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令人大感意外的脂肪


作者:妮娜‧泰柯兹
譯者:王奕婷
出版社:方舟文化


「科學並不是司法系統。相較於美國人在未被證實有罪之前應被視為無罪,科學知識卻正好相反——一個假設絕對不能被假定是對的,即使往後出現了大批深具意義的證據加以支持,也永遠無法完全確定。」

「氫化油裡只有部分是由反式脂肪酸組成,這也是為什麼在食物成分表中常出現的名稱都是『部分氫化油』。製造商小心地控制生產過程,以獲得他們需要的準確氫化程度。油中氫化的部分若越多,就會變得越硬,也含有越多反式脂肪。」

◆◆◆

「《原始飲食法》的作者羅倫.寇狄恩指出:『只要環境上的時間、地點許可』,早期人類攝取的卡路里有45~65%來自於動物性食物。這個觀點與哈佛大學人類學家李察.瑞南的研究吻合,他指出,在將主要飲食轉換成肉類後,人類的進化才成為可能,因為肉類與動物內臟,比如說腎臟和肝臟,遠比植物性食品更富含營養(瑞南還指出熟食的能力尤其關鍵,因為這個程序讓營養更好消化);相較下,主要靠植物維生的黑猩猩,必須成日花費時間攝食,以獲得足以生存的營養素,牠們的大嘴巴即顯示了必須吃下的植物體積,而以肉類維生的人類,嘴巴的尺寸則相對較小。」

曾讀過說,原始人類每遷移到一個地方,常會造成當地多種大型哺乳類滅絕。這就表示當時人類食用的肉量非常大吧?總不可能獵物殺完後丟著,回頭去吃水果吧?所以水果、菇類、根莖等植物性食物不可能是常態,肉類才更可能是當時的主食。

這讓我想到,女性常有缺鐵的問題,而營養建議通常也都說,從肉類補充是最有效的,換句話說,人類就是演化成靠吃肉來攝取鐵質的體質。但現代的飲食常識又告訴大家,多吃肉不利健康且會造成肥胖,這樣就只能從植物性食物來取得吧?可是植物的鐵質含量少加上不好吸收,想要靠吃菜達到每日鐵質含量很困難,更何況人類身體所需營養素也不是只有鐵質,還要各種食物來攝取其他營養,根本不可能吃得下這麼多東西好嘛!

然後就出現了這個說法:「光靠日常飲食不可能達到每日營養標準,所以才要吃保健食品」。

一直都覺得這一切有夠不合理,非得吃保健食品才能補足營養根本超奇怪的,現在終於恍然大悟:肉類才沒有對健康不好!!!吃肉就對啦!!!(魯夫咆嘯)

◆◆◆

「如果沒有牛奶裡的飽和脂肪,鈣質反而會在腸道裡形成無法溶解的『皂塊』。營養強化早餐穀麥片裡的維生素,也只有在與脂肪未被抽離的牛奶同時食用時,才能被良好吸收。」

◆◆◆

「膳食脂肪導致膽固醇升高,最終則會使血管硬化而導致心臟病突發。這套邏輯是如此簡單,彷彿不證自明。但就算低脂與護心飲食廣為流傳,仍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支持,而且是從來沒有。結果就是,這一連串事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未經實證——未曾有證據顯示,飽和脂肪會導致最具破壞性的膽固醇值上升;也未曾有證據顯示,總膽固醇量對大多數人而言,會升高心臟病突發的風險;即使血管通道變窄,也無法證明可藉此預測心臟病突發。」

「選擇聚焦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可能與利潤動輒上億兆的製藥業有關,這些業者特別偏愛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作為標靶治療。之前製藥公司曾經多次試圖找尋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藥物,但全都徒勞無功,後來在1970年代發明了能極為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方法。第一種此類藥物為洛伐他汀,並就此開啟了產值數十億的『他汀類藥物』產業」

「最能有效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目前被認為是好的膽固醇)的東西,並非是我們常想到的紅酒或運動,而是飽和脂肪。食用動物性脂肪被發現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且是唯一已知有此能耐的食物。」

「每當食用碳水化合物時,身體就會分泌胰島素。假如只偶爾食用碳水化合物,身體就有時間在兩波胰島素作用之間恢復,脂肪細胞即有時間釋放儲存的脂肪,而肌肉就可燃燒這些脂肪以做為燃料。然而,要是整天在餐食、點心與飲料中進食碳水化合物,血液中的胰島素一直是升高的,脂肪就處於持續封鎖狀態。於是脂肪積累到過量,只是儲存著並未燃燒。」

◆◆◆

「德國醫生奧托.薛佛曾在1951年造訪加拿大北極圈中最知名的肉食因紐特族各部落。他在巴芬島找到的族群,尚未受任何西式飲食影響,仍吃著一種完全以肉與脂肪組成的飲食,有開胃的美味珍饈如海豹腸、魚眼,和『生鮮時就縫進海豹皮再曝曬二到三天的北極鮭』。」

「在一些北極區域,哈德遜灣公司已經開始每年以船載入食品,主要是麵粉、糧餅、茶葉和糖蜜,但是並非所有的族群都獲得這些貨物,也因此讓薛佛有機會比較研究獲得大批西方食品的族群和維持原始飲食的族群。」

研究發現,維持傳統飲食的族群,一些常見的文明病,像是「哮喘、胃潰瘍、痛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潰瘍性結腸幾乎不存在,也未見高血壓和身心症引發的疾病」。相較之下,開始取用西方食品的因紐特人則出現「第一個糖尿病案例,這是以往加拿大北極地區從未被通報過的首例」。薛佛推測,「極有可能的原因似乎是,這些長期適應脂肪與蛋白質飲食的因紐特人,無法應付西方介紹給他們的澱粉和糖。」

◆◆◆

反式脂肪雖然不好,但將它拿掉後不代表用來取代它的東西就會比較好。廠商為了維持原本食品的風味/口味,可能額外使用不只一種添加物,這些對人體的影響目前還是未知。

📝 反式脂肪式氫化過程產生的。動物性脂肪不會有反式脂肪,只有植物油才會因為進行氫化程序後產生。

📝 穩定性:動物性脂肪 > 棕櫚油 > 橄欖油 > 其他

◆◆◆

書裡有些說法感覺過於武斷,不過很發人省思,作者認為長久以來人們對於脂肪及膽固醇的歧見,是基於不嚴謹的科學實驗加上美國政府錯誤地推波助瀾而促成的。

雖然我覺得這本書還滿有說服力的,但跟主流的觀念差太多,加上自己本身也非營養學專業,無法判斷作者的說法是否就是正確的,但讀完後至少被提醒了一點:不曾質疑過的觀念不等於是正確的。

