具備能夠高速生長的基因。因此,發酵作用並不只能培養對我們的食物有益的細菌物種,也能夠驅逐害菌。發酵食品本身就是個能自我清理的生態系。」

「發酵食品中最為複雜、生物多樣性最高的非韓式泡菜莫屬。」
「我過去一直在嘗試找方法促進住家中、身上和體內的益菌多樣性,也許韓式泡菜就是其中一個方法。」

作者認為可以藉由在家中製作發酵食品來增加住家的益菌多樣性。很有趣的想法! 👀

「用簡單的方法,讓環境有利於細菌生長,同時抑制會帶來麻煩的物種增生。這樣看來,麵種就是我們研究微生物群落的理想對象:這個群落中具有多樣的生物,而且也就是這個生物多樣性防堵了病原菌的入侵。」

「一百年前,幾乎所有的發酵麵包都是用內含各種細菌和酵母菌混合的麵種做成的。但現在已經不是了。如今你在店裡買的麵包,絕大多數原料來源都是少數幾種小麥的其中一種,以及單獨一種酵母菌,大規模生產之後再賣給做麵包的公司。這種酵母菌有很多種不同稱號,看似繁複多樣,但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多樣性可言。你即便不是營養學家也會明白,從家庭自製的老麵種變成一袋蒼白、軟趴趴的麵包,實在很難稱得上營養和風味上的進步。」

「在法語中,風味跟一個地方的土壤、生物多樣性、歷史產生關連的現象稱為『風土條件』(terroir)。」

「只要用肥皂和水洗手就可以去除掉大部分大腸桿菌,不管用熱水或冷水,甚至不管你洗多久(只要至少洗二十秒)。而且一般的肥皂比抗菌皂更能有效移除那些大腸桿菌。」

「你買回來的食物上面都充滿微生物(即使是真空包裝食物也一樣)。將食物放進冰箱後,食物中的微生物覓食和繁殖的速度會因此而變慢。你冰箱裡的食物上的『有效期限』標籤,基本上就是在估算,食物中的微生物在低溫條件下,要花多久時間才會終究完全佔據整份食物。『有效期限』標籤實際上根本應該寫:『一直到一月四日前,上頭都還不至於爬滿微生物。』雖然實際上,一罐食物還剩多少時間其實還是取決於你每次打開罐子時,冰箱中、你的手上和你的呼吸中有什麼樣的微生物。也就是說,『有效期限:一月四日』是個謊話,但仍然是個大致上可以參考的謊話,讓人們得以安然地度過每一天。」

2023年11月11日 星期六

造反的細胞:生命最古老的叛變,癌症治療的最新演化出路


作者:凱特.艾尼(Kat Arney)
譯者:甘錫安
出版社:奇光出版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鯊魚也會得癌症。即使鯊魚真的不會得癌症,吃鯊魚製品治療癌症也跟我吃喬丹的肉來增進籃球技巧一樣荒謬。」

「許多基因變異不會明顯影響繁衍生存的機率,只會在族群內增加或減少,這種現象稱為基因漂變(genetic drift)或中性演化(neutral evolution)。」

「天擇最重要的不是基因或突變,而是這些基因變異是否有助於生物在環境中生存繁衍,這個概念稱為適應度(fitness)。」

「給予不必要又壓力極大的治療,結果可能擾亂組織微環境,改變天擇壓力,反而促使原本就不良的細胞株出現。」

「以往我們認為癌症純粹是基因和遺傳疾病,但此外還有表觀遺傳(epigenetics),也就是『先天遺傳加上後天環境』這個概念中的後天部分。我們的基因組中有各種分子記號和標籤,稱為表觀遺傳修飾(epigenetic modification),無法依靠單純的DNA定序技術檢測出來。就像貼在食譜書上的便利貼,用以標示出喜歡的菜色一樣,這些修飾標示出基因活動型態,藉以因應飲食、壓力、運動等體內和體外的環境變化。」

「在癌症中,放射線治療、化療或分子標靶藥物攻擊的作用也和選擇壓力相同,淘汰容易受傷害的細胞,並把它們消滅。但可能還有幾群有抵抗力的細胞存活下來,再度開始生長。這不是療法的問題,而是演化作用。在地球上創造繁盛多樣性的特徵,也是生物系統中的問題。」

「只有在嚴酷的選擇性藥物攻擊下,突變才可能立下大功。」

「演化只影響表現型,不影響基因型。天擇不會看著細胞內DNA的某個特定序列說:好,這個基因看起來不錯,我們就用這個。它只作用在這些基因的結果上—也就是一個細胞或生物在環境中的行為和存活(適應程度)。這個結果決定它的生死以及是否能把這些基因傳給下一代。」

「生長迅速的腫瘤內部血液供應混亂,因此是低氧環境,所以癌細胞通常會改用另一種稱為糖解(glycolysis)的方式代謝,這種古老的無氧代謝途徑最初出現在生活在無氧深海的古代細菌內。癌細胞透過糖解作用,以高達健康細胞十倍的速度燃燒葡萄糖,同時排出乳酸,迅速地把健康組織變成有毒的荒地。」

「節食不一定能讓我們長壽,只是讓我們覺得度日如年。」

「越來越多證據指出癌症中出現細胞融合現象,對治療和抗藥性影響相當大。在原發性腫瘤開始治療前,巨細胞似乎相當少,但皮恩塔的研究結果指出,越來越高的化療劑量,將促使多倍體抗藥性細胞形成。這種細胞的功能類似幹細胞,產生大量抗藥性子代。此外他也猜測,這類龐大的多倍體是『能吃苦耐勞的移民』,負責推進患者體內各處,形成次發性癌症。」

「如果不同的藥物可分別阻斷癌細胞中的不同路徑,而且必須演化出不同的機制才會出現抗藥性,則癌症同時對兩種藥物演化出抗藥性的機率就低得多。」

適應性療法(共存):「某些癌症可能『藥物成癮』,開始依賴對它們有害的化學物質。內部路徑已經改變了,因此能抵抗特定標靶療法的黑色素瘤細胞在停藥後變得不穩定,而且容易死亡。在不接受治療的正常狀況下,這些代價逐漸累積,有抗藥性的細胞會生長得較慢。蓋登彼把這種狀況比做拿著一把笨重又龐大的雨傘走來走去:下雨的時候確實很好用,但沒下雨的時候就只會礙手礙腳,行動遲緩。」

滅絕:「這個概念看來似乎完全違反直覺—為什麼要在第一次治療似乎已經見效時改成另一種藥物?但這麼做才可能把疾病趕盡殺絕。」

📝 逃過第一次攻擊的細胞,再經過幾次同樣的攻擊後可能就會發展出抗藥性,所以要改用不同的攻擊方式。

「人類基本上是樂觀的動物。我們喜歡相信自己已經盡力而且有成果,以及有做總比沒做好。但化療和標靶治療對十分凶悍、演化迅速的癌症施加強大的選擇壓力,可能使它更加惡化。在找出更有效的方法降服已經擴散到全身各處的自私怪物之前,我們可能必須接受:最好的治療或許就是完全不治療。」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令人大感意外的脂肪


作者:妮娜‧泰柯兹
譯者:王奕婷
出版社:方舟文化


「科學並不是司法系統。相較於美國人在未被證實有罪之前應被視為無罪,科學知識卻正好相反——一個假設絕對不能被假定是對的,即使往後出現了大批深具意義的證據加以支持,也永遠無法完全確定。」

「氫化油裡只有部分是由反式脂肪酸組成,這也是為什麼在食物成分表中常出現的名稱都是『部分氫化油』。製造商小心地控制生產過程,以獲得他們需要的準確氫化程度。油中氫化的部分若越多,就會變得越硬,也含有越多反式脂肪。」

◆◆◆

「《原始飲食法》的作者羅倫.寇狄恩指出:『只要環境上的時間、地點許可』,早期人類攝取的卡路里有45~65%來自於動物性食物。這個觀點與哈佛大學人類學家李察.瑞南的研究吻合,他指出,在將主要飲食轉換成肉類後,人類的進化才成為可能,因為肉類與動物內臟,比如說腎臟和肝臟,遠比植物性食品更富含營養(瑞南還指出熟食的能力尤其關鍵,因為這個程序讓營養更好消化);相較下,主要靠植物維生的黑猩猩,必須成日花費時間攝食,以獲得足以生存的營養素,牠們的大嘴巴即顯示了必須吃下的植物體積,而以肉類維生的人類,嘴巴的尺寸則相對較小。」

曾讀過說,原始人類每遷移到一個地方,常會造成當地多種大型哺乳類滅絕。這就表示當時人類食用的肉量非常大吧?總不可能獵物殺完後丟著,回頭去吃水果吧?所以水果、菇類、根莖等植物性食物不可能是常態,肉類才更可能是當時的主食。

這讓我想到,女性常有缺鐵的問題,而營養建議通常也都說,從肉類補充是最有效的,換句話說,人類就是演化成靠吃肉來攝取鐵質的體質。但現代的飲食常識又告訴大家,多吃肉不利健康且會造成肥胖,這樣就只能從植物性食物來取得吧?可是植物的鐵質含量少加上不好吸收,想要靠吃菜達到每日鐵質含量很困難,更何況人類身體所需營養素也不是只有鐵質,還要各種食物來攝取其他營養,根本不可能吃得下這麼多東西好嘛!

然後就出現了這個說法:「光靠日常飲食不可能達到每日營養標準,所以才要吃保健食品」。

一直都覺得這一切有夠不合理,非得吃保健食品才能補足營養根本超奇怪的,現在終於恍然大悟:肉類才沒有對健康不好!!!吃肉就對啦!!!(魯夫咆嘯)

◆◆◆

「如果沒有牛奶裡的飽和脂肪,鈣質反而會在腸道裡形成無法溶解的『皂塊』。營養強化早餐穀麥片裡的維生素,也只有在與脂肪未被抽離的牛奶同時食用時,才能被良好吸收。」

◆◆◆

「膳食脂肪導致膽固醇升高,最終則會使血管硬化而導致心臟病突發。這套邏輯是如此簡單,彷彿不證自明。但就算低脂與護心飲食廣為流傳,仍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支持,而且是從來沒有。結果就是,這一連串事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未經實證——未曾有證據顯示,飽和脂肪會導致最具破壞性的膽固醇值上升;也未曾有證據顯示,總膽固醇量對大多數人而言,會升高心臟病突發的風險;即使血管通道變窄,也無法證明可藉此預測心臟病突發。」

「選擇聚焦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可能與利潤動輒上億兆的製藥業有關,這些業者特別偏愛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作為標靶治療。之前製藥公司曾經多次試圖找尋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藥物,但全都徒勞無功,後來在1970年代發明了能極為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方法。第一種此類藥物為洛伐他汀,並就此開啟了產值數十億的『他汀類藥物』產業」

「最能有效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目前被認為是好的膽固醇)的東西,並非是我們常想到的紅酒或運動,而是飽和脂肪。食用動物性脂肪被發現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且是唯一已知有此能耐的食物。」

「每當食用碳水化合物時,身體就會分泌胰島素。假如只偶爾食用碳水化合物,身體就有時間在兩波胰島素作用之間恢復,脂肪細胞即有時間釋放儲存的脂肪,而肌肉就可燃燒這些脂肪以做為燃料。然而,要是整天在餐食、點心與飲料中進食碳水化合物,血液中的胰島素一直是升高的,脂肪就處於持續封鎖狀態。於是脂肪積累到過量,只是儲存著並未燃燒。」

◆◆◆

「德國醫生奧托.薛佛曾在1951年造訪加拿大北極圈中最知名的肉食因紐特族各部落。他在巴芬島找到的族群,尚未受任何西式飲食影響,仍吃著一種完全以肉與脂肪組成的飲食,有開胃的美味珍饈如海豹腸、魚眼,和『生鮮時就縫進海豹皮再曝曬二到三天的北極鮭』。」

「在一些北極區域,哈德遜灣公司已經開始每年以船載入食品,主要是麵粉、糧餅、茶葉和糖蜜,但是並非所有的族群都獲得這些貨物,也因此讓薛佛有機會比較研究獲得大批西方食品的族群和維持原始飲食的族群。」

