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 星期六

造反的細胞:生命最古老的叛變,癌症治療的最新演化出路


作者:凱特.艾尼(Kat Arney)
譯者:甘錫安
出版社:奇光出版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鯊魚也會得癌症。即使鯊魚真的不會得癌症,吃鯊魚製品治療癌症也跟我吃喬丹的肉來增進籃球技巧一樣荒謬。」

「許多基因變異不會明顯影響繁衍生存的機率,只會在族群內增加或減少,這種現象稱為基因漂變(genetic drift)或中性演化(neutral evolution)。」

「天擇最重要的不是基因或突變,而是這些基因變異是否有助於生物在環境中生存繁衍,這個概念稱為適應度(fitness)。」

「給予不必要又壓力極大的治療,結果可能擾亂組織微環境,改變天擇壓力,反而促使原本就不良的細胞株出現。」

「以往我們認為癌症純粹是基因和遺傳疾病,但此外還有表觀遺傳(epigenetics),也就是『先天遺傳加上後天環境』這個概念中的後天部分。我們的基因組中有各種分子記號和標籤,稱為表觀遺傳修飾(epigenetic modification),無法依靠單純的DNA定序技術檢測出來。就像貼在食譜書上的便利貼,用以標示出喜歡的菜色一樣,這些修飾標示出基因活動型態,藉以因應飲食、壓力、運動等體內和體外的環境變化。」

「在癌症中,放射線治療、化療或分子標靶藥物攻擊的作用也和選擇壓力相同,淘汰容易受傷害的細胞,並把它們消滅。但可能還有幾群有抵抗力的細胞存活下來,再度開始生長。這不是療法的問題,而是演化作用。在地球上創造繁盛多樣性的特徵,也是生物系統中的問題。」

「只有在嚴酷的選擇性藥物攻擊下,突變才可能立下大功。」

「演化只影響表現型,不影響基因型。天擇不會看著細胞內DNA的某個特定序列說:好,這個基因看起來不錯,我們就用這個。它只作用在這些基因的結果上—也就是一個細胞或生物在環境中的行為和存活(適應程度)。這個結果決定它的生死以及是否能把這些基因傳給下一代。」

「生長迅速的腫瘤內部血液供應混亂,因此是低氧環境,所以癌細胞通常會改用另一種稱為糖解(glycolysis)的方式代謝,這種古老的無氧代謝途徑最初出現在生活在無氧深海的古代細菌內。癌細胞透過糖解作用,以高達健康細胞十倍的速度燃燒葡萄糖,同時排出乳酸,迅速地把健康組織變成有毒的荒地。」

「節食不一定能讓我們長壽,只是讓我們覺得度日如年。」

「越來越多證據指出癌症中出現細胞融合現象,對治療和抗藥性影響相當大。在原發性腫瘤開始治療前,巨細胞似乎相當少,但皮恩塔的研究結果指出,越來越高的化療劑量,將促使多倍體抗藥性細胞形成。這種細胞的功能類似幹細胞,產生大量抗藥性子代。此外他也猜測,這類龐大的多倍體是『能吃苦耐勞的移民』,負責推進患者體內各處,形成次發性癌症。」

「如果不同的藥物可分別阻斷癌細胞中的不同路徑,而且必須演化出不同的機制才會出現抗藥性,則癌症同時對兩種藥物演化出抗藥性的機率就低得多。」

適應性療法(共存):「某些癌症可能『藥物成癮』,開始依賴對它們有害的化學物質。內部路徑已經改變了,因此能抵抗特定標靶療法的黑色素瘤細胞在停藥後變得不穩定,而且容易死亡。在不接受治療的正常狀況下,這些代價逐漸累積,有抗藥性的細胞會生長得較慢。蓋登彼把這種狀況比做拿著一把笨重又龐大的雨傘走來走去:下雨的時候確實很好用,但沒下雨的時候就只會礙手礙腳,行動遲緩。」

滅絕:「這個概念看來似乎完全違反直覺—為什麼要在第一次治療似乎已經見效時改成另一種藥物?但這麼做才可能把疾病趕盡殺絕。」

📝 逃過第一次攻擊的細胞,再經過幾次同樣的攻擊後可能就會發展出抗藥性,所以要改用不同的攻擊方式。

「人類基本上是樂觀的動物。我們喜歡相信自己已經盡力而且有成果,以及有做總比沒做好。但化療和標靶治療對十分凶悍、演化迅速的癌症施加強大的選擇壓力,可能使它更加惡化。在找出更有效的方法降服已經擴散到全身各處的自私怪物之前,我們可能必須接受:最好的治療或許就是完全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