「每個複雜的問題,都有一個簡單、直接、易懂但錯誤的答案。——門肯(H.L. Mencken)」

◆◆◆

書單:《The Cholesterol Myths: Exposing the Fallacy that Cholesterol and Saturated Fat Cause Heart Disease》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


作者:彼得.杜赫提
譯者:潘震澤
出版社:衛城出版


「你從沒見過或聽聞有哪隻雁子或鴨子看起來患了流感或有點感冒?那是因為流感病毒只在禽類的胃腸道(而非呼吸道)造成輕微的感染。就算雁或鴨的免疫系統運作正常,最後也把病原體從體內清除,但在感染的五到十天內,可在牠們的腸道中偵測到病毒的存在,也不會造成這些鳥類有任何明顯的症狀。」

「一頭倒地而死的乳牛會有上百隻禿鷲前往進食,根據數學生態學家的估算,只要七百六十頭死牛屍體中有一頭含有高量的雙氯苯胺苯乙酸(抗發炎藥)」,就足以造成印度的禿鷲族群數量大幅快速下降。」

禿鷲數量減少後,當地野狗就沒有競爭者與牠們爭搶腐食,於是野狗數量大增,被野狗咬傷的人也增加,感染狂犬病的人也同樣增加了。最後只能靠「積極捕捉或消毒流浪狗」來改善此問題。

「然而禿鷲數量減少還有文化上的影響。印度祆教徒一向奉行某個相當合理的做法,就是把死者肢解後,放置在石造的『寂靜塔』上供禿鷲啄食。沒有了禿鷲就代表死屍得不到處理。再來,隨著印度變得越來越富裕,也有越來越多人服用西方社會老人早就使用的一堆藥物,這一點不禁讓人尋思:還有什麼其他的藥物也是有毒的?」

果然人類還是燒掉比較無害嗎 😕

「巨嘴鳥鳥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散熱器使用。巨嘴鳥藉由控制流向鳥喙表層緻密的血管網絡的血液量來降低溫度,或是在有需要時保存熱量。」

書單:《Pandemics: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作者: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當一種病原體從人類以外的某種動物跨種跳躍到某個人身上,還成功在那裡紮穩根基,構成一股感染勢力,有時引發疾病或造成死亡,結果就演變成一種人畜共通的動物傳染病(zoonosis)。」

「這種跨越物種的跳躍現象相當常見,並不稀罕;目前已知的人類傳染病,總計六成左右經常會跨種跳躍,或是最近才在其他動物和我們之間轉移。」

人類流感都屬於人畜共通的動物傳染病,還有猴痘、狂犬病、炭疽病、伊波拉、愛滋病、SARS、新冠等等。

反過來說也有人類傳染給其他動物的情況,稱為「人畜共通的人類傳染病(anthroponosis)」。

「由於大猩猩和我們的基因組成相似度很高,很容易染上這類病症:結核病、脊髓灰質炎、麻疹、肺炎和水痘等。每當有不健康的人在森林中走路、咳嗽、打噴嚏和拉屎,大猩猩都有可能接觸到這種傳染病。」

◆◆◆

「儲存宿主是攜帶病原體的生物(有些科學家偏好以「天然宿主〔natural host〕稱呼),長期庇護病原體,不過(宿主)本身只有極輕微病症或並不發病。」

「它們(病毒)已經成就某種調適狀況,緩慢但穩定地複製,在宿主族群間不動聲色地傳布,享有長期平安保障──同時避免為求短期成功,貿然在宿主個體內極大量複製。

這個策略很成功,直到我們人類攪亂了那種調適狀況──當我們侵入了宿主族群,獵捕牠們、吃牠們,把牠們抽離或排擠出牠們的生態系統,破壞或摧毀了這些生態系──我們的舉動就會提高風險水平。動物疾病生態學家艾斯普坦說:『這會導致這些病原體更有機會從自然宿主跳躍侵入新的宿主。』」

「別認為這些病毒有某種縝密的策略,別認為它們心懷惡意來對付人類,『這完全關乎機會。』不是病毒在追捕我們,是我們以某種方法去接近它們。」

◆◆◆

「增幅宿主是某種特定生物,病毒或其他病原體會在其體內極大量複製、極大量湧出。」

「增幅宿主的受感染門檻較低,卻會產出大量病毒,多得足以跨越另一種動物的較高門檻。」

狐蝠是亨德拉病毒的儲存宿主,目前沒有人類直接從狐蝠感染亨德拉病毒的例子,但這種病毒會感染馬,這時人類就可能被馬傳染亨德拉病毒,馬就是這種病毒的增幅宿主。

澳洲賽馬場的賽馬曾發生這種傳染病,照顧馬匹的獸醫也因此染病而亡。不過有一個專門照護蝙蝠的組織,雖發生好幾次照護員被蝙蝠抓傷、咬傷,但都沒有人被感染亨德拉病毒。

◆◆◆

「有些科學家使用『終端宿主』(dead-end host)一詞來和『儲存宿主』相互區隔,病毒無法在新宿主身上扎穩根基,難以形成族群內的傳染病,疫情很快就平息結束。

這不是說不會對宿主造成危害,是指病毒難以擴散,舉例來說,人類就是伊波拉病毒的『終端宿主』,因為人類一下就被病毒搞死了。另外也因為它的病徵很快顯現,周圍的人短時間就能採取隔離措施,疫情不會擴散嚴重,所以對伊波拉病毒來說,人類算是下籤吧。

◆◆◆

愛滋病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朔到1908年的喀麥隆,當然這時候並沒有引起任何注意,它的潛伏期很長,遭感染的人很可能在發病前就因為其他原因過世了,即使活到發病,人們也不會注意到這是一種新型的疾病。

於是幾十年裡,它在渾然不覺的人類族群裡逐漸站穩腳跟,不過它的感染途徑不算很有效率(體液、血液),所以長久以來都沒有爆出大流行。

1921-1959年間,喀麥隆政府決定投入大量心力對付某些熱帶疾病,像是錐蟲病、梅毒、瘧疾等等,「由於患者人數眾多,護理人員手頭能用的注射器數量又很少,要想在每次使用之後,都使用高壓殺菌槽來消毒,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位病患用過的注射器,接著又用來為下一位施打,偶爾上面留有小量具感染力的血液,但量已經夠多,足以傳染疾病。」