研究發現,維持傳統飲食的族群,一些常見的文明病,像是「哮喘、胃潰瘍、痛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潰瘍性結腸幾乎不存在,也未見高血壓和身心症引發的疾病」。相較之下,開始取用西方食品的因紐特人則出現「第一個糖尿病案例,這是以往加拿大北極地區從未被通報過的首例」。薛佛推測,「極有可能的原因似乎是,這些長期適應脂肪與蛋白質飲食的因紐特人,無法應付西方介紹給他們的澱粉和糖。」

◆◆◆

反式脂肪雖然不好,但將它拿掉後不代表用來取代它的東西就會比較好。廠商為了維持原本食品的風味/口味,可能額外使用不只一種添加物,這些對人體的影響目前還是未知。

📝 反式脂肪式氫化過程產生的。動物性脂肪不會有反式脂肪,只有植物油才會因為進行氫化程序後產生。

📝 穩定性:動物性脂肪 > 棕櫚油 > 橄欖油 > 其他

◆◆◆

書裡有些說法感覺過於武斷,不過很發人省思,作者認為長久以來人們對於脂肪及膽固醇的歧見,是基於不嚴謹的科學實驗加上美國政府錯誤地推波助瀾而促成的。

雖然我覺得這本書還滿有說服力的,但跟主流的觀念差太多,加上自己本身也非營養學專業,無法判斷作者的說法是否就是正確的,但讀完後至少被提醒了一點:不曾質疑過的觀念不等於是正確的。

「每個複雜的問題,都有一個簡單、直接、易懂但錯誤的答案。——門肯(H.L. Mencken)」

◆◆◆

書單:《The Cholesterol Myths: Exposing the Fallacy that Cholesterol and Saturated Fat Cause Heart Disease》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


作者:彼得.杜赫提
譯者:潘震澤
出版社:衛城出版


「你從沒見過或聽聞有哪隻雁子或鴨子看起來患了流感或有點感冒?那是因為流感病毒只在禽類的胃腸道(而非呼吸道)造成輕微的感染。就算雁或鴨的免疫系統運作正常,最後也把病原體從體內清除,但在感染的五到十天內,可在牠們的腸道中偵測到病毒的存在,也不會造成這些鳥類有任何明顯的症狀。」

「一頭倒地而死的乳牛會有上百隻禿鷲前往進食,根據數學生態學家的估算,只要七百六十頭死牛屍體中有一頭含有高量的雙氯苯胺苯乙酸(抗發炎藥)」,就足以造成印度的禿鷲族群數量大幅快速下降。」

禿鷲數量減少後,當地野狗就沒有競爭者與牠們爭搶腐食,於是野狗數量大增,被野狗咬傷的人也增加,感染狂犬病的人也同樣增加了。最後只能靠「積極捕捉或消毒流浪狗」來改善此問題。

「然而禿鷲數量減少還有文化上的影響。印度祆教徒一向奉行某個相當合理的做法,就是把死者肢解後,放置在石造的『寂靜塔』上供禿鷲啄食。沒有了禿鷲就代表死屍得不到處理。再來,隨著印度變得越來越富裕,也有越來越多人服用西方社會老人早就使用的一堆藥物,這一點不禁讓人尋思:還有什麼其他的藥物也是有毒的?」

果然人類還是燒掉比較無害嗎 😕

「巨嘴鳥鳥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散熱器使用。巨嘴鳥藉由控制流向鳥喙表層緻密的血管網絡的血液量來降低溫度,或是在有需要時保存熱量。」

書單:《Pandemics: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作者: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當一種病原體從人類以外的某種動物跨種跳躍到某個人身上,還成功在那裡紮穩根基,構成一股感染勢力,有時引發疾病或造成死亡,結果就演變成一種人畜共通的動物傳染病(zoonosis)。」

「這種跨越物種的跳躍現象相當常見,並不稀罕;目前已知的人類傳染病,總計六成左右經常會跨種跳躍,或是最近才在其他動物和我們之間轉移。」

人類流感都屬於人畜共通的動物傳染病,還有猴痘、狂犬病、炭疽病、伊波拉、愛滋病、SARS、新冠等等。

反過來說也有人類傳染給其他動物的情況,稱為「人畜共通的人類傳染病(anthroponosis)」。

「由於大猩猩和我們的基因組成相似度很高,很容易染上這類病症:結核病、脊髓灰質炎、麻疹、肺炎和水痘等。每當有不健康的人在森林中走路、咳嗽、打噴嚏和拉屎,大猩猩都有可能接觸到這種傳染病。」

◆◆◆

「儲存宿主是攜帶病原體的生物(有些科學家偏好以「天然宿主〔natural host〕稱呼),長期庇護病原體,不過(宿主)本身只有極輕微病症或並不發病。」

「它們(病毒)已經成就某種調適狀況,緩慢但穩定地複製,在宿主族群間不動聲色地傳布,享有長期平安保障──同時避免為求短期成功,貿然在宿主個體內極大量複製。

這個策略很成功,直到我們人類攪亂了那種調適狀況──當我們侵入了宿主族群,獵捕牠們、吃牠們,把牠們抽離或排擠出牠們的生態系統,破壞或摧毀了這些生態系──我們的舉動就會提高風險水平。動物疾病生態學家艾斯普坦說:『這會導致這些病原體更有機會從自然宿主跳躍侵入新的宿主。』」

「別認為這些病毒有某種縝密的策略,別認為它們心懷惡意來對付人類,『這完全關乎機會。』不是病毒在追捕我們,是我們以某種方法去接近它們。」

◆◆◆

「增幅宿主是某種特定生物,病毒或其他病原體會在其體內極大量複製、極大量湧出。」

「增幅宿主的受感染門檻較低,卻會產出大量病毒,多得足以跨越另一種動物的較高門檻。」

狐蝠是亨德拉病毒的儲存宿主,目前沒有人類直接從狐蝠感染亨德拉病毒的例子,但這種病毒會感染馬,這時人類就可能被馬傳染亨德拉病毒,馬就是這種病毒的增幅宿主。

澳洲賽馬場的賽馬曾發生這種傳染病,照顧馬匹的獸醫也因此染病而亡。不過有一個專門照護蝙蝠的組織,雖發生好幾次照護員被蝙蝠抓傷、咬傷,但都沒有人被感染亨德拉病毒。

◆◆◆

「有些科學家使用『終端宿主』(dead-end host)一詞來和『儲存宿主』相互區隔,病毒無法在新宿主身上扎穩根基,難以形成族群內的傳染病,疫情很快就平息結束。

這不是說不會對宿主造成危害,是指病毒難以擴散,舉例來說,人類就是伊波拉病毒的『終端宿主』,因為人類一下就被病毒搞死了。另外也因為它的病徵很快顯現,周圍的人短時間就能採取隔離措施,疫情不會擴散嚴重,所以對伊波拉病毒來說,人類算是下籤吧。

◆◆◆

愛滋病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朔到1908年的喀麥隆,當然這時候並沒有引起任何注意,它的潛伏期很長,遭感染的人很可能在發病前就因為其他原因過世了,即使活到發病,人們也不會注意到這是一種新型的疾病。

於是幾十年裡,它在渾然不覺的人類族群裡逐漸站穩腳跟,不過它的感染途徑不算很有效率(體液、血液),所以長久以來都沒有爆出大流行。

1921-1959年間,喀麥隆政府決定投入大量心力對付某些熱帶疾病,像是錐蟲病、梅毒、瘧疾等等,「由於患者人數眾多,護理人員手頭能用的注射器數量又很少,要想在每次使用之後,都使用高壓殺菌槽來消毒,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位病患用過的注射器,接著又用來為下一位施打,偶爾上面留有小量具感染力的血液,但量已經夠多,足以傳染疾病。」

微生物學教授雅克.貝潘調查殖民時期的檔案後發現:「從一九二七到一九二八年,夏穆的團隊在喀麥隆施打了二十萬七千零八十九劑錐蟲胺,加上約一百萬劑當年稱為atoxyl的胺苯亞砷酸注射劑,那也是一種用來治療錐蟲病的含砷藥物。單在一九三七年間,法屬赤道非洲全境的醫師、護士和半專業打針師隊伍,為了醫治錐蟲病,便施打了五十八萬八千零八十六針注射劑,更別提處理其他疾病的無數劑量。

病毒:賺爛了賺爛了

貝潘的計算總共得出三百九十萬次注射,這還只是對抗錐蟲病的部分,其中七四%採用靜脈注射(直接注入靜脈,不只打進肌肉),這是施打藥物的最直接做法,也是非故意傳染血液媒介型病毒的最佳方式。」

「這所有注射作業有可能正是讓HIV感染發生率提升到凌駕臨界閾值的起因。一旦重複使用注射器和針頭,把病毒注入夠多人類體內──好比好幾百人──病毒就不會踏上絕路,就不會耗竭,剩下的就可以靠性傳染來辦到了。」

覺得驚悚...... 😱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
譯者:鄧子衿
出版社:大家出版


「牛是食草動物,要如何徵召這種不相干(不吃穀類)的生物去消化美國的過剩玉米?目前美國每一公斤原物料玉米中,大部分(約六十%,也就是兩千一百六十顆玉米粒)是拿來餵養牲畜,其中有許多是餵給美國的一億頭肉牛。在過去,這些母牛、公牛和小牛大半輩子的時間,都是在戶外的草原上低頭吃草。」

為什麼美國會種這麼多玉米?這要回朔到1947年,當時為了消耗掉二戰後剩下的一大堆硝酸銨,農業部的農業專家們決定全部灑到田裡當肥料(可以作為植物的氮來源),此舉成為美國食品工業的重要轉捩點,也是玉米崛起的一刻。

玉米是很貪吃的植物,需要的肥料比其他植物還多,正常來說植物需要利用根部的微生物才能取得氮,這點侷限了玉米的生長,不過自從人工化肥的發明,人類想餵多少肥料就餵多少,玉米擺脫了大自然的供餐限制。

「以大量玉米為主的食物會讓牛產生酸中毒。人類的胃有很高的酸性,但是一般的瘤胃是接近中性的,而玉米會產生酸性,使得牛得到類似胃灼熱的症狀,某些牛隻甚至因此死亡,不過通常就是讓牛隻感到難受。」

飼育場對此的解決方式是: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飼育場的三餐以玉米為主,再加上液化脂肪(屠宰場剩餘的牛脂肪)、蛋白質補充品(糖漿、尿素)、抗生素、合成雌激素、乾燥的苜蓿和青貯飼料。

吃玉米已經違反牛的天性了,還讓牠們吃同類難道不會有問題嗎?會,1997年以前會餵牛吃屠宰場剩下的牛肉、牛骨粉,後來發生狂牛病,美國FDA才下令禁止。

但沒有禁止血液和脂肪。

「羽毛粉和雞隻廢棄物(亦即雞舍中的木屑、雞糞和廢棄的雞飼料)可以餵給牛吃,同樣也可以餵給雞、魚和豬;至於以往牛吃的牛肉和牛骨粉,現在也餵給了雞、豬和魚。有些公共衛生專家擔心,有傳染性的普恩蛋白(prion)會經由曾食用牛組織的動物,再回到吃這些動物蛋白質的牛隻身上。」

輪迴轉世、生生不息 🙏

「飲食中的玉米含量多到不正常,這雖能增加牠肉中的脂肪含量,卻也破壞了小牛的健康,進而破壞了吃牛肉的人的健康。而與玉米一起進入牛隻體內的抗生素,會對牛隻腸胃中(或是任何其他地方)的細菌產生篩選作用,結果是長出能抵抗抗生素的新菌株。」

「人類與人類食用的動物,都活在同一套微生物生態系統中,而這個生態系統不管發生任何事,都會影響人類。」

這讓人想到牛的排氣占了溫室氣體排放量中一大部分的說法,好像牛也應該為氣候變遷負起一點責任似的,但根本是畸形的工業飼養方式才導致溫室氣體增加吧!說不定只要好好餵牠們吃草就可以改善人類健康問題和氣候變遷問題,就人類在那邊亂搞。

