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加密貨幣之王:從矽谷到華爾街,虛擬貨幣如何顛覆金融秩序


作者:傑夫.約翰.羅伯茲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行路


內容主要圍繞在一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的公司Coinbase,關於公司的創建、理念、發生過的爭議等等。一些跟加密貨幣相關的名詞,區塊鏈之類的,書裡只是簡單解釋而已,所以看完書後對加密貨幣的認識跟看書前差不多一樣一知半解 😅

不過作者敘述很流暢,用詞遣白,沒有塞一堆艱深難懂的科技名詞,所以雖然對Coinbase發展史沒半點興趣,還是順順地看完了~

最大感想大概是,矽谷好像一堆腦袋天才的超級有錢人 👀

加密貨幣沒有實體,它是一大堆只存在於電腦中的程式碼,這也是它與其它貨幣最大的不同,但它與世上所有的貨幣一樣,能夠流通都是基於人們對它的「信任」:我相信這個東西有價值,且我也相信其他人跟我一樣相信這個貨幣有價值。就如同我們拿鈔票去購物或是古代用貝殼交易,都是在雙方「相信」這個東西擁有價值的前提下,交易才得以成立。

換句話說,貨幣的存在意義並不在於它的本體是何種樣子,貝殼、寶石、紙、數據,真正使貨幣成為貨幣的是人們的「信任」。

所以理論上來說加密貨幣的安全性、可靠性、流通性等就跟一般貨幣差不多,但我猜加密貨幣難以普及,除了技術上的因素外,最大原因或許在於人們對這種貨幣形式不夠信任吧。

說不定等過了N年後的未來,人們會看著現在的電影,驚嘆於電影角色提著一皮箱的紙鈔,就像我們看著過去以貝殼交易的原始人一樣 😆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Find Her


作者:Lisa Gardner(麗莎.嘉德納)
出版社:Dutton


七年前,大學生Flora Dane在春假期間遭人綁架。472天後,她奇蹟似地生還。此後的五年,她在創傷專家與母親的協助下,努力地重拾正常生活。

當波士頓警探D.D.華倫抵達現場時,她看見一具焦黑的屍體,警車裡坐著Flora Dane,她坦承自己就是將人燒成焦炭的兇手,因對方企圖綁架傷害她。華倫調閱她過往的資料後,發現她曾涉入多起類似案件。一次是偶然,兩次是巧合,三次呢?四次呢?Flora Dane只是單純的受害者嗎?

整體還不錯,後半有點拖

◆◆◆以下劇透◆◆◆

Flora遭人綁架後被關在一個棺材大小的木箱中,不像其它變態將被害者監禁在地下室,書中的這個變態Jacob用攜帶式(!)監禁的方式載著主角全國到處跑。

很有創意的手法。一方面不停的移動使行蹤無法被掌握,同時也能兼顧自身的工作需求(卡車司機),另一方面將Flora長時間關在木箱中毀掉她的心靈,讓她喪失抵抗的意志,也讓Flora對Jacob產生扭曲的依賴心理。

Flora和Jacob的部分還滿有意思的,但後來出現一個「女兒」的角色總覺得有點不太自然,而且這個「女兒」根本沒有從小與父親Jacob生活長大,卻與Jacob沆瀣一氣,大概是想呈現一種邪惡基因的……傳承?之類的吧~ 覺得有點多餘。

後半覺得有點拖主要是因為Flora內心糾結、掙扎等想法重複太多次了,根本複製貼上吧 lol

2022年10月7日 星期五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James Clear
譯者:蔡世偉
出版社:方智出版


「習慣的改變造成的影響,近似於飛機路線調整區區幾度產生的結果。假設你要從洛杉磯飛到紐約,如果飛行員從洛杉磯國際機場起飛時,將飛機的航向往南調三點五度,飛機就不會抵達紐約,而會降落在華盛頓特區,如此細微的改變——機首偏移幾呎——在起飛時幾乎難以察覺,但經過橫越整個美國的距離放大後,最終的降落地卻差了好幾百哩。