微生物學教授雅克.貝潘調查殖民時期的檔案後發現:「從一九二七到一九二八年,夏穆的團隊在喀麥隆施打了二十萬七千零八十九劑錐蟲胺,加上約一百萬劑當年稱為atoxyl的胺苯亞砷酸注射劑,那也是一種用來治療錐蟲病的含砷藥物。單在一九三七年間,法屬赤道非洲全境的醫師、護士和半專業打針師隊伍,為了醫治錐蟲病,便施打了五十八萬八千零八十六針注射劑,更別提處理其他疾病的無數劑量。

病毒:賺爛了賺爛了

貝潘的計算總共得出三百九十萬次注射,這還只是對抗錐蟲病的部分,其中七四%採用靜脈注射(直接注入靜脈,不只打進肌肉),這是施打藥物的最直接做法,也是非故意傳染血液媒介型病毒的最佳方式。」

「這所有注射作業有可能正是讓HIV感染發生率提升到凌駕臨界閾值的起因。一旦重複使用注射器和針頭,把病毒注入夠多人類體內──好比好幾百人──病毒就不會踏上絕路,就不會耗竭,剩下的就可以靠性傳染來辦到了。」

覺得驚悚...... 😱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
譯者:鄧子衿
出版社:大家出版


「牛是食草動物,要如何徵召這種不相干(不吃穀類)的生物去消化美國的過剩玉米?目前美國每一公斤原物料玉米中,大部分(約六十%,也就是兩千一百六十顆玉米粒)是拿來餵養牲畜,其中有許多是餵給美國的一億頭肉牛。在過去,這些母牛、公牛和小牛大半輩子的時間,都是在戶外的草原上低頭吃草。」

為什麼美國會種這麼多玉米?這要回朔到1947年,當時為了消耗掉二戰後剩下的一大堆硝酸銨,農業部的農業專家們決定全部灑到田裡當肥料(可以作為植物的氮來源),此舉成為美國食品工業的重要轉捩點,也是玉米崛起的一刻。

玉米是很貪吃的植物,需要的肥料比其他植物還多,正常來說植物需要利用根部的微生物才能取得氮,這點侷限了玉米的生長,不過自從人工化肥的發明,人類想餵多少肥料就餵多少,玉米擺脫了大自然的供餐限制。

「以大量玉米為主的食物會讓牛產生酸中毒。人類的胃有很高的酸性,但是一般的瘤胃是接近中性的,而玉米會產生酸性,使得牛得到類似胃灼熱的症狀,某些牛隻甚至因此死亡,不過通常就是讓牛隻感到難受。」

飼育場對此的解決方式是: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飼育場的三餐以玉米為主,再加上液化脂肪(屠宰場剩餘的牛脂肪)、蛋白質補充品(糖漿、尿素)、抗生素、合成雌激素、乾燥的苜蓿和青貯飼料。

吃玉米已經違反牛的天性了,還讓牠們吃同類難道不會有問題嗎?會,1997年以前會餵牛吃屠宰場剩下的牛肉、牛骨粉,後來發生狂牛病,美國FDA才下令禁止。

但沒有禁止血液和脂肪。

「羽毛粉和雞隻廢棄物(亦即雞舍中的木屑、雞糞和廢棄的雞飼料)可以餵給牛吃,同樣也可以餵給雞、魚和豬;至於以往牛吃的牛肉和牛骨粉,現在也餵給了雞、豬和魚。有些公共衛生專家擔心,有傳染性的普恩蛋白(prion)會經由曾食用牛組織的動物,再回到吃這些動物蛋白質的牛隻身上。」

輪迴轉世、生生不息 🙏

「飲食中的玉米含量多到不正常,這雖能增加牠肉中的脂肪含量,卻也破壞了小牛的健康,進而破壞了吃牛肉的人的健康。而與玉米一起進入牛隻體內的抗生素,會對牛隻腸胃中(或是任何其他地方)的細菌產生篩選作用,結果是長出能抵抗抗生素的新菌株。」

「人類與人類食用的動物,都活在同一套微生物生態系統中,而這個生態系統不管發生任何事,都會影響人類。」

這讓人想到牛的排氣占了溫室氣體排放量中一大部分的說法,好像牛也應該為氣候變遷負起一點責任似的,但根本是畸形的工業飼養方式才導致溫室氣體增加吧!說不定只要好好餵牠們吃草就可以改善人類健康問題和氣候變遷問題,就人類在那邊亂搞。

〈牛說:有錢難買早知道〉

「以苜蓿,亞麻子和草的混合取代過去玉米和大豆為主的菜單,可以改變兩種脂肪酸在牛的飲食中的含量,達到減少甲烷排放的目的。」

「牠們較少生病,牠們比較有耐力,因為ω-3可以幫助他們對抗疾病,使牠們即使有小問題也更容易恢復。」

恭喜人類在二十一世紀重新發現牛應該吃草 LOL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作者:葛詹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譯者:鍾沛君
出版社:貓頭鷹


「左腦讓人類有在混亂中找出秩序的傾向,也是左腦試著在故事裡將一切安排妥當,放入情境之中。看來左腦被迫要假設世界的結構,甚至在面對根本沒有模式存在的證據時依舊堅持努力,就算這麼做有時候是有害的也一樣——比方說玩吃角子老虎機時。」

簡單來說就是:「左腦會胡說八道」。

人的左右腦以胼胝體連結,並互相傳遞兩邊接收的訊息,但有些人因為疾病或手術,胼胝體毀損,導致左右腦無法傳遞訊息,稱為「裂腦症」,不過這項特性反而讓研究人員得以探究左右腦各自的功能。

「我們讓裂腦症患者看兩張圖。右側視野看到的是一隻雞爪,所以左腦只看到這張雞爪圖;左側視野看到的是一張雪景,右腦看見的也就只有這樣。

接著我們要他從放置在左右腦都看得見的完整視野中的一整排圖片裡,選一張相關的圖。結果他的左手指著一張鏟子的圖(與雪景相關),右手則指著一隻雞(與雞爪相關)。

當我們問他為什麼選擇這些圖時,他的左腦語言中樞回答:『這很簡單啊,雞爪和雞有關。』很簡單地解釋了左腦得知的資訊(雞爪)。接著他看見自己的左手指著鏟子時,他毫不遲疑地解釋:『而且要用到鏟子才能清理雞舍。』

儘管左腦不知道為什麼左手會選擇鏟子(因為是右腦選的),它還是會把這項物品放入它所能解釋的情境之中」

「有意思的是,左腦不會說:『我不知道。』但這其實才是正確的答案。它會在事後捏造出符合情況的答案。它會虛構,抓住它知道的線索,加以拼湊出合理的答案。」

雖然以前就讀過人腦的天性之一是「編故事」,但這瞎掰程度也太誇張!😲

這讓我想到,之前某天早上醒來時看到自己的手臂有一些黑斑,當下想說:難道是昨天曬太多太陽,所以出現黑斑了!?