〈牛說:有錢難買早知道〉

「以苜蓿,亞麻子和草的混合取代過去玉米和大豆為主的菜單,可以改變兩種脂肪酸在牛的飲食中的含量,達到減少甲烷排放的目的。」

「牠們較少生病,牠們比較有耐力,因為ω-3可以幫助他們對抗疾病,使牠們即使有小問題也更容易恢復。」

恭喜人類在二十一世紀重新發現牛應該吃草 LOL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作者:葛詹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譯者:鍾沛君
出版社:貓頭鷹


「左腦讓人類有在混亂中找出秩序的傾向,也是左腦試著在故事裡將一切安排妥當,放入情境之中。看來左腦被迫要假設世界的結構,甚至在面對根本沒有模式存在的證據時依舊堅持努力,就算這麼做有時候是有害的也一樣——比方說玩吃角子老虎機時。」

簡單來說就是:「左腦會胡說八道」。

人的左右腦以胼胝體連結,並互相傳遞兩邊接收的訊息,但有些人因為疾病或手術,胼胝體毀損,導致左右腦無法傳遞訊息,稱為「裂腦症」,不過這項特性反而讓研究人員得以探究左右腦各自的功能。

「我們讓裂腦症患者看兩張圖。右側視野看到的是一隻雞爪,所以左腦只看到這張雞爪圖;左側視野看到的是一張雪景,右腦看見的也就只有這樣。

接著我們要他從放置在左右腦都看得見的完整視野中的一整排圖片裡,選一張相關的圖。結果他的左手指著一張鏟子的圖(與雪景相關),右手則指著一隻雞(與雞爪相關)。

當我們問他為什麼選擇這些圖時,他的左腦語言中樞回答:『這很簡單啊,雞爪和雞有關。』很簡單地解釋了左腦得知的資訊(雞爪)。接著他看見自己的左手指著鏟子時,他毫不遲疑地解釋:『而且要用到鏟子才能清理雞舍。』

儘管左腦不知道為什麼左手會選擇鏟子(因為是右腦選的),它還是會把這項物品放入它所能解釋的情境之中」

「有意思的是,左腦不會說:『我不知道。』但這其實才是正確的答案。它會在事後捏造出符合情況的答案。它會虛構,抓住它知道的線索,加以拼湊出合理的答案。」

雖然以前就讀過人腦的天性之一是「編故事」,但這瞎掰程度也太誇張!😲

這讓我想到,之前某天早上醒來時看到自己的手臂有一些黑斑,當下想說:難道是昨天曬太多太陽,所以出現黑斑了!?

不過定睛一看發現只是壓痕而已。才不過瞥一眼,不到一秒的時間,啪地一下就冒出一個前因後果來做解釋,這速度真是令人歎為觀止耶 💩

◆◆◆

「我客廳的球是由原子組成的,它們的行為是由量子力學所描述的。當這些微觀的原子集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巨觀的球時,就會突現出新的行為,而這樣的行為就是牛頓觀察到並描述的行為。於是牛頓定律並非基本的,而是突現的;換句話說,它們是在量子物質聚集成巨觀液體與物體時才會發生的情況。這是一種集合的組織現象。總之呢,你不能透過觀察原子的行為來預測牛頓定律,也不能從牛頓定律預測原子的行為。」

「生物學上的經典例子就是某種品種的螞蟻和白蟻蓋的巨大塔狀結構。這些結構只會在螞蟻的聚落達到某個規模後(多就是不一樣)出現,而且永遠無法透過研究在小聚落裡的單一昆蟲而預測到這些結構。」

「只看一個單獨的汽車零件,比方說凸輪軸,是無法預測高速公路在週一到週五下午五點十五分塞滿車子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的。」

研究一個人的大腦也無法得知這個人在社會中的行為。

「以人類為例,我們有能力改變環境,不只是實體環境,還有社會環境,而且這些改變的反饋會製造出一個改變的環境,這樣的環境又挑選出能夠生存與繁殖的人類,造成環境在未來又有所改變。因此環境與生物一直都是相結合的。

「最大的問題是法律作了錯誤的假設:並非一個腦部掃描有異常的人就會有異常行為,也不是腦部異常的人就自動無法行使行為責任。責任並不存在腦中,頭腦裡沒有任何一個區域或網絡是關於責任的。就像我之前說過的,責任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一種社會契約。責任反映的是從一個或多個『我』在社交情境中互動所出現的規則,而我們共同的希望就是,每個人都能遵守某些規則。腦部異常並不表示這個人不能遵守規則。」

「亨克利意圖刺殺雷根總統後,被精神病醫師診斷出精神分裂症,並以此作為他的辯護理由,最後他以精神失常為由獲判無罪。可是這個意圖是預先策畫的,他在事前做好計畫,這是良好執行功能的證據;他了解這是違法的,而且隱藏了他的武器;他還知道槍殺總統會讓他聲名狼籍。」

「重點是我們現在知道我們必須要看整體,在整體中和其他的腦互動的一個腦,而不只是看單獨一個腦。」

「犯罪者也可以遵守規則,他們不會在警察面前犯罪,他們在警察經過時可以抑制自己的企圖,他們已經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作出選擇。這才是讓我們成為負責任,或是不負責任的『我們』的東西。」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鳥類學家的世界冒險劇場


作者:川上和人
譯者:陳幼雯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出版


「更別提北極燕鷗這種海鳥,牠們每年都會在北極圈繁殖,再飛回南極圈過冬。這種行徑實在有夠荒謬。牠們曲折的飛行距離來回長達八萬公里,而北極燕鷗的體重大約是一百公克,用我的體重換算後相當於每年四千八百萬公里。以火星最接近地球的距離來計算,牠們只需要飛一年兩個月就能抵達火星。」

太猛了吧!!

小笠原的山羊是以前人類帶去放牧的,後來山羊野生化,變成當地的生態危機,於是大概從1970年開始進行移除山羊的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撲殺),一些被山羊吃乾抹淨的原生植物終於出現復原的跡象,黑腳信天翁及白腹鰹鳥等海鳥也逐漸回歸(原本在地上的鳥巢容易被山羊踩壞),就像「移除哆啦A夢後,大街小巷就會滿是銅鑼燒」。

這個比喻 😂

「植物的最終目標是傳播種子,於是植物演化出果實,作為給予傳播者的贈禮。植物的策略就是以果肉當作傳播種子的報酬。果實成熟之後顏色變鮮豔,是給種子傳播者的訊息。但是生產色素需要額外的熱量。只有少部分的資產階級,才能在看不見的地方也投入資金,好比說你的愛車車頭內側想必也沒有烤漆。吸引動物需要靠色素,只是成本必須壓縮到最小,這就是蘋果汁失望事件的真相(作者小時候原以為蘋果汁應該會像外皮一樣是鮮艷紅色,結果卻只是普通的黃白色)。」

「我們是食用果實的日行性動物,看到紅色蘋果自然會覺得可口,發現不是紅的,就會覺得不好吃。」

「崇尚自然的資產家看到紅通通的蘋果糖,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睥睨地說『真是討厭,人工色素一點也不自然,好汙穢啊。』我只能說,這種人的感知能力已經家畜化而背離自然了。天使一般的孩子,都保有生物最純粹的感受,喜愛鮮豔顏色的他們自然多了。」

有趣的觀點 😮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海洋的極端生物


作者:史蒂芬.帕隆比、安東尼.帕隆比
譯者:潘震澤
出版社:衛城出版


「乳瑪琳所含的直鏈飽和脂肪低,約是總量的10%到20%,不飽和脂肪的含量則很高,因此不像奶油那麼容易凝結。由於這種化學特性,深海動物細胞膜的組成更像乳瑪琳,而不像奶油。

生活在海水表層的魚類(例如鮭魚)約含35%的飽和脂肪;在五千公尺的海底,由高靜水壓促成的演化,基本上改變了組織的結構;深海魚類就只含10%的飽和脂肪。這種結構寬鬆的脂肪在深海高壓下,仍然維持細胞運作所需的液態。當然,反過來情況也一樣;如果把深海動物帶到海水表層,就算悉心照顧,牠們的表現也不會正常。

牠們細胞膜上的不飽和脂肪會在低壓下溶解,蛋白質也不能正常運作。因此,現代深海生物學家在蒐集標本時都會十分小心;除非使用特殊高壓相,否則從深海捕捉的生物帶到水面後,存活情況都不佳。」

「海葵全身包裹著一層黏液做為自我保護,這層黏液是為了避免激發自己的刺細胞。裸鰓類(一種無殼的海蝸牛類)對海葵進行攻擊時,頭一個動作是用自己的身體摩擦海葵,塗抹海葵的黏液,但會小心避開其口器和觸手。

一旦身上包裹了一層黏液,裸鰓類就能免於懲罰而放心進食。牠們將海葵大片撕開,狼吞下肚;海葵的肉被消化,但刺絲囊卻奇妙地不受破壞,完整通過海蝸牛的消化系統,然後被送到海蝸牛的皮膚上。這些具有自主性的小魚叉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仍一如既往地正常運作,叮螯任何可能攻擊海蝸牛的東西。」

「適應了在高溫下生活的物種,不代表牠們在未來海洋暖化時會更安全。我們一般直覺式的想法是:『牠們的耐熱性已經相當好了,因此就算環境溫度再增加一些,牠們應該也沒有問題。』實情是,耐熱性物種已經生活在接近牠們的容忍度上限,因此,牠們並不比其他物種更有能力在高出攝氏一度的環境下存活。」

「生活在環境溫度最高的熱帶螃蟹,要比生活在溫帶表親的容忍度更低:就算牠們對平均溫度的容忍度高,但牠們的容忍極限只比正常生活的溫度高出幾度而已;只要連續幾天出現不正常高溫,就可能致死。」

「到了冬天,南極洋的水溫可能降至攝氏零下二度,已經低於淡水的冰點;就算是海水在這樣的溫度下,也開始會有冰晶形成,血液與體液的鹽度比海水低,因此冰在魚體內要比在體外更容易形成。對活細胞來說,冰代表著死亡:銳利的冰晶會如同短彎刀一般劃破細胞膜。在更大的尺度,冰還可能堵在微血管中,引發腦中風。因此,生活在極地的魚類必須隨時防止冰塊在牠們的體內生成。

在一千萬到一千四百萬年前,南極洋開始季節性的冰凍後,其中的居民就被迫要適應這樣的變化;而最成功的,要屬南極魚亞目這種統稱為「冰魚」的小魚種了。

牠們是最早演化出一組非凡基因的生物,這組基因製造了驚人的天然抗凍蛋白。抗凍蛋白具有兩種功能,首先,它們改變了生物的內在環境,降低了血液的冰點,使得冰晶不會生成;其次,如果冰晶還是生成了,抗凍蛋白會迅速黏在冰晶表面,將其包住。這是一種直接干預,實質干擾冰晶的物理性質,使其不易擴大、溶解,或在結凍。」

「化學家根據魚類的抗凍蛋白設計了一整批的產品。與傳統的抗凍劑乙二醇相比,抗凍蛋白既有效又無毒。你可以在超級市場買到許多耐熱冰淇淋,其中加了少量抗凍蛋白使其不會輕易融化,也不會形成體積過大的冰晶。」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實驗吧!我要瘋狂養生


作者:布里吉德‧迪蘭尼(Brigid Delaney)
譯者:閻蕙群
出版社:采實文化


「老式教堂提供的東西被我們扔掉了大半,所以我們極需有個比我們自身更大、更有力量的東西來填補它的位置。過去幾年間,大眾養生產業這頭巨獸提供的指導,簡直到了狂熱的地步;我認為對於許多年輕人(主要是年輕女性)來說,瑜珈和冥想已經取代教堂成為她們主要的精神寄託了。」

「你付了二十美元後即可獲得瑜珈提供的靈性教誨,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什麼?我們的社會是如此的貧乏,只能提供娛樂和各種分心事物來滿足我們的飢渴,我們狼吞虎嚥了這些東西後,得到的並非滿足而是麻木,以及該死的深沉悲傷。無怪乎就靈性層面而言,瑜珈課堪稱是主流社會能提供的上上之策了。」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免疫解碼:免疫科學的最新發現,未來醫療的生死關鍵


作者:麥特.瑞克托(Matt Richtel)
譯者:潘昱均
出版社:奇光出版


為什麼壓力大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或者說,為什麼壓力大時,身體會選擇降低免疫力?

免疫系統對抗入侵的病毒時,需要「付出極大的能量成本和潛在的附加傷害」,附加傷害是指發燒、疲倦、腫脹或發炎等症狀,目的是為了促使人類停下活動去休息,保留體力對付病毒。但如果此時面前有獅子正要攻擊你,當務之急就不是體內的病毒了,因此身體面對壓力會產生腎上腺素、類固醇等來壓抑免疫系統。

不過身體分不清壓力源是獅子還是考試、工作,它只覺得總之壓力=危險,於是它為了保命作出了選擇。

◆◆◆

「我們這一版本的免疫系統歷經磨練,存在時間已長到說明它的功能強大。演化作用不會讓一件東西持續這麼久,除非它有用。」

◆◆◆

「和狼瘡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的很多基因都在X染色體上(女人有兩個X染色體;男人有X和Y染色體),所以自體免疫的數學機率極大部分落在女性這一邊。(還有一件科學趣聞,只要科學家想找某抗體做研究,就會用雌性動物的抗體,而不是雄的,因為這樣可以拿到更多抗體。) 」

◆◆◆

「我想藉此書說明的是:擁有超強的免疫系統是最大的誤解。無處不在的廣告鼓勵大家:『增強免疫力!』

大錯特錯。

弗契醫生是世上最具領導地位的科學導師,他說,當他聽到廣告大力推銷增強免疫力時,『總讓我發笑。首先,它假設你的免疫系統需要增強,很可能一點都不需要。如果你真的成功增強了免疫系統,反而促使它幹壞事。即使我們從癌症的免疫療法中得到戲劇性的正面成果,我們做的臨床試驗仍具有非常非常毒的副作用。它可以抑制癌症,但也帶來一堆使系統失靈的東西。』」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天生就會跑


作者:克里斯多福.麥杜格
譯者:王亦穹
出版社:木馬文化


「無論什麼緩衝設計都無法降低腳步衝擊。從邏輯上看來,這點顯而易見——跑步時腳部承受的壓力可高達體重的十二倍,以我而言,我在跑步時腳部承受的力量相當於兩千七百磅牛肉產生的重力。這麼大的重量,如果期望半吋厚的橡膠就能達到緩衝效果,未免太過荒謬。這就好像你用鐵鎚大力敲打雞蛋前,先將蛋用厚厚的烤爐手套包起來,但雞蛋並不會因此毫髮無傷。」

「這結論實在令人費解:鞋子的緩衝墊越厚,保護的功效越差。」

「蒙特婁麥克吉爾大學的羅賓斯醫師與維奇德博士針對體操選手進行一系列研究,發現地上的墊子越厚,選手著地的力道就越強,因為選手會下意識地尋求身體平衡,所以當他們覺得腳下的地面較軟時,就會用力下踩確保平衡。」

「穿著緩衝鞋墊跑步時,你的腳會不斷在鞋墊上加壓,試圖在鞋墊下找到堅實、穩定的平面。」

太好了!不用花錢買貴森森的鞋子啦!😁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


作者:瑪莉.羅曲(Mary Roach)
譯者:黃靜雅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企鵝可以關閉消化功能,藉由降低胃的溫度到某個程度,讓胃液停止作用。胃會變成像是冰庫一樣,好讓牠們把抓到的魚裝在胃裡,帶回去給小企鵝吃。企鵝捕魚的地方離牠們的窩可能有好幾天的路程,如果沒有這種便利的冰箱功能,等企鵝回到家,牠們吞到肚裡的魚早已完全消化。」

隨身保冷箱!👀

◆◆◆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動物學教授德彼得斯(Ed DePeters)和同事會檢測生物廢棄物的副產品,看能否用來生產牛飼料。

做法是將杏仁殼、石榴殼碎片、檸檬果肉、蕃茄籽和棉花籽殼等植物廢棄物裝進一個網袋,再丟進一頭胃瘻管牛*的胃裡,過一段時間拉出來看看還剩什麼。

「牛的瘤胃裡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細菌,拜它們之賜,牛可以從人類無法消化的東西中獲得能量。蜜棗核的外殼很硬,而且沒什麼營養,但是裡頭的核仁卻可提供蛋白質和脂肪。瘤胃裡的細菌可以分解核的外殼,釋放出核裡面的營養成分,即使這得花上好幾天的時間。」

「德彼得斯給我看其中一個網袋。『有時我會在裡面放期中考卷,』他說。牛無法消化木漿。『我告訴學生:牛也消化不了那些材料,跟你們不相上下。』」

寓教於樂 😂

* 胃瘻管牛:「用粉筆沿咖啡罐底部在牛身上畫出輪廓,把牛局部麻醉,然後割下一圈牛皮,連同瘤胃割出一個開口。把上下兩個洞口縫在一起,最後用大小符合的橡皮塞塞住。」

◆◆◆

「古代人類什麼都吃,是掠食者,也是腐食動物。他們的牛肉大餐,往往得和可能有害的幾百萬細菌共同分享。因此,人類的胃比較擔心消毒殺菌的問題,而不是保存容量。」

◆◆◆

2005年曾流傳一張照片:弗羅里達州的一隻蟒蛇被吞下的鱷魚扯破肚皮。國家地理頻道為此作了一集特別報導,製作小組邀請阿拉巴馬大學的蛇類消化專家西柯爾(Stephen Secor)前往現場擔任專解說專家。

在抵達現場前,「西柯爾早就知道這樣的情境絕不可能發生,因為蟒蛇吃獵物前會先把牠們殺死。『而且東西一旦進了蛇的肚子,就根本無法動彈』。」

西柯爾指著作者帶去的照片表示,蟒蛇外部有一塊黑色的(死)組織,應該是之前受傷還沒痊癒的傷口,所以實際情況很可能是:蟒蛇將鱷魚吞下去後,在牠休息消化食物時,卻來了另一隻鱷魚攻擊牠,蟒蛇未痊癒的傷口因此裂開,肚子裡的鱷魚就露出來了。

西柯爾:「這隻鱷魚根本不算什麼。」

「蟒蛇天生可容納比自己寬好幾倍、重好幾倍的獵物。牠的食道是薄薄的、粉紅色、具伸展性的膜皮,像是一種生物泡泡糖。

西科爾從他的電腦裡找出一張投影片:蟒蛇正在吞噬成年袋鼠的頭、頸和肩部。接下來的照片是蟒蛇及「沒入」四分之三的瞪羚,只剩下臀部和後腿露在外面。蟒蛇用肌肉捲繞拉扯獵物,像拉太妃糖一樣,使牠們變得較狹長、較容易吞下去。」

◆◆◆

「為了符合寵物的營養需求,同時提供飼主心目中便宜、方便又乾淨的產品,各家寵物食品製造商便把動物的油脂、肉與豆類及麥粒混合在一起,還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此生產出來的飼料丸既便宜又營養,但寵物卻都不肯吃。貓和狗天生不吃穀類,莫勒說:『所以我們的任務是要找到方法,誘使牠們多吃一點,以攝取足夠的營養。』」

這也是為何寵物食品要添加「增味劑」的原因。「增味劑」就類似人類食品中的調味料或香料。有些寵物食品製造商會用品質較差的食材做為基底,再利用增味劑來吸引寵物食用。

「這對狗食來說尤其可行,因為狗在選擇要吃什麼、吃起來有多起勁時,更多是依賴嗅覺而非味覺。」

「如果增味劑聞起來特別有吸引力,狗會立刻明顯的陷入狂熱,主人便認為這種狗食很讚。但實際上,可能只是聞起來很讚而已。」

「聽說焦磷酸鹽是『貓的罩門』,寵物食品製造商只要把這玩意兒塗在顆粒乾糧上,便可彌補許多味道上的缺陷。」

「焦磷酸鹽在貓嘴裡嘗起來是什麼味道,我們無從得知或想像。好比貓無法想像糖的味道一樣。貓嘗不出甜味,這和狗及其他雜食性動物不同。在野生環境中,貓的食物種類裡幾乎不含任何碳水化合物(包含單醣),所以根本沒有嘗出甜味的必要。貓若不是從未有過感知甜味的基因,就是在演化的路上把這種基因弄丟了。」

「詮釋動物的飲食行為並不容易。舉例來說,狗對食物的最高讚譽方式之一,就是把食物吐出來。」

牠們會因為食物很香而感到興奮,然後一下子吃太快太猛的結果就是導致胃太滿裝不下,接著就本能地把吃下去的食物又吐出來,雖然對飼主來說很困擾,但對狗來說,這是牠超愛這款狗食的表現。

◆◆◆

這讓我想到最近看的一些關於腸道細菌的書,不管是人類還是老鼠、乳牛等,腸子裡都有各式各樣的細菌,這些菌類會協助消化、分解食物,並製造宿主需要的養分,宿主的健康與腸道細菌是密不可分的關係,人類體內的腸道菌如果失衡,可能會因此罹患一些疾病。

我猜貓狗的腸道應該也有專屬牠們的細菌,而前面提到「貓和狗天生不吃穀類」,這表示牠們無法直接從穀類攝取所需營養,腸胃內可能也沒有消化穀類的細菌,這些穀類就只是用來承載製造商添加的維生素。

這樣的話,吃乾糧的貓狗不就只是靠維生素在過活?那原先居住在牠們腸道中的細菌會怎麼樣?就算不考慮細菌,寵物食品通常都不是自然的食物型態,牠們的身體已經演化到能接受這些人工的食物型態嗎?

這是否有點像人類不吃天然的食物,卻每天靠吃穀片、營養棒、保健品過活?😦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作者:提姆.哈褔特
譯者:任友梅
出版社:早安財經


「為什麼一個環保公益團體要舉辦碳中和會議?,很明顯,答案是:『這樣才能讓大家聚在一起開會討論,同時又不會成為氣候變遷的幫兇』。」

※ 主辦單位計算每位與會者來到會場的距離、使用的交通方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事後再以種樹的方式抵銷這些排放量。

「如果種樹是解決氣候變遷的好方式,那何不完全放棄開會、拼命種樹就好了?如果藉由討論引起大眾關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何不完全放棄種樹,舉辦更多的討論會呢?

換句話說,當我們可以達到『最適減碳』狀態時,為何只求『碳中和』而已?何況這個座談會並沒有針對苯、鉛、空氣懸浮微粒、臭氧、硫、塞車、噪音、臭氧層、意外事故等問題做出抵銷的計畫。

這個公益團體不把寶貴的資源拿去思考到底要直接改善環境(例如種樹)或間接改善環境(例如舉辦討論會),反而大費周章地讓自己看起來『中和』。講得不客氣一點,根本是故作清高。」

◆◆◆

吃到飽餐廳的顧客只要付一次錢就可以無限拿取食物,無論自己吃不吃得完;論盤計價的餐廳的客人則只會拿自己吃得完的分量(一般來說啦)。

套用到社會上的話,以汽機車排氣量來舉例,如果想降低排氣量,比起向每位使用者收取相同的費用(使用者會因此認為:既然我都付錢了,那多多使用才划算吧!結果反而增加了排氣量),針對排放的量收取相應費用會更有效:排少量就付較少錢,排大量就付較多的錢。

覺得概念上是挺合理的啦,但實際實行起來就很難說ㄌ 💩

作者認為「適當結合市場與真相的世界,提供所需要的資訊和誘因……知道要為自己的行動付出什麼樣的市場價格」,「例如使用塑膠要課稅,因為塑膠無法分解,又很佔垃圾掩埋場的空間。這麼一來,就可以降低塑膠包裝、塑膠袋和塑膠免洗尿布襯墊的使用率。」

記得以前某個團體建議女性的生理用品、嬰幼兒的尿布等基於環保考量應減量使用,且這項建議還是在婦幼節提出的,直接被罵爆 😅 對難以取代的東西課稅只是加重特定消費者的使用成本而已,這些消費者又沒辦法選擇少用或不用這些東西(攤手)。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完美歐姆蛋的化學:從手沖咖啡到深蹲,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化學反應


作者:凱特.比貝多夫(Kate Biberdorf)
譯者:廖亭雲
出版社:日出出版


「洗碗精和洗碗機專用洗碗精,因為這兩種洗劑是由完全不同類型的分子組成。洗碗精的組成分子對你的皮膚來說很安全,而洗碗機專用洗碗精使用的是更刺激的化學物質,你絕對、絕對不會想讓皮膚直接碰到這類分子。

大部分的洗碗機專用洗碗精都含有矽酸鈉、碳酸鈉和金屬氫氧化物──很多洗劑甚至會加入酶。洗碗機啟動之後,這些化學物質會與盤子上的分子產生多種不同的反應。鹼金屬鹽可以溶解盤子上的油脂,同時酶會負責處理蛋白質碎屑,而如果這些分子都無法與深鍋裡結塊的千層麵產生反應,金屬氫氧化物就派上用場了。

同時作用之下,這些化學物質可以鬆動盤子上所有的殘渣碎屑,並由高溫的化學燜煮進一步分解。」

曾以為洗碗機專用洗碗精只不過是廠商想多賺一筆錢的招式 😅

作者分享她在大學時曾發生的洗碗機慘案(?)以此告知讀者千萬不要將一般洗碗精用於洗碗機:

當時作者的室友用一般洗碗精取代專用洗碗精,還為了確保碗盤洗得乾淨,另外在每個盤子上多擠一些洗碗精。

「我沒有在開玩笑,洗碗機連續好幾天不斷湧出泡泡。最後我們終於崩潰了,只能請人來維修,結果維修人員秀出了非常厲害的科學把戲:他提著一個裝滿植物油的大容器走向洗碗機,然後倒進一整杯的油,告訴我們要讓洗碗機完整運作兩次之後就離開了。」

然後就搞定了!