不過定睛一看發現只是壓痕而已。才不過瞥一眼,不到一秒的時間,啪地一下就冒出一個前因後果來做解釋,這速度真是令人歎為觀止耶 💩

◆◆◆

「我客廳的球是由原子組成的,它們的行為是由量子力學所描述的。當這些微觀的原子集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巨觀的球時,就會突現出新的行為,而這樣的行為就是牛頓觀察到並描述的行為。於是牛頓定律並非基本的,而是突現的;換句話說,它們是在量子物質聚集成巨觀液體與物體時才會發生的情況。這是一種集合的組織現象。總之呢,你不能透過觀察原子的行為來預測牛頓定律,也不能從牛頓定律預測原子的行為。」

「生物學上的經典例子就是某種品種的螞蟻和白蟻蓋的巨大塔狀結構。這些結構只會在螞蟻的聚落達到某個規模後(多就是不一樣)出現,而且永遠無法透過研究在小聚落裡的單一昆蟲而預測到這些結構。」

「只看一個單獨的汽車零件,比方說凸輪軸,是無法預測高速公路在週一到週五下午五點十五分塞滿車子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的。」

研究一個人的大腦也無法得知這個人在社會中的行為。

「以人類為例,我們有能力改變環境,不只是實體環境,還有社會環境,而且這些改變的反饋會製造出一個改變的環境,這樣的環境又挑選出能夠生存與繁殖的人類,造成環境在未來又有所改變。因此環境與生物一直都是相結合的。

「最大的問題是法律作了錯誤的假設:並非一個腦部掃描有異常的人就會有異常行為,也不是腦部異常的人就自動無法行使行為責任。責任並不存在腦中,頭腦裡沒有任何一個區域或網絡是關於責任的。就像我之前說過的,責任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一種社會契約。責任反映的是從一個或多個『我』在社交情境中互動所出現的規則,而我們共同的希望就是,每個人都能遵守某些規則。腦部異常並不表示這個人不能遵守規則。」

「亨克利意圖刺殺雷根總統後,被精神病醫師診斷出精神分裂症,並以此作為他的辯護理由,最後他以精神失常為由獲判無罪。可是這個意圖是預先策畫的,他在事前做好計畫,這是良好執行功能的證據;他了解這是違法的,而且隱藏了他的武器;他還知道槍殺總統會讓他聲名狼籍。」

「重點是我們現在知道我們必須要看整體,在整體中和其他的腦互動的一個腦,而不只是看單獨一個腦。」

「犯罪者也可以遵守規則,他們不會在警察面前犯罪,他們在警察經過時可以抑制自己的企圖,他們已經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作出選擇。這才是讓我們成為負責任,或是不負責任的『我們』的東西。」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鳥類學家的世界冒險劇場


作者:川上和人
譯者:陳幼雯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出版


「更別提北極燕鷗這種海鳥,牠們每年都會在北極圈繁殖,再飛回南極圈過冬。這種行徑實在有夠荒謬。牠們曲折的飛行距離來回長達八萬公里,而北極燕鷗的體重大約是一百公克,用我的體重換算後相當於每年四千八百萬公里。以火星最接近地球的距離來計算,牠們只需要飛一年兩個月就能抵達火星。」

太猛了吧!!

小笠原的山羊是以前人類帶去放牧的,後來山羊野生化,變成當地的生態危機,於是大概從1970年開始進行移除山羊的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撲殺),一些被山羊吃乾抹淨的原生植物終於出現復原的跡象,黑腳信天翁及白腹鰹鳥等海鳥也逐漸回歸(原本在地上的鳥巢容易被山羊踩壞),就像「移除哆啦A夢後,大街小巷就會滿是銅鑼燒」。

這個比喻 😂

「植物的最終目標是傳播種子,於是植物演化出果實,作為給予傳播者的贈禮。植物的策略就是以果肉當作傳播種子的報酬。果實成熟之後顏色變鮮豔,是給種子傳播者的訊息。但是生產色素需要額外的熱量。只有少部分的資產階級,才能在看不見的地方也投入資金,好比說你的愛車車頭內側想必也沒有烤漆。吸引動物需要靠色素,只是成本必須壓縮到最小,這就是蘋果汁失望事件的真相(作者小時候原以為蘋果汁應該會像外皮一樣是鮮艷紅色,結果卻只是普通的黃白色)。」

「我們是食用果實的日行性動物,看到紅色蘋果自然會覺得可口,發現不是紅的,就會覺得不好吃。」

「崇尚自然的資產家看到紅通通的蘋果糖,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睥睨地說『真是討厭,人工色素一點也不自然,好汙穢啊。』我只能說,這種人的感知能力已經家畜化而背離自然了。天使一般的孩子,都保有生物最純粹的感受,喜愛鮮豔顏色的他們自然多了。」

有趣的觀點 😮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海洋的極端生物


作者:史蒂芬.帕隆比、安東尼.帕隆比
譯者:潘震澤
出版社:衛城出版


「乳瑪琳所含的直鏈飽和脂肪低,約是總量的10%到20%,不飽和脂肪的含量則很高,因此不像奶油那麼容易凝結。由於這種化學特性,深海動物細胞膜的組成更像乳瑪琳,而不像奶油。

生活在海水表層的魚類(例如鮭魚)約含35%的飽和脂肪;在五千公尺的海底,由高靜水壓促成的演化,基本上改變了組織的結構;深海魚類就只含10%的飽和脂肪。這種結構寬鬆的脂肪在深海高壓下,仍然維持細胞運作所需的液態。當然,反過來情況也一樣;如果把深海動物帶到海水表層,就算悉心照顧,牠們的表現也不會正常。

牠們細胞膜上的不飽和脂肪會在低壓下溶解,蛋白質也不能正常運作。因此,現代深海生物學家在蒐集標本時都會十分小心;除非使用特殊高壓相,否則從深海捕捉的生物帶到水面後,存活情況都不佳。」

「海葵全身包裹著一層黏液做為自我保護,這層黏液是為了避免激發自己的刺細胞。裸鰓類(一種無殼的海蝸牛類)對海葵進行攻擊時,頭一個動作是用自己的身體摩擦海葵,塗抹海葵的黏液,但會小心避開其口器和觸手。