「當洗碗精的界面活性劑和其他界面活性劑分子(沒錯,都是來自相同的洗碗精)或其他水分子形成氫鍵,就會產生泡泡。這些作用的效果實在太強,以至於在洗碗機中形成的氣泡困在其中,而且數量非常多,於是造成了泡泡危機。不過把油倒進洗碗機之後,界面活性劑的疏水端開始作用,最後終止了洗碗機裡的泡泡秀。」
「行銷廣告讓大眾覺得潤髮乳的功能是軟化和滋潤頭髮,雖然不完全是誤解,但這些號稱的功效其實只是附加效果而已,潤髮乳真正的功能是:降低髮絲之間摩擦力,尤其是梳頭或梳開打結頭髮的時候。」

「大多數的潤髮乳都含有帶正電的界面活性劑,稱為陽離子界面活性劑。這些在實驗室裡製作出來的介面活性劑是大型分子,含有四級銨化物。」

「當四級銨化物與頭髮表面結合,會在頭髮外形成強大的疏水層。『疏水』指的是排斥水,而有這種特性的外層可以帶來三種驚人的效果。」

1. 滑順的四級銨化物能降低髮絲間的摩擦力,讓梳頭髮變得容易。
2. 這層保護層能讓頭髮柔軟和厚重。
3. 因為靜電作用和外層,頭髮不易亂翹。

「當頭髮因為環境影響或極端化學療法而糾纏在一起,髮尾通常會累積帶負電的電荷。而潤髮乳帶正電的四級銨化合物會被頭髮受損最嚴重的部分吸引,和帶負電的髮尾形成強烈的靜電吸引力。這種漂亮的離子作用最終會修復受損的髮尾,並減少這些髮尾與其他髮絲往不同方向翹的機率,讓你有一頭亮麗滑順的頭髮。」

「有些公司會把陽離子聚合物稱為陽離子界面活性劑,這種說法不太正確,而且我們絕對不會想要把陽離子聚合物用在頭髮上!

為什麼?因為陽離子聚合物(等於是把陽離子四級銨化合物放大非常、非常多倍)通常具有很高的電荷密度,這表示在相對較小的空間中有大量正電荷,電荷密度大的分子會導致先前提過的堆積物(就像矽)。

陽離子聚合物太容易受到頭髮吸引,而且會緊貼在毛囊上,永遠不脫落。這可能會造成所謂過度潤髮的狀況,最後你會覺得頭上老是有種厚重不透氣的感覺(也就是頭髮油膩)。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試著盡可能避開陽離子聚合物。」

保濕:「身為冬天總是要對抗皮膚乾燥的前密西根居民,我最信賴的就是無香味的Jergens Ultra Healing乳液。其中含有石蠟脂 ── 也就是你可能比較熟悉的凡士林 ── 基本上是由多種碳氫化合物的膠狀物。這些非極性分子會吸附在皮膚最上層,並且排斥任何靠近的極性分子。這表示任何想要逃出你身體的極性水分子,都會被趕回皮膚裡,所以你的皮膚就可以維持在舒適和保溼的狀態。」

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


作者:蔡正亮
出版社:遠流


「燕麥含豐富的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β-glucan),大量科學研究證實,每日攝取3公克以上β-聚葡萄糖(約60公克重的生燕麥片),可以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所以『吃燕麥片可以降低膽固醇』不是迷思。

「有結石的人最好少吃波菜豆腐湯,因為兩者會結合變成草酸鈣,吃進身體後會加重結石的症狀。」

鈣和草酸的確會變成草酸鈣,但它們會在「腸道」內形成,然後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如果沒有充分的鈣質與其結合,多餘的「草酸」或「磷酸」反而會從「腸道」內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所以確保飲食有足夠的鈣質其實能夠減少結石風險與復發的機會。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作者: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文化


※ 摘錄

一八五六年夏末,還在耿耿於懷考試失敗的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種了一批豌豆,這並非他首次種植豌豆。先前他已在玻璃溫室種了近三年的豌豆,他由附近的農場收集了三十四種豌豆,加以培育出「純系」(true)植株,亦即每一株豌豆植物都產生完全相同的後代植物,顏色相同,種子的質地亦相同。

純種植物是孟德爾實驗的起點,他知道要找出遺傳的本質,就必須培養雜種,唯有「混種」(bastard,德國植物學家常用此字描述實驗中的混種)才能顯露純種的本質。

培育雜種豌豆的工作極為無聊乏味。豌豆通常是自花授粉,雄蕊的花藥和雌蕊的柱頭在花朵如扣環的龍骨瓣內成熟,花粉直接由花藥灑在自己的柱頭。

異花授精則是另一回事,孟德爾得先把花藥摘掉,讓花變成單性(幫它去勢),再把另一朵花橘色的花粉沾到另一朵花上。他獨自作業,彎著腰用畫筆和鑷子工作。他把戶外戴的帽子掛在一架豎琴上,每次要到花園,就由水晶般清澈的單一音調為記,這是他僅有的音樂。

一八五七年夏末,第一批混種豌豆在修道院開了花,紫白相間,好不熱鬧。孟德爾記下花的顏色,等藤蔓結出種莢,他就劃開莢殼,觀察種子。他設計了新的雜交:高與矮;黃與綠;皺縮與飽滿。而且,他又靈光一閃,以雜交種互相再交,生出雜種的雜種。

這項實驗如此這般進行了八年,栽培的地方已經由溫室搬到修道院旁的一塊地,長三十公尺、寬六公尺的長方形沃土地,就在食堂旁邊,由他的窗戶一眼可見。每當風將窗簾吹開,整個房間就好像變成了巨大的顯微鏡。

孟德爾的筆記本盡是圖表和潦草的字跡,記錄的是成千上萬次異花授精的資料。他的拇指也因一直在剝除種殼而疼痛不堪。

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寫道,「如此微小的思想,卻填滿了人的一生。

的確,乍看之下,孟德爾的人生似乎填滿了最微小的思想。播種、授粉、開花、採集、去殼、計數,重複再來一次。這個程序極其枯燥,但孟德爾知道,微小的思想常常會開花結果,誕生巨大的原則。

一八五七至一八六四年之間,孟德爾剝了一籃又一籃的豌豆,並把每一次雜交的結果列表記錄下來(「黃種子、綠子葉、白花」),結果都一致。修道院花園的那一小塊地生出了數量龐大的分析資料——兩萬八千株豌豆、四萬朵花,還有近四十萬顆種子。

「這的確需要一點勇氣才能承擔規模如此宏大的工作,」孟德爾後來寫道。但此處也許不該用勇氣一詞形容,這項研究工作中更勝勇氣的,也許就是溫柔(tenderness)。溫柔一詞通常很少用來描寫科學或科學家。tenderness 的字根當然和tending(照料)相同,而「照料」正是農夫或園丁的工作,但是,相同字根的還有tension(拉緊),把豌豆的卷鬚拉直,讓它朝向陽光;或整理它,讓它攀上藤架。

孟德爾在布爾諾自然科學協會的年會宣讀了他的報告,他原本話就不多,寫作風格更是精簡,他把近十年的工作濃縮成四十四頁沉悶透頂的文字,複本分送英格蘭的皇家學會和林奈學會、華府的史密森學會(the Smithsonian),以及其他數十個機構。

孟德爾本人向協會要四十份複本,加了密密麻麻的註釋後寄給了多位科學家,很可能也包括達爾文,只是沒有紀錄顯示達爾文有沒有實際讀到它。

一八六六到一九○○年間,孟德爾的報告只被引用了四次,可說是徹底由科學文獻中消失。在一八九○到一九○○年間,儘管歐美政壇決策人物極為重視人類遺傳及其操控的問題和影響,卻從沒人提到孟德爾的名字和他的文章。這個創建現代生物學的研究就靜靜埋在無名科學社團的無名刊物扉頁中,只有這座逐漸沒落的中歐城市中的植物培育者會去翻閱。

孟德爾只寫了唯一一份豌豆雜種的重量級報告,他的健康情況在一八八○年代惡化,他也逐漸限縮工作(除了他最愛的園藝)。一八八四年一月六日,孟德爾的腳水腫嚴重,因腎衰竭在布爾諾去世,當地報紙發了訃文,卻沒提到他的實驗研究,或許比較適合紀念他的是修道院一位較年輕的修士寫的幾句話:「溫和、大方,仁慈……他愛花朵。」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成分迷思:解讀健康新聞的10堂通識課


作者:喬治.翟登(George Zaidan)
譯者:甘錫安
出版社:行路出版


「一個常見但錯誤的SPF概念是這樣的:SPF超過多少之後(『多少』請自行填入10到30間的數字),數字大小就沒有差別了。這個想法出自一份表格,說明不同SPF係數的防曬用品能吸收多少導致曬傷的紫外線:」
「SPF 15能阻隔大約 93% 的UVB,而SPF 30能阻隔97% 的UVB,差距只有4%...... 這比在BBQ聚會上吃美式肉餅更加大錯特錯。想了解原因,請容我向你們推銷幾件『防彈背心』。

防彈背心A能擋住93%的子彈,防彈背心B能擋住97%的子彈。這兩件防彈背心看起來只有4% 差異,但是想想這一點:如果有人對我們開了100槍,而我們穿著防彈背心B,會被三顆子彈打中。穿著防彈背心A則會被七顆子彈打中,超過防彈背心B的兩唄。

光子也是這樣,防曬用品阻隔掉多少光子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沒擋住多少。」

覺得這個比喻很有趣,我就是那個覺得差一兩趴應該沒差吧~的人 😆
沿用這個比喻的話,SPF 100防彈背心會中一顆子彈,可以勉強撐著去求救;SPF 50防彈背心中兩顆子彈,可能就倒地動彈不得了。

不過這也不表示使用超高SPF係數產品就萬無一失,有些人會覺得「這個防曬乳很夠力,能完全防曬一整天,所以只要塗一次就好」,沒有這麼方便,不管低係數還高係數,任何防曬用品都會被汗水稀釋、被衣物擦掉、被海水沖掉,且一般人塗抹防曬乳的用量,一定少於產品進行測試時的用量(每平方公分2毫克。據作者描述,感覺自己像在洗車場被噴滿清潔劑的車子www),所以不管哪種防曬乳,如果要曬一整天的太陽,就還是要補塗。

不過作者基本上不建議沒事就在太陽底下曬一整天,除了曬黑曬傷,還有可能導致皮膚癌。

那防曬用品就能防止皮膚癌嗎?理論上來說應該可以,因為防曬用品減少了打到皮膚的紫外線光子,只是「防曬用品不是盔甲,曬太多太陽也會被攻破」,就算SPF 100也還是有一顆子彈會穿過防彈衣。

有趣的是,「過去三十年來,黑色素瘤罹患率提高到三倍。如果防曬用品真的能防止皮膚癌,黑色素瘤罹患率為何還會升高?」

法國學者菲利浦.奧提耶對此提出一項尚有爭議的假說:「白人喜歡刻意曬太陽把皮膚曬黑,又不喜歡曬傷,所以會買SPF係數超高的防曬用品,以便有效吸收大部分導致曬傷的光子。但由於不會曬傷,這些白人曬太陽的時間會比身體容許的時間多出許多。」

「奧提耶認為防曬用品可以阻止身體發出『靠太熱了快躲太陽』警報,容許我們曬過多太陽。他甚至說,補塗防曬用品的建議(美國法律規定必須註明這點)『可能代表某種濫用』。」

亞洲人大概比較不會做這種刻意烤自己肉的事,不過除了長時間待在太陽下須塗防曬,現在也有些製造商或皮膚科醫師將防曬用品定義為每天都該使用的東西,但每天將這堆化學物質塗在肌膚上,長期下來是否對身體有害呢?

美國FDA於2019年指出市面上的十二種防曬用品成份「可能無法大致視為安全有效(GRASE,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and effective)」,這說法也太含糊了吧,怎麼不直接說有害還是無害?


因為防曬用品最初並不是以「天天使用」為前提而設計的,所以現有資料不足以決定這十二種成份「長期使用」是否安全有效 👀

◆◆◆

湖泊、河流、雨水、飲用水等等聞起來都不會有「泳池味」,而前述這些地方也都不會用氯消毒,這樣是否就足以導出結論「泳池的味道來自氯」?

於是作者決定做個實驗,他拿了兩個燒杯,各裝100毫升的蒸餾水,其中一杯再加進0.025公克的消毒劑「次氯酸鈣」,然後放個一天。

但隔天兩杯聞起來都沒有泳池味。作者:呃,不會吧…… 難道…… 😧

他思考了一下泳池中可能會有的成分,這次他拿四個燒杯:
(1)水
(2)水 + 次氯酸鈣
(3)水 + 次氯酸鈣 + 尿
(4)水 + 尿

很遺憾其中兩杯聞起來有點接近了。但還不到下結論的時候,畢竟泳池中也可能有:防曬乳、口水、鼻涕,之類的。

作者將上述也拿來做實驗,最後他得出「口水造成的味道在我聞來,則是標準的泳池味,就像你走進健身房的室內游泳池時會聞到的那種。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稍微修改「氯和泳池味有關」這個原始敘述。這樣講可能比較適合:氯和人類的尿液、汗水或鼻涕混合後,可以產生非常接近公立室內游泳池的氣味。」

恩…... 以前曾看過網友說他覺得泳池很噁心,充滿其他人類的體液,我當時還認為那位網友太誇張了吧... 窩錯ㄌ 😦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打破大腦偽科學


作者:漢寧.貝克(Hennig Beck)
譯者:顏徽玲、林敏雅
出版社:如果出版


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觀察大腦神經細胞:「它測量的僅僅是『血流模式』,也就是哪個腦部區域的血流量較大,哪個區域的血流量較小。這種研究的假設是:哪個區域的思考活動多,所需的能量也較多,所以該區的血流量會變大。雖然這種想法看似合乎邏輯,但是卻有兩個致命的缺點。」

「第一,這是一種間接的方式。這就像用球迷區的飲料和烤香腸銷售量來判定哪一區球迷的情緒最高昂一樣。也許在某些個別狀況下,這個假設確實成立,但是哪個足球迷如何為他支持的球隊大聲加油,我們仍舊不得而知。我們只能知道發生的位置罷了。

「第二,它太慢了。大腦裡的正常脈衝的速度約為每小時四百公里,而功能性磁振造影術要完成一張片子,需要將近兩秒的時間,這兩秒內可以發生的活動實在太多了。這就好比在一級方程式的賽車場上,找個固定的位置站好,每兩秒拍一張照片一樣。你可能會拍到一堆充滿藝術氣息的模糊照片,但是賽車本身卻是看得不清不楚。」

◆◆◆

「忘掉左腦型和右腦型性格這種狗屁歪理。請你的腦袋(右腦、左腦或哪裡都好,我不在乎)記得,的確有些基本運作網絡會集中在單一個腦半球。但腦子是一個完整的單位——左右腦不是一體的兩面,它們就是一體。」

「某個腦區是所謂的『數學中樞』這種說法顯然根本不成立。藉由功能性磁振造影,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兩個腦半球合作得愈密切,數學問題解得愈好。如果只活化單側(大家信以為真的專司數理邏輯的左腦),並沒有辦法解決艱難的邏輯問題。所以啦,『藝術的右腦和數理的左腦』其實是無稽之談。」

舉例來說:「語言中樞大都在左腦,但是右腦也負責了語言的音律。兩個腦半球彼此合作,共同完成整顆腦的功能。」

「坊間不少自我提升類書籍在教人們如何『將兩個腦半球連接得更好』,我可以跟你拍胸脯保證,兩個腦半球不但早就連在一起,而且還藉由胼胝體連接得很好。

胼胝體位在腦中央,由厚厚的神經纖維束組成,負責左右大腦半球間的資訊傳輸。這裡的神經纖維分佈真的很密集:胼胝體只有拇指那麼大,但是包含了二點五億條神經纖維。這樣的數量足以讓兩個腦半球好好溝通了。」

◆◆◆

在所有關於大腦的迷思中,這個應該可以獲頒最受歡迎獎:「我們只用了 10% 的大腦」。

「這個說法人盡皆知,想必有個科學根據吧。我瘋狂追查了好幾個月,終於確認:根本沒有可靠的科學來源或研究,也沒有半個像樣的科學家可以證實這個說法。我反而在一堆心靈成長類書籍理找到如何完全發揮腦子潛力,輕鬆克服 10% 障礙的說法。」

簡而言之,就跟「左腦型右腦型性格」一樣只是歪理,不管是念書、睡覺、吃飯、走路、發廢文等等,腦袋都是整顆通力合作,沒有只運作某一部分,其餘部分停機休息的情況。就像其他器官也都是整個在運作,沒有人會說自己擅長用左肺呼吸,或是心臟只用了十趴功力吧?

而最具爭議獎大概就是:「男性和女性的思考方式不同嗎?哪一方的腦子『比較好』?」

直接講結論:對,男性和女性的大腦構造上的確有差異。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構造上的不同到底有什麼意義。」

「腦的結構不同,僅僅代表了:對,沒錯,它們結構不同。沒有其他的意義!結構不同的腦可以解決同一個問題,而且解法一樣好。」

「男性和女性的傳統角色,並不是立足在該死的神經連結上,而是在社會互動過程中形成的。生理構造當然指引了某個方向(我們接受某種性別認同,覺得自己是男性或女性),但是這個方向的外顯形式(要活在一個性別平等的社會,還是父權社會),不能用腦部差異來解釋。

補充一下,容我最後再糾正一個生化觀點:讚頌睪固酮是『陽性的荷爾蒙』,或是在談到『睪固酮導向的行為』時把睪固酮當成偶像來崇拜。睪固酮的確會進入腦部,改變腦部的細胞活動,但是只有當睪固酮在腦內轉變為雌激素後,才會發揮生理作用。所以囉,真正造就男人的是女性荷爾蒙,而且和促進排卵的激素是同一種。」

差異就只是差異,和優劣與否並沒有關聯。不過比起這麼無聊的答案,人們或許還是偏好繼續編撰性別與優劣的因果關係吧 💩

只有一半的真相:為什麼科學看不到全貌?


作者:布拉斯藍德(Michael Blastland)
譯者:陳義仁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現在提到「不確定性」,最知名的書應該是納希姆的黑天鵝系列吧?印象中作者是將那系列定位為「隨筆」,所以敘述上比較隨興,我覺得讀起來有點吃力,這本的話就好懂很多!

一直以來都以為所謂「因果關係」是只要取得足夠證據,自然就能推論出確實無誤的真相,但在閱讀這些關於「不確定性」的書籍後,才明白「因果關係」常常只是大腦在編故事,隨便拿不相干的兩件事大腦都能串起足以說服自己的「因果關係」,且一旦建立後就很難再思考其他可能性。

原始人類看到地上有熊掌印,就能推論出這一帶有熊出沒;看到果子紅了,就能推論出果子熟了可以吃了,很直接明瞭的「因果關係」,也讓人類靠著這套推論系統一路活到現在。

可是現代生活很多事都沒有這麼直接的「因果關係」,像是「努力念書,將來就能生活無虞」,但構成「生活無虞」的要素超多,就算把所有要素縮減到只要求「金錢」達標,還是無法在「念書」與「金錢」之間畫上一條直直的箭頭,書念很好的人不一定經濟無虞;不念書的人也不一定窮困潦倒。或許因為這兩件事打從一開始就沒關聯?那,將「生活無虞」做為目標去努力念書不就是件滿奇怪的事嗎?而努力念書後無法獲得「生活無虞」也不是那麼奇怪的事吧?

未知的情況使人不安,我們渴望明確的「因果關係」。「因為這樣那樣,所以才會成功/失敗」、「因為這樣那樣,所以這張股票將來一定會漲/跌」、「因為這樣那樣,所以(下略一百萬種情境)」,人類下意識地認為我們能夠知道每件事背後的成因,以為事情可以像熊和熊掌印那樣清晰。

「瓦茨認為,所謂的『常識』,往往是一整堆零零碎碎、在邏輯上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信念,一個個在當下似乎都是對的,但並不保證在別的時候也是對的。常識聽起來像是最直觀的法則,但按照他的描述,那其實是條拋在一團亂上的安心毯。」

「我們所想像自己時時刻刻向內觀看的豐富心智世界,其實是我們時時刻刻編造的故事。」

「即使我們自以為知道99%的重點,但我們還是可能100%搞錯結果。」

「一次又一次,我們揚起帆,乘著關於因果關係的信念之風,展開伸張巨大真相的旅程。我們訴諸於大論題,像是資本主義、宗教或人類無理性。然後撞上海圖沒有記載的礁石。」

有些人會沒事,哪怕這世界都出狠招了,他們一樣沒事,而且還活得好好的。有些人就有事。通常,我們不曉得會是誰。

將某個單一原因提升到高於其他原因時,因為某個單一原因看起來會比一團雜亂結合更容易重現或維持,我們很可能會高估自己的掌控力。談到實際政策,卡特賴特告訴我:『請兩邊下注。我預期我們很多社會政策,無論多麼精心擬定、無論多麼立意良善,都還是會失敗。那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該試著解決問題,也不意味著試著解決不會勝過放任自流。但你應該準備好面對失敗。』」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細菌:我們的生命共同體


作者:哈諾.夏里休斯、里夏爾德.費里柏
譯者:許嫚紅
出版社:商周出版


「一旦特定的腸道菌從中作梗,阻止氧氣和硫所組成的小分子附著在它身上,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藥效就會明顯增強,甚至可能成為危險劇毒。如果有人說,這和我沒有關係,我不認識乙醯胺酚這種東西,也不會服用,那是因為我們通常都只用藥品名來稱呼它,也就是普拿疼。」

「每個人身上除了正常菌叢,另外還有各種不同的細菌,不同的患者身上就會有各式千奇百怪的細菌,當這些細菌對藥物發動攻擊時,便會產生不同的的結果或導致不同的活性反應。」

「瘦素是一種由脂肪細胞所分泌的物質,主要負責傳遞飽足感的訊號給大腦。其他像是心臟之類的組織也會分泌瘦素,而且似乎具有更多不同的功能,例如體內瘦素濃度高於平均值的女性比較不容易感到憂鬱。瘦素分子據說也能保護女性骨頭免於斷裂,不過也有證據指出,瘦素會活化腸癌幹細胞。活躍在代謝舞台上的瘦素可說擁有相當多樣又複雜的特質。」

「就現階段而言,我們對於益生菌這個字眼所衍生的一切想像其實是虛幻不實的。」

「由益生菌所引發的腸道菌叢變化可能會影響人體的健康,然而,要找出其中的因果關係卻相當不容易。因為真的要找到這些『因果關係』就必須募集大量受試者進行實驗,這整個過程不但繁複冗雜且所費不貲。另外,假設我們讓這批人服用益生菌兩週後,問他們是否感受到任何改善,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幫助。因為很可能會有其他因素讓受試者感覺自己變得更健康了,甚至這種感覺只是想像出來的。」