一旦身上包裹了一層黏液,裸鰓類就能免於懲罰而放心進食。牠們將海葵大片撕開,狼吞下肚;海葵的肉被消化,但刺絲囊卻奇妙地不受破壞,完整通過海蝸牛的消化系統,然後被送到海蝸牛的皮膚上。這些具有自主性的小魚叉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仍一如既往地正常運作,叮螯任何可能攻擊海蝸牛的東西。」

「適應了在高溫下生活的物種,不代表牠們在未來海洋暖化時會更安全。我們一般直覺式的想法是:『牠們的耐熱性已經相當好了,因此就算環境溫度再增加一些,牠們應該也沒有問題。』實情是,耐熱性物種已經生活在接近牠們的容忍度上限,因此,牠們並不比其他物種更有能力在高出攝氏一度的環境下存活。」

「生活在環境溫度最高的熱帶螃蟹,要比生活在溫帶表親的容忍度更低:就算牠們對平均溫度的容忍度高,但牠們的容忍極限只比正常生活的溫度高出幾度而已;只要連續幾天出現不正常高溫,就可能致死。」

「到了冬天,南極洋的水溫可能降至攝氏零下二度,已經低於淡水的冰點;就算是海水在這樣的溫度下,也開始會有冰晶形成,血液與體液的鹽度比海水低,因此冰在魚體內要比在體外更容易形成。對活細胞來說,冰代表著死亡:銳利的冰晶會如同短彎刀一般劃破細胞膜。在更大的尺度,冰還可能堵在微血管中,引發腦中風。因此,生活在極地的魚類必須隨時防止冰塊在牠們的體內生成。

在一千萬到一千四百萬年前,南極洋開始季節性的冰凍後,其中的居民就被迫要適應這樣的變化;而最成功的,要屬南極魚亞目這種統稱為「冰魚」的小魚種了。

牠們是最早演化出一組非凡基因的生物,這組基因製造了驚人的天然抗凍蛋白。抗凍蛋白具有兩種功能,首先,它們改變了生物的內在環境,降低了血液的冰點,使得冰晶不會生成;其次,如果冰晶還是生成了,抗凍蛋白會迅速黏在冰晶表面,將其包住。這是一種直接干預,實質干擾冰晶的物理性質,使其不易擴大、溶解,或在結凍。」

「化學家根據魚類的抗凍蛋白設計了一整批的產品。與傳統的抗凍劑乙二醇相比,抗凍蛋白既有效又無毒。你可以在超級市場買到許多耐熱冰淇淋,其中加了少量抗凍蛋白使其不會輕易融化,也不會形成體積過大的冰晶。」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實驗吧!我要瘋狂養生


作者:布里吉德‧迪蘭尼(Brigid Delaney)
譯者:閻蕙群
出版社:采實文化


「老式教堂提供的東西被我們扔掉了大半,所以我們極需有個比我們自身更大、更有力量的東西來填補它的位置。過去幾年間,大眾養生產業這頭巨獸提供的指導,簡直到了狂熱的地步;我認為對於許多年輕人(主要是年輕女性)來說,瑜珈和冥想已經取代教堂成為她們主要的精神寄託了。」

「你付了二十美元後即可獲得瑜珈提供的靈性教誨,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什麼?我們的社會是如此的貧乏,只能提供娛樂和各種分心事物來滿足我們的飢渴,我們狼吞虎嚥了這些東西後,得到的並非滿足而是麻木,以及該死的深沉悲傷。無怪乎就靈性層面而言,瑜珈課堪稱是主流社會能提供的上上之策了。」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免疫解碼:免疫科學的最新發現,未來醫療的生死關鍵


作者:麥特.瑞克托(Matt Richtel)
譯者:潘昱均
出版社:奇光出版


為什麼壓力大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或者說,為什麼壓力大時,身體會選擇降低免疫力?

免疫系統對抗入侵的病毒時,需要「付出極大的能量成本和潛在的附加傷害」,附加傷害是指發燒、疲倦、腫脹或發炎等症狀,目的是為了促使人類停下活動去休息,保留體力對付病毒。但如果此時面前有獅子正要攻擊你,當務之急就不是體內的病毒了,因此身體面對壓力會產生腎上腺素、類固醇等來壓抑免疫系統。

不過身體分不清壓力源是獅子還是考試、工作,它只覺得總之壓力=危險,於是它為了保命作出了選擇。

◆◆◆

「我們這一版本的免疫系統歷經磨練,存在時間已長到說明它的功能強大。演化作用不會讓一件東西持續這麼久,除非它有用。」

◆◆◆

「和狼瘡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的很多基因都在X染色體上(女人有兩個X染色體;男人有X和Y染色體),所以自體免疫的數學機率極大部分落在女性這一邊。(還有一件科學趣聞,只要科學家想找某抗體做研究,就會用雌性動物的抗體,而不是雄的,因為這樣可以拿到更多抗體。) 」

◆◆◆

「我想藉此書說明的是:擁有超強的免疫系統是最大的誤解。無處不在的廣告鼓勵大家:『增強免疫力!』

大錯特錯。

弗契醫生是世上最具領導地位的科學導師,他說,當他聽到廣告大力推銷增強免疫力時,『總讓我發笑。首先,它假設你的免疫系統需要增強,很可能一點都不需要。如果你真的成功增強了免疫系統,反而促使它幹壞事。即使我們從癌症的免疫療法中得到戲劇性的正面成果,我們做的臨床試驗仍具有非常非常毒的副作用。它可以抑制癌症,但也帶來一堆使系統失靈的東西。』」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天生就會跑


作者:克里斯多福.麥杜格
譯者:王亦穹
出版社:木馬文化


「無論什麼緩衝設計都無法降低腳步衝擊。從邏輯上看來,這點顯而易見——跑步時腳部承受的壓力可高達體重的十二倍,以我而言,我在跑步時腳部承受的力量相當於兩千七百磅牛肉產生的重力。這麼大的重量,如果期望半吋厚的橡膠就能達到緩衝效果,未免太過荒謬。這就好像你用鐵鎚大力敲打雞蛋前,先將蛋用厚厚的烤爐手套包起來,但雞蛋並不會因此毫髮無傷。」

「這結論實在令人費解:鞋子的緩衝墊越厚,保護的功效越差。」

「蒙特婁麥克吉爾大學的羅賓斯醫師與維奇德博士針對體操選手進行一系列研究,發現地上的墊子越厚,選手著地的力道就越強,因為選手會下意識地尋求身體平衡,所以當他們覺得腳下的地面較軟時,就會用力下踩確保平衡。」

「穿著緩衝鞋墊跑步時,你的腳會不斷在鞋墊上加壓,試圖在鞋墊下找到堅實、穩定的平面。」

太好了!不用花錢買貴森森的鞋子啦!😁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


作者:瑪莉.羅曲(Mary Roach)
譯者:黃靜雅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企鵝可以關閉消化功能,藉由降低胃的溫度到某個程度,讓胃液停止作用。胃會變成像是冰庫一樣,好讓牠們把抓到的魚裝在胃裡,帶回去給小企鵝吃。企鵝捕魚的地方離牠們的窩可能有好幾天的路程,如果沒有這種便利的冰箱功能,等企鵝回到家,牠們吞到肚裡的魚早已完全消化。」

隨身保冷箱!👀

◆◆◆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動物學教授德彼得斯(Ed DePeters)和同事會檢測生物廢棄物的副產品,看能否用來生產牛飼料。

做法是將杏仁殼、石榴殼碎片、檸檬果肉、蕃茄籽和棉花籽殼等植物廢棄物裝進一個網袋,再丟進一頭胃瘻管牛*的胃裡,過一段時間拉出來看看還剩什麼。

「牛的瘤胃裡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細菌,拜它們之賜,牛可以從人類無法消化的東西中獲得能量。蜜棗核的外殼很硬,而且沒什麼營養,但是裡頭的核仁卻可提供蛋白質和脂肪。瘤胃裡的細菌可以分解核的外殼,釋放出核裡面的營養成分,即使這得花上好幾天的時間。」

「德彼得斯給我看其中一個網袋。『有時我會在裡面放期中考卷,』他說。牛無法消化木漿。『我告訴學生:牛也消化不了那些材料,跟你們不相上下。』」

寓教於樂 😂

* 胃瘻管牛:「用粉筆沿咖啡罐底部在牛身上畫出輪廓,把牛局部麻醉,然後割下一圈牛皮,連同瘤胃割出一個開口。把上下兩個洞口縫在一起,最後用大小符合的橡皮塞塞住。」

◆◆◆

「古代人類什麼都吃,是掠食者,也是腐食動物。他們的牛肉大餐,往往得和可能有害的幾百萬細菌共同分享。因此,人類的胃比較擔心消毒殺菌的問題,而不是保存容量。」

◆◆◆

2005年曾流傳一張照片:弗羅里達州的一隻蟒蛇被吞下的鱷魚扯破肚皮。國家地理頻道為此作了一集特別報導,製作小組邀請阿拉巴馬大學的蛇類消化專家西柯爾(Stephen Secor)前往現場擔任專解說專家。

在抵達現場前,「西柯爾早就知道這樣的情境絕不可能發生,因為蟒蛇吃獵物前會先把牠們殺死。『而且東西一旦進了蛇的肚子,就根本無法動彈』。」

西柯爾指著作者帶去的照片表示,蟒蛇外部有一塊黑色的(死)組織,應該是之前受傷還沒痊癒的傷口,所以實際情況很可能是:蟒蛇將鱷魚吞下去後,在牠休息消化食物時,卻來了另一隻鱷魚攻擊牠,蟒蛇未痊癒的傷口因此裂開,肚子裡的鱷魚就露出來了。

西柯爾:「這隻鱷魚根本不算什麼。」

「蟒蛇天生可容納比自己寬好幾倍、重好幾倍的獵物。牠的食道是薄薄的、粉紅色、具伸展性的膜皮,像是一種生物泡泡糖。

西科爾從他的電腦裡找出一張投影片:蟒蛇正在吞噬成年袋鼠的頭、頸和肩部。接下來的照片是蟒蛇及「沒入」四分之三的瞪羚,只剩下臀部和後腿露在外面。蟒蛇用肌肉捲繞拉扯獵物,像拉太妃糖一樣,使牠們變得較狹長、較容易吞下去。」

◆◆◆

「為了符合寵物的營養需求,同時提供飼主心目中便宜、方便又乾淨的產品,各家寵物食品製造商便把動物的油脂、肉與豆類及麥粒混合在一起,還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此生產出來的飼料丸既便宜又營養,但寵物卻都不肯吃。貓和狗天生不吃穀類,莫勒說:『所以我們的任務是要找到方法,誘使牠們多吃一點,以攝取足夠的營養。』」

這也是為何寵物食品要添加「增味劑」的原因。「增味劑」就類似人類食品中的調味料或香料。有些寵物食品製造商會用品質較差的食材做為基底,再利用增味劑來吸引寵物食用。

「這對狗食來說尤其可行,因為狗在選擇要吃什麼、吃起來有多起勁時,更多是依賴嗅覺而非味覺。」

「如果增味劑聞起來特別有吸引力,狗會立刻明顯的陷入狂熱,主人便認為這種狗食很讚。但實際上,可能只是聞起來很讚而已。」

「聽說焦磷酸鹽是『貓的罩門』,寵物食品製造商只要把這玩意兒塗在顆粒乾糧上,便可彌補許多味道上的缺陷。」

「焦磷酸鹽在貓嘴裡嘗起來是什麼味道,我們無從得知或想像。好比貓無法想像糖的味道一樣。貓嘗不出甜味,這和狗及其他雜食性動物不同。在野生環境中,貓的食物種類裡幾乎不含任何碳水化合物(包含單醣),所以根本沒有嘗出甜味的必要。貓若不是從未有過感知甜味的基因,就是在演化的路上把這種基因弄丟了。」

「詮釋動物的飲食行為並不容易。舉例來說,狗對食物的最高讚譽方式之一,就是把食物吐出來。」

牠們會因為食物很香而感到興奮,然後一下子吃太快太猛的結果就是導致胃太滿裝不下,接著就本能地把吃下去的食物又吐出來,雖然對飼主來說很困擾,但對狗來說,這是牠超愛這款狗食的表現。

◆◆◆

這讓我想到最近看的一些關於腸道細菌的書,不管是人類還是老鼠、乳牛等,腸子裡都有各式各樣的細菌,這些菌類會協助消化、分解食物,並製造宿主需要的養分,宿主的健康與腸道細菌是密不可分的關係,人類體內的腸道菌如果失衡,可能會因此罹患一些疾病。

我猜貓狗的腸道應該也有專屬牠們的細菌,而前面提到「貓和狗天生不吃穀類」,這表示牠們無法直接從穀類攝取所需營養,腸胃內可能也沒有消化穀類的細菌,這些穀類就只是用來承載製造商添加的維生素。

這樣的話,吃乾糧的貓狗不就只是靠維生素在過活?那原先居住在牠們腸道中的細菌會怎麼樣?就算不考慮細菌,寵物食品通常都不是自然的食物型態,牠們的身體已經演化到能接受這些人工的食物型態嗎?