「即便身體不適的患者服用同一種益生菌,也幾乎不會出現同樣的效用,這是由於不同個體的腸道內——處理的食物不同、基因構造不同、寄居其中的菌群結構和組成也不同——引起不適的原因千奇百怪。」

就算吃下去的益生菌全部都順利抵達腸子,牠們的數量與原住民腸道菌相比之下,可能也不足以讓牠們在腸道爭取一席之地,所以益生菌基本上只能在腸道待個幾天,而在這短短幾天內就期望牠們能對人體發揮什麼影響力,好像真的有點不切實際 👀

2023年9月17日 星期日

反智:不願說理的人是偏執,不會說理的人是愚蠢,不敢說理的人是奴隸


作者:古倫姆斯(David Robert Grimes)
譯者:楊玉齡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前提一:如果有隱情被揭穿,官方必然嚴以駁斥。
前提二:官方駁斥了我們的主張。
結論:因此,必然有隱情被我們揭穿。

逆命題錯誤是一面盾牌,可用來抵抗現實;逆命題錯誤也是一個圖騰,可用來保存信念,不論反駁它的證據有多強。

對科學大陰謀的持久信仰,就是很好的例子,譬如說,很多人相信,製藥業隱瞞了癌症的有效療法,氣候變遷只是科學家搞出來的騙局;7%的美國人相信登月是假的,而且更多人懷疑接種疫苗是政府的計謀。

在這些說法裡,共同的思路就是科學家串通起來欺騙大眾。然而,凡是曾經與科學家接觸過的人,無疑都會發現這種想法有多可笑,因為想讓眾多科學家彼此同意,就像試圖放牧一群貓咪一樣困難。」

📝 相信陰謀論的人不是因為事實或證據才認為有陰謀,而是先認定有陰謀,再去尋找能支持這個假說的「證據」。陰謀論也讓他們獲得某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這點又更加讓他們難以接受「不存在陰謀」的事實。

「愛爾蘭作家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觀察到的:『推理永遠不能讓人修正他根深柢固的錯誤見解;而這種錯誤見解當然不是他當初經由推理而獲得的。』」

「雖然順勢療法目前已被認為是絕對的偽科學,但仍有一些支持者在擁護所謂「科學基礎的順勢療法」──這真是一個精采範例,展現了什麼是既矛盾又低能的名詞。」

「愛因斯坦的想法能得出明確且可驗證的預測,但是佛洛伊德的聲明卻是沒有定形的,而且可在事後再加以揉捏,把它詮釋為真確的。雖然愛因斯坦的想法具有通不過測試的脆弱性,但佛洛伊德的想法卻完全與批評絕緣。對此,波普爾有一項洞察,他提出「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做為科學與偽科學的區隔:針對某個假說,如果我們能構思出一個結果有可能牴觸該假說的實驗,那麼這個假說就是一個科學猜想。」

「一個科學的假說,必須能做出可以被驗證的明確預測。做不到這些,該想法就不能被視為是科學的。很重要的是,可證偽性並不表示某個假說就是錯的,它只不過代表原則上該假說是可以被駁倒的。『星期二紐約將會下雨』就是可證偽性的;因為當天紐約如果沒下雨,該揣測就可以被駁倒。一個靈媒聲稱無形的鬼魂對自己耳語,則不是可證偽性的,即便這樣的聲明很可能是假的。」

📝 正因為科學會被證明為錯,才是科學,占星術、塔羅牌等沒有可被證明為錯的條件,所以不被稱為科學。

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為什麼人類比老鼠長壽,卻比弓頭鯨短命?


作者:強納森‧席佛頓(Jonathan Silvertown)
譯者:鍾沛君
出版社:貓頭鷹


「我們現在一般觀念中的所謂『生命』——也就是大得能讓肉眼看見的生物個體——都是在八億年前才演化出來的。」

「觀察到『知識就是力量』的培根(1564-1626),著有《生與死的歷史》一書,並在書中將長壽者分門別類,列出如何與他們並列高壽的建議。他自己死於六十五歲,可能也是感冒引起的肺炎受害者——他突發奇想地打算實驗把雪塞進全雞裡看能不能保鮮,結果感冒了。當然,他恰好是對的。大約就在兩百年後,伯德西(1886-1965)就因為快速冷凍食物的專利而大賺一筆。」

「人類的老年病有很大一部分和免疫系統有關。年輕的時候,良好的免疫系統可以保護我們免受感染,對生存具有顯著的價值。疫苗在過去一百年裡大幅降低了兒童死亡率,也有助於延長預期壽命,而它的原理就是讓免疫系統在人體受感染前,先準備好對抗特定的病毒和細菌。可是等到年老時,免疫系統可能就會過於敏感,容易出現關節發炎造成的類風溼性關節炎。」

「農業大幅增加了人類聚落的密度,使疾病的傳播變得更容易,當時的人類開始暴露在許多新疾病之下,這些條件都強化了天擇對此突變的偏好,增進免疫系統對疾病的反應,而不顧老年時會出現的後果。」

「人類細胞內的DNA分子特別瘦長,在單一細胞內延伸成一條線的DNA,長度約在1.8~2.4公尺之間。把這樣的分子打包在一個小小的細胞裡,可以說是大自然令人讚嘆的奈米工程。」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作者:漢斯.羅斯林、奧拉.羅斯林、安娜.羅朗德
譯者:林力敏
出版社:先覺


「梅琳達.蓋茲跟丈夫比爾.蓋茲有一個慈善基金會,把數十億美元投資在基礎醫療與教育,拯救了數百萬個赤貧兒童的性命。然而知識分子出於善意不斷跟基金連絡,叫他們收手,講著類似的說詞:『如果你們繼續拯救窮苦的小孩,人口爆炸問題會毀了地球。』

我有時在演講後也會聽到這個見解,提出的觀眾完全出自善意,完全是以替未來世代守護地球為出發點。這見解直覺聽起來是對的。如果更多小孩活下來,人口只會再增加。對吧?不對,大錯特錯!

先前我解釋過為什麼赤貧的父母需要很多小孩:既是因為需要小孩幫忙農事,也是因為有些孩子會早夭。正是在索馬利亞、查德、馬利和尼日等兒童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婦女會生下最多小孩:介於5個到8個之間。一旦父母看到孩子都會活下來,也不需要孩子工作,再加上女性受了教育,知道怎樣避孕,無論他們是來自哪種文化或宗教都會開始希望生更少的孩子,並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拯救窮苦小孩只會讓人口繼續增加』這個說法乍聽正確,其實說反了。脫貧進展愈慢只會愈導致人口增加。一個世代處於赤貧,就會生出更龐大的下一個世代。目前唯一經證實能有效抑制人口增加的方法就是消除赤貧,給民眾更好的生活,包括提供教育與避孕用品。在全球各地,這種父母都選擇生下更少小孩。世界各地都出現這種轉變,前提是兒童死亡率得下降才行。

我實在很不想聽到有人說,我們要為尚未出生的未來世代守護好地球,置現在正受苦的人於不顧。不過談到兒童死亡率,我們不需要在現在與未來之間作抉擇,也不需要在感性與理性之間作抉擇:一切全指著同一個方向。我們該竭盡所能的減少兒童死亡率,這樣不只解救了現正受苦的兒童,也有助於現在與未來的世界。」

◆◆◆

某一年,作者和他的同仁妥爾基前往剛果河南邊班頓省的一處村落,訪談那裡的居民,進行關於營養攝取方面的調查,村民們很驚訝,竟然有人走這麼遠的路去關心他們的生活問題,於是大家決定替作者和他的同仁辦一場歡迎會。

到了晚餐時間,所有村民合力將他們所能找到的最大塊的肉獻給作者和妥爾基:兩隻完整的剝皮烤老鼠。

作者覺得一陣反胃,但一旁的托爾基已經開始吃起來了,畢竟他們兩人工作一整天什麼也沒吃,早就餓壞了。作者看向周圍臉上帶著期待笑容的村民,只好硬著頭皮吃了。味道不差,有點像雞肉。

「接著是甜點時間:滿滿一整盤從棕櫚樹上抓得肥滋滋白色幼蟲。這些蟲子實在超大隻,每隻都比我的大拇指更長更粗,用蟲本身的的肥油稍微炸過,我懷疑是不是炸得太『稍微』了一點?因為感覺身體明明還會動啊。偏偏村民對獻出這盤美味佳餚相當驕傲。」

「別忘了,我可是會吞劍(作者的特技XD),理應能把任何東西塞進喉嚨裡,況且我對吃不挑剔:我甚至吃過蚊子粥呢。可是,不行啦,這玩意兒我實在沒辦法。這些蟲子頭部像是小小的棕色堅果,粗肥身軀像是皺巴巴的半透明棉花糖,腸子根本一覽無遺。村民還在用手勢教我先把蟲子咬成一半,再吸吮裡面的內臟。天啊,如果我真的吃了,包準連剛才的烤老鼠一起吐出來,但我又不想傷害他們的感情。」

「還好我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微微一笑,語帶惋惜的說:『唉,不好意思,我不能吃蟲。』

妥爾基轉頭錯愕的看著我,好幾隻蟲子從他的嘴角垂在外頭。他很愛吃這些蟲。先前他以教士身分在剛果服務,蟲蟲大餐是每週的重頭戲,他足足享用了一整年。

『我們不吃蟲的。』我試著裝得很誠懇。村民看向妥爾基。

『可是他在吃啊?』他們問。妥爾基盯著我看。

「『喔,他是另一個部落的。』我說:『我來自瑞典,他來自丹麥。在丹麥,大家很愛吃蟲。在瑞典,吃蟲違反我們的文化。』村裡的老師走去拿來世界地圖,我指著分隔兩國的海。『在海的那一邊,他們會吃蟲。』我說:『在這一邊,我們不吃。』

我很少公然扯謊到這地步,卻奏效了。村民開開心心互相分著我的甜點。任何人,任何地方,統統知道不同部落有不同習俗。」

莫名喜歡這個小故事 😂

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餐桌上的偽科學系列:維他命D真相


作者:林慶順
出版社:一心文化


「動物皮毛裡的油脂,被陽光裡的紫外線照射後,就可以轉化成維他命D。有養寵物的讀者應該都會發現貓和狗常會舔自己的毛,這也就是牠們攝取維他命D的途徑之一。」

「維他命D根本就不是維他命,而是荷爾蒙。」

「維他命D在血液中的濃度在一年中隨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而起伏。(也就是說,某個時候「過低」,某個時候「過高」,都可能是正常的)。」

「『鈣和維他命D補充劑』對健康是無益的。」

「如果吃維他命D和鈣片就能防止骨質疏鬆,那為什麼國際太空站要耗費這麼大的金錢和心力把重達數千公斤的健身機器送到外太空?又為什麼太空人每天要花兩小時寶貴的時間來做枯燥無聊的跑步、舉重和踩腳踏車?」

一針見血 😂

「保健品和藥品之間的最大區別就是在於前者沒被證實有療效,而後者則有。」

有聽過一個說法是:「保健食品是『食品』,所以多食無害」,但顯然並不是那麼一回事,連水喝多都會出事了,這些錠狀、膠囊、補充劑等怎麼可能完全無害。 

雖然保健食品很方便,但我們的身體並沒有演化成能夠一下子接受大量的維他命或其他營養素,所以如果不是身體有特殊狀況,還是多吃正常的一般食物會比較好 😐

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


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郭騰傑
出版社:商周出版


「光滑的皮膚雖無法抵抗炙熱的豔陽,卻是一種協助皮下細胞的演化適應,以讓在溫帶棲息的人類,能在冬季的低紫外線照射環境中,合成足夠的維他命D12。」

「耐久狩獵(persistence hunting)本著人類跑步的兩項基本特徵。首先,對四肢行走的動物來說,得從小跑步改成飛馳,才能跟上人類長跑的速度。第二,人類奔跑時可以流汗散熱,但四肢行走動物只能大口吐氣,這樣子是不能同時飛速奔馳的。因此,儘管斑馬和非洲牛羚跑起來可以抵過任何一個人類的速度,但只要把牠們逼到大太陽底下跑個一陣子,牠們跑得再快,最終仍會過熱並體力不支,然後被人類捕獲。」

「(人類)幾乎可以說是唯一一種能跑馬拉松的哺乳動物。」

原來人類除了腦袋,也有其它長處耶!😆

「工業化時代前的農人頭骨也含有各種蛀牙與貌似痛苦的膿瘡,但具有阻生智齒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五。相反地,大多數狩獵與採集者的牙齒健康幾近完美。很顯然,石器時代根本就不需要齒列矯正師與牙醫師。幾百萬年來,人類智齒的發牙都不是問題,但基因與咀嚼所帶來的機制化負荷互動,使牙齒與下頷共同發育的古老系統,卻被食品配製技術的革新攪亂了。」

石器時代的食物通常又硬又韌,要動用整個口腔費力地咀嚼食物,因此當時的人類擁有強健的下頷,智齒也能長得頭好壯壯,但現代人的飲食大多經過加工處理,就算是生鮮蔬果,也不若野生蔬果那樣難以吞咬,所以孩提時期咀嚼量不夠,下頷偏小,齒位容易排列不正,這也是為何智齒常常長歪的原因。

真是意想不到,一直以來都誤會智齒ㄌ,它們原本也是有用處的! 😮


書單:

Why we get sick: the new science of Darwinian medicine
我們為何生病:達爾文式醫學的新科學

Evolu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傳染病的演變

Evolutionary medicine and health
演化醫療和健康

Principles of evolutionary medicine
演化醫療的原則

Ancient Bodies, Modern Lives: How Evolution Has Shaped Women’s Health
古老的身體,現代的生活:演化如何形塑女人的健康

Calories and corsets: A history of dieting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熱量與馬甲:兩千年來的飲食歷史

Mismatch: the life style diseases timebomb
失調:生活方式疾病的定時炸彈

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菇的呼風喚雨史


作者:顧曉哲
繪者:林哲緯
出版社:積木文化


「筊白筍是黑穗菌寄生於菰草後所形成的。菰草屬於禾本科菰屬,多年水生植物,根部有白色匍匐莖可發芽產生新植株。被黑穗菌感染的菰草不抽穗,但是莖部會不斷生長膨大,形如小腿,顏色白皙,在台灣又稱「美人腿」。成熟採收後的筊白筍,切面會小黑點,這些小黑點就是聚集的孢子。」

📝 通常會在出現黑點前採收,所以市面上的筊白筍不會看到黑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木醣醇其他的生物特性被開始注意到,一是它不需要依賴胰島素來進行代謝,因此適合給糖尿病患者食用;另一個就是它可以預防齲齒——口腔內的細菌無法代謝木醣醇,也就不會產生能破壞牙齒的酸性物質。因為這兩個特性,木醣醇開始受到重視,各國開始投入工業化生產。

1975年,芬蘭是第一個以規模化工業提取生產木醣醇的國家,而且還生產了世界第一款『木醣醇口香糖』,鼓勵幼兒園及小學學生在用餐後,吃一顆木醣醇糖果,讓還無法自己周全潔牙的孩童也能保有健康的牙齒。」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植物靈藥


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
譯者:鍾玉玨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什麼是非法藥物,完全是政府說了算。非法藥物幾乎清一色具備影響意識狀態的能力,這點絕非偶然。或者我應該說,改變意識之外,非法藥品也與社會順利運作以及當權者的利益相悖。

以咖啡和茶為例,在許多方面充分證明它們對資本主義的價值,尤其是讓我們成為更有效率的勞工這點,所以咖啡和茶沒有被禁的風險。但是迷幻藥不然,明明毒性不比咖啡因大,成癮的可能性也小得多,不過自一九六○年代中期以來,西方一直將其視為威脅,不利社會常規與制度。」

「法國哲學家傅科(Michel Foucault)提出「被規訓的身體」,這概念傳神地形容咖啡因的影響,因為咖啡因可以影響人類的身體,讓身體契合機器的運轉,滿足新經濟秩序與精神秩序的要求和條件。從這個角度看咖啡因,它對我們人類是詛咒,讓我們淪為更易被操控與更有生產力的勞工,咖啡因還加快我們的速度,讓我們跟得上現代生活裡人造機器的步調。」

「攝取咖啡因的意識狀態並非基準意識狀態,而是被改變的狀態。」

◆◆◆

「如果販售罌粟花的種子是合法的(而且我在六、七個知名的種子郵購型錄中都看到有賣鴉片罌粟的種子),那麼下一步,根據種子外包裝上的步驟與指示栽種,怎麼可能是聯邦犯罪?再者,如果真是聯邦罪,型錄不是至少該有個免則聲明嗎?」

作者的興趣是園藝,因為他真的超想在自家花園種罌粟花,再親手採收果實,將種籽磨製後泡成罌粟茶,然後喝掉,並且將整個過程(從種植到飲用)詳實記錄下來,寫成文章發表在雜誌上,為了平安無事地走完整個流程,他忐忑不安地花了不少時間調查這一切是否合法。

他打電話給當地的州警(警察:安啦,你不要製成鴉片就沒事,我家花園也有幾朵阿),也打電話給律師、檢察官、民權人士、關注反毒戰爭的記者等十多人,向他們諮詢請益,沒發現任何人因種植罌粟花被捕。

「其中數人並不知道種植罌粟花會觸法;當被告知時,幾乎所有人都有略顯困惑的反應:『你不覺得政府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嗎?』」

在此同時他也查了很多關於罌粟的資料,畢竟罌粟也分很多種,「麵包籽罌粟」、「牡丹罌粟」、「牡丹鴉片罌粟」、「丹麥旗罌粟」等等,而作者目的是要泡出一杯罌粟茶,如果種的是花很大朵但果實很小的觀賞用罌粟,那會不會就白忙一場了?

於是他寫封電子郵件請教某位經驗豐富的「藥物愛好者」(吉姆.霍格希爾,興趣是鑽研各種藥物的化學成分、法規、療效等等,曾自費印製相關出版品,內容有藥品公司的內幕或是實驗用藥後的第一手資料、抨擊政府的藥物管制措施等等),詢問種植罌粟花方面的資訊。

結果信寄出後某天早上,作者從一位朋友那裡聽說「霍格希爾在西雅圖被捕了,因為涉及毒品的重罪而收押在西雅圖的監獄」。

「我現在滿腦子想的是我那封寫給霍格希爾的電郵,可能被儲存在霍格希爾電腦硬碟的某個角落,而該電腦毫無疑問已被警方查扣。或者,這封電郵已被另外一個單位截獲,可能在緝毒局監聽霍格希爾電話或監看他的電郵時被沒收。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怎能蠢到這種地步!」

作者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被波及,但他還是恐慌了好一陣子。應該說,自從種下罌粟花後,作者就一直在「好像不會有事」和「幹死定了」之間搖擺不定。

後來作者在法規中查到:「任何人在知情或蓄意的情況下……製造、分銷、供應鴉片罌粟,或是持有並意圖製造、分銷、供應鴉片罌粟都是非法的」,簡單來說,免除罪行的辦法之一就是聲稱自己「不知情」,不知道自己種的罌粟種類是非法的。

嗯,顯然事到如今作者已經不可能聲稱「不知情」ㄌ 😅

作者:幹死定了

但難道現在要把花挖掉通通放棄嗎?

「我花了近一年時間才完成,身為自由撰稿人,稿費可是維持家計的後盾。」

作者在《哈潑》雜誌投稿後,向編輯告知內容可能會有法律問題,於是雜誌發行人麥克阿瑟將文稿寄給一位刑事辯護律師尋求意見。

這位律師和助理在某個晴朗的冬日下午前往作者的住處,和作者與他老婆共進午餐,然後告知作者可能陷入「嚴重的法律險境」,像是政府可以在還沒定罪的情況下,直接沒收他的土地和房子,作者和他老婆聽得心驚膽顫。

從作者的角度來看,他覺得自己不過就跟泡杯花草茶沒兩樣,但從政府的角度來看,他是「製造麻醉品」、「鼓勵藥物濫用」、「與製造天使塵(angel dust)或快克古柯鹼的重罪程度不分軒輊」。

麥克阿瑟得知後,氣到直接換律師,改聘一位精通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律師,「維克多.科夫納(Victor Kovner)曾代表不少知名作家、電影工作者、媒體機構出馬,為他們辯護,以免他們作品被政府打壓。」

「科夫納與麥克阿瑟兩人聯手,讓我覺得我關切的重點——我的自由以及我的家!實在過於狹隘(相較於牽涉的公共利益)。反之,他們兩人似乎急於開戰。」

公司還和作者簽了一份協議,承諾會支付所有的官司費、罰緩或罰金,如果房子和土地被沒收,公司會替他買一棟房子;如果他被關進監獄,公司會支付薪水給他老婆,直到他獲釋。

公司:放馬過來啊!!!沒在怕的啦!!!
作者:😨

後來作者和律師討論後,決定拿掉其中的罌粟茶做法和飲用體驗報告,律師認為這兩部分比較可能引起政府的注意。

幸好文章發布後,一切平安,作者保住自己的房子和土地,不用坐牢,也不用和政府開戰(可喜可賀~ 平安就是福~ 

至於罌粟茶喝起來感覺如何?

「這茶不僅難喝之至,還奇怪地有飽足感,而且很快就覺得噁心」

不過作者的確感受到有點「不一樣」,身體的一些不適感減緩了,像是脖子僵硬、關節痠痛,情緒感覺放鬆、溫和,「罌粟茶在各種意義上,都是一種止痛劑」。

接著作者就到花園將罌粟花通通清除掉。

「因此我開始動手,拔掉枯萎的莖桿,但我不確定該如何處理這堆死掉的花(這些證據)。我讀到一篇報導,知道警方無須申請搜索狀就可以翻找我家的垃圾(反毒戰爭的另一個司法成果),所以我不可能把這些罌粟花連同垃圾一起扔掉。最後決定乾脆把它們做成堆肥;到了春天,它們就會和我菜園角落裡推肥上分解腐爛的向日葵花頭、青花菜、茄子、廚餘混在一起,沒有什麼區別了。」

至此,作者終於不用擔心警察會不會破門而入,晚上也可以安心入睡了。

◆◆◆

「反毒戰爭實際上是掃蕩「某些」毒品的戰爭,這些毒品被貼上非法的標籤是因為歷史的偶然、文化偏見,以及制度性的強制力。

物質可能根據其成癮性、有毒等特性被分類,當局再根據分類決定對哪些東西宣戰,這點很難向局外人,甚至像馬契斯這樣的農夫提出站得住腳的合理解釋。例如,是成癮這個特性讓某物質淪為非法嗎?若是如此,菸草為何不是非法物?我可以在花園裡自由地種植菸葉。奇怪的是,目前的反菸運動與其說是反對香菸的成癮性,不如說是擔心吸菸對健康的威脅。

那麼某物質被視為公共威脅是因為其毒性嗎?好吧,我承認自家花園裡多的是有毒植物──曼陀羅、大戟屬植物(euphorbia)、篦麻子(castor beans)、大黃(rhubarb)的葉子等等,如果我吃下肚,不僅會生病,甚至可能沒命,但是政府相信我會小心翼翼,所以有毒物植物不盡然會被政府開刀。

那麼,難道是因為「娛樂性使用」讓人產生愉悅感,而讓某物質不被社會接受嗎?這點套用在酒精飲料也不成立:我可以利用自家花園裡的植物合法地釀製葡萄酒、蘋果酒、啤酒,供我個人使用(若想分送給其他人喝時,須遵照法規)。

抑或是「改變意識狀態」的特性讓某成分(藥)變得邪惡?這點對於抗憂鬱藥「百憂解」也完全不成立。百憂解和鴉片一樣,都是模仿大腦分泌的化學成分。

既然上述理由都不成立,那麼對毒品宣戰可能是恣意武斷之舉,而對罌粟宣戰,無疑是最讓人側目的戰線。完全相同的化學成分,到了其他人手中(例如製藥公司或醫師),肯定被視為人類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