這是否有點像人類不吃天然的食物,卻每天靠吃穀片、營養棒、保健品過活?😦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作者:提姆.哈褔特
譯者:任友梅
出版社:早安財經


「為什麼一個環保公益團體要舉辦碳中和會議?,很明顯,答案是:『這樣才能讓大家聚在一起開會討論,同時又不會成為氣候變遷的幫兇』。」

※ 主辦單位計算每位與會者來到會場的距離、使用的交通方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事後再以種樹的方式抵銷這些排放量。

「如果種樹是解決氣候變遷的好方式,那何不完全放棄開會、拼命種樹就好了?如果藉由討論引起大眾關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何不完全放棄種樹,舉辦更多的討論會呢?

換句話說,當我們可以達到『最適減碳』狀態時,為何只求『碳中和』而已?何況這個座談會並沒有針對苯、鉛、空氣懸浮微粒、臭氧、硫、塞車、噪音、臭氧層、意外事故等問題做出抵銷的計畫。

這個公益團體不把寶貴的資源拿去思考到底要直接改善環境(例如種樹)或間接改善環境(例如舉辦討論會),反而大費周章地讓自己看起來『中和』。講得不客氣一點,根本是故作清高。」

◆◆◆

吃到飽餐廳的顧客只要付一次錢就可以無限拿取食物,無論自己吃不吃得完;論盤計價的餐廳的客人則只會拿自己吃得完的分量(一般來說啦)。

套用到社會上的話,以汽機車排氣量來舉例,如果想降低排氣量,比起向每位使用者收取相同的費用(使用者會因此認為:既然我都付錢了,那多多使用才划算吧!結果反而增加了排氣量),針對排放的量收取相應費用會更有效:排少量就付較少錢,排大量就付較多的錢。

覺得概念上是挺合理的啦,但實際實行起來就很難說ㄌ 💩

作者認為「適當結合市場與真相的世界,提供所需要的資訊和誘因……知道要為自己的行動付出什麼樣的市場價格」,「例如使用塑膠要課稅,因為塑膠無法分解,又很佔垃圾掩埋場的空間。這麼一來,就可以降低塑膠包裝、塑膠袋和塑膠免洗尿布襯墊的使用率。」

記得以前某個團體建議女性的生理用品、嬰幼兒的尿布等基於環保考量應減量使用,且這項建議還是在婦幼節提出的,直接被罵爆 😅 對難以取代的東西課稅只是加重特定消費者的使用成本而已,這些消費者又沒辦法選擇少用或不用這些東西(攤手)。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完美歐姆蛋的化學:從手沖咖啡到深蹲,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化學反應


作者:凱特.比貝多夫(Kate Biberdorf)
譯者:廖亭雲
出版社:日出出版


「洗碗精和洗碗機專用洗碗精,因為這兩種洗劑是由完全不同類型的分子組成。洗碗精的組成分子對你的皮膚來說很安全,而洗碗機專用洗碗精使用的是更刺激的化學物質,你絕對、絕對不會想讓皮膚直接碰到這類分子。

大部分的洗碗機專用洗碗精都含有矽酸鈉、碳酸鈉和金屬氫氧化物──很多洗劑甚至會加入酶。洗碗機啟動之後,這些化學物質會與盤子上的分子產生多種不同的反應。鹼金屬鹽可以溶解盤子上的油脂,同時酶會負責處理蛋白質碎屑,而如果這些分子都無法與深鍋裡結塊的千層麵產生反應,金屬氫氧化物就派上用場了。

同時作用之下,這些化學物質可以鬆動盤子上所有的殘渣碎屑,並由高溫的化學燜煮進一步分解。」

曾以為洗碗機專用洗碗精只不過是廠商想多賺一筆錢的招式 😅

作者分享她在大學時曾發生的洗碗機慘案(?)以此告知讀者千萬不要將一般洗碗精用於洗碗機:

當時作者的室友用一般洗碗精取代專用洗碗精,還為了確保碗盤洗得乾淨,另外在每個盤子上多擠一些洗碗精。

「我沒有在開玩笑,洗碗機連續好幾天不斷湧出泡泡。最後我們終於崩潰了,只能請人來維修,結果維修人員秀出了非常厲害的科學把戲:他提著一個裝滿植物油的大容器走向洗碗機,然後倒進一整杯的油,告訴我們要讓洗碗機完整運作兩次之後就離開了。」

然後就搞定了!

「當洗碗精的界面活性劑和其他界面活性劑分子(沒錯,都是來自相同的洗碗精)或其他水分子形成氫鍵,就會產生泡泡。這些作用的效果實在太強,以至於在洗碗機中形成的氣泡困在其中,而且數量非常多,於是造成了泡泡危機。不過把油倒進洗碗機之後,界面活性劑的疏水端開始作用,最後終止了洗碗機裡的泡泡秀。」
「行銷廣告讓大眾覺得潤髮乳的功能是軟化和滋潤頭髮,雖然不完全是誤解,但這些號稱的功效其實只是附加效果而已,潤髮乳真正的功能是:降低髮絲之間摩擦力,尤其是梳頭或梳開打結頭髮的時候。」

「大多數的潤髮乳都含有帶正電的界面活性劑,稱為陽離子界面活性劑。這些在實驗室裡製作出來的介面活性劑是大型分子,含有四級銨化物。」

「當四級銨化物與頭髮表面結合,會在頭髮外形成強大的疏水層。『疏水』指的是排斥水,而有這種特性的外層可以帶來三種驚人的效果。」

1. 滑順的四級銨化物能降低髮絲間的摩擦力,讓梳頭髮變得容易。
2. 這層保護層能讓頭髮柔軟和厚重。
3. 因為靜電作用和外層,頭髮不易亂翹。

「當頭髮因為環境影響或極端化學療法而糾纏在一起,髮尾通常會累積帶負電的電荷。而潤髮乳帶正電的四級銨化合物會被頭髮受損最嚴重的部分吸引,和帶負電的髮尾形成強烈的靜電吸引力。這種漂亮的離子作用最終會修復受損的髮尾,並減少這些髮尾與其他髮絲往不同方向翹的機率,讓你有一頭亮麗滑順的頭髮。」

「有些公司會把陽離子聚合物稱為陽離子界面活性劑,這種說法不太正確,而且我們絕對不會想要把陽離子聚合物用在頭髮上!

為什麼?因為陽離子聚合物(等於是把陽離子四級銨化合物放大非常、非常多倍)通常具有很高的電荷密度,這表示在相對較小的空間中有大量正電荷,電荷密度大的分子會導致先前提過的堆積物(就像矽)。

陽離子聚合物太容易受到頭髮吸引,而且會緊貼在毛囊上,永遠不脫落。這可能會造成所謂過度潤髮的狀況,最後你會覺得頭上老是有種厚重不透氣的感覺(也就是頭髮油膩)。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試著盡可能避開陽離子聚合物。」

保濕:「身為冬天總是要對抗皮膚乾燥的前密西根居民,我最信賴的就是無香味的Jergens Ultra Healing乳液。其中含有石蠟脂 ── 也就是你可能比較熟悉的凡士林 ── 基本上是由多種碳氫化合物的膠狀物。這些非極性分子會吸附在皮膚最上層,並且排斥任何靠近的極性分子。這表示任何想要逃出你身體的極性水分子,都會被趕回皮膚裡,所以你的皮膚就可以維持在舒適和保溼的狀態。」

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


作者:蔡正亮
出版社:遠流


「燕麥含豐富的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β-glucan),大量科學研究證實,每日攝取3公克以上β-聚葡萄糖(約60公克重的生燕麥片),可以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所以『吃燕麥片可以降低膽固醇』不是迷思。

「有結石的人最好少吃波菜豆腐湯,因為兩者會結合變成草酸鈣,吃進身體後會加重結石的症狀。」

鈣和草酸的確會變成草酸鈣,但它們會在「腸道」內形成,然後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如果沒有充分的鈣質與其結合,多餘的「草酸」或「磷酸」反而會從「腸道」內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所以確保飲食有足夠的鈣質其實能夠減少結石風險與復發的機會。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作者: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文化


※ 摘錄

一八五六年夏末,還在耿耿於懷考試失敗的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種了一批豌豆,這並非他首次種植豌豆。先前他已在玻璃溫室種了近三年的豌豆,他由附近的農場收集了三十四種豌豆,加以培育出「純系」(true)植株,亦即每一株豌豆植物都產生完全相同的後代植物,顏色相同,種子的質地亦相同。

純種植物是孟德爾實驗的起點,他知道要找出遺傳的本質,就必須培養雜種,唯有「混種」(bastard,德國植物學家常用此字描述實驗中的混種)才能顯露純種的本質。

培育雜種豌豆的工作極為無聊乏味。豌豆通常是自花授粉,雄蕊的花藥和雌蕊的柱頭在花朵如扣環的龍骨瓣內成熟,花粉直接由花藥灑在自己的柱頭。

異花授精則是另一回事,孟德爾得先把花藥摘掉,讓花變成單性(幫它去勢),再把另一朵花橘色的花粉沾到另一朵花上。他獨自作業,彎著腰用畫筆和鑷子工作。他把戶外戴的帽子掛在一架豎琴上,每次要到花園,就由水晶般清澈的單一音調為記,這是他僅有的音樂。

一八五七年夏末,第一批混種豌豆在修道院開了花,紫白相間,好不熱鬧。孟德爾記下花的顏色,等藤蔓結出種莢,他就劃開莢殼,觀察種子。他設計了新的雜交:高與矮;黃與綠;皺縮與飽滿。而且,他又靈光一閃,以雜交種互相再交,生出雜種的雜種。

這項實驗如此這般進行了八年,栽培的地方已經由溫室搬到修道院旁的一塊地,長三十公尺、寬六公尺的長方形沃土地,就在食堂旁邊,由他的窗戶一眼可見。每當風將窗簾吹開,整個房間就好像變成了巨大的顯微鏡。

孟德爾的筆記本盡是圖表和潦草的字跡,記錄的是成千上萬次異花授精的資料。他的拇指也因一直在剝除種殼而疼痛不堪。

哲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寫道,「如此微小的思想,卻填滿了人的一生。

的確,乍看之下,孟德爾的人生似乎填滿了最微小的思想。播種、授粉、開花、採集、去殼、計數,重複再來一次。這個程序極其枯燥,但孟德爾知道,微小的思想常常會開花結果,誕生巨大的原則。

一八五七至一八六四年之間,孟德爾剝了一籃又一籃的豌豆,並把每一次雜交的結果列表記錄下來(「黃種子、綠子葉、白花」),結果都一致。修道院花園的那一小塊地生出了數量龐大的分析資料——兩萬八千株豌豆、四萬朵花,還有近四十萬顆種子。

「這的確需要一點勇氣才能承擔規模如此宏大的工作,」孟德爾後來寫道。但此處也許不該用勇氣一詞形容,這項研究工作中更勝勇氣的,也許就是溫柔(tenderness)。溫柔一詞通常很少用來描寫科學或科學家。tenderness 的字根當然和tending(照料)相同,而「照料」正是農夫或園丁的工作,但是,相同字根的還有tension(拉緊),把豌豆的卷鬚拉直,讓它朝向陽光;或整理它,讓它攀上藤架。

孟德爾在布爾諾自然科學協會的年會宣讀了他的報告,他原本話就不多,寫作風格更是精簡,他把近十年的工作濃縮成四十四頁沉悶透頂的文字,複本分送英格蘭的皇家學會和林奈學會、華府的史密森學會(the Smithsonian),以及其他數十個機構。

孟德爾本人向協會要四十份複本,加了密密麻麻的註釋後寄給了多位科學家,很可能也包括達爾文,只是沒有紀錄顯示達爾文有沒有實際讀到它。

一八六六到一九○○年間,孟德爾的報告只被引用了四次,可說是徹底由科學文獻中消失。在一八九○到一九○○年間,儘管歐美政壇決策人物極為重視人類遺傳及其操控的問題和影響,卻從沒人提到孟德爾的名字和他的文章。這個創建現代生物學的研究就靜靜埋在無名科學社團的無名刊物扉頁中,只有這座逐漸沒落的中歐城市中的植物培育者會去翻閱。

孟德爾只寫了唯一一份豌豆雜種的重量級報告,他的健康情況在一八八○年代惡化,他也逐漸限縮工作(除了他最愛的園藝)。一八八四年一月六日,孟德爾的腳水腫嚴重,因腎衰竭在布爾諾去世,當地報紙發了訃文,卻沒提到他的實驗研究,或許比較適合紀念他的是修道院一位較年輕的修士寫的幾句話:「溫和、大方,仁慈……他愛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