同樣地,日常習慣的微小改變也能將你的人生引導到非常不同的目的地。做出好百分之一或糟百分之一的選擇,在當下似乎沒差,但經過橫越一生的時間放大,便會決定你是怎樣的人,或是你能成為怎樣的人。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喜歡這個飛機的比喻。

◆◆◆

「目標有助於確立方向,但系統才是進步的最佳解答。」

如果沒有建立起能讓自己享受其中的系統(方式、方法),那一旦達成目標可能就會停滯不前,或是如果沒有達成目標,就可能對自己感到失望。不應該將「達成目標」視為唯一的目標,重點是持之以恆,就算今天的練習量比昨天少,但只要有持續,就沒必要苛責自己。

◆◆◆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焦點放在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想要達成什麼效果。」

「你的身分認同源自你的習慣。每個行動都是一張選票,投給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這章關於「身分認同」的觀點是我從沒想過的,覺得很有意思。行為反應身分認同,你的所作所為暗示了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無論是哪種身分認同,你之所以能夠如此相信,是因為自身擁有足以證明的證據。

以我自己來說,我喜歡閱讀,因為我「常常閱讀」,這個行為就成了一個證明,讓我可以將自己定義為喜歡閱讀的人。

「真正的行為改變是身分認同的轉變。你也許會因為受激勵而開始一個習慣,但要維持下去只有一個原因:這個習慣成為你身分認同的一部分。」

我不用費力去維持閱讀的習慣,因為這個習慣已經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了。我一直以為之所以能維持閱讀習慣,是因為「喜歡」加上從小接觸,但實際上「喜歡」只是開啟這個習慣的契機,能夠持續好幾年這個習慣或許是因為我在不經意間想要…… 維持這個人設?😶

◆◆◆

「習慣堆疊:做完『目前的習慣』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若能讓好習慣更加方便,你就更有可能貫徹。」

「不要一開始就企圖打造完美的習慣,應該先做容易的事,持續地做。」

凡事起頭難,所以更要盡可能降低新習慣的入門難度。如果我想開始一項畫圖的習慣,然後一下就給自己設個一天要畫十張圖,那我絕對不可能去執行,又難又麻煩,而且太多含糊不清的問題,像是要畫什麼?要一天中的哪個時間畫?

所以可以先觀察、列出目前舊習慣的清單,再將新習慣拆解細分後與舊習慣結合,像是我每天起床都會開噗浪,就可以將流程建立成:我在點開噗浪後(舊習慣),要將筆記本翻開放在桌上(新習慣),再逛噗浪。「提筆開始畫」可以再另外與其它習慣結合,重點是將新習慣拆解,讓自己不會感覺要花很多時間或力氣去開始這件事,也沒必要一下子就要求自己要持續畫半小時或一小時,可以先從兩分鐘開始(兩分鐘法則):我只需要畫兩分鐘就可以了。

畫的內容也應該明確設定,不讓自己猶豫不決在那邊想要畫什麼,像是事前就在筆記本每頁寫上要畫的東西,翻開這頁寫著「蘋果」,那就畫蘋果。畫得很爛也沒關係,提筆動手開始畫才是重點。

◆◆◆

覺得是本很不錯的書,非常淺白易懂,點出很多自己過去曾陷入的迷思,像是以為要靠自制力或意志力來維持/建立/改變習慣,但是「自制力是一種短期策略,不適用長期」,如果每次都要等到累積足夠的自制力或意志力才採取行動,常常就是一天過一天永遠等不到行動的那一天 😅

或是看完書後雄心壯志地認為自己可以一口氣做出改變…… 冷靜!不可能一下就能建立一堆新習慣或改掉舊習慣,這只會消耗掉本來就所剩不多的幹勁,先只專注於一個習慣吧 💪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國王排名



覺得OP不錯聽~
劇情有些很深刻,有些又很童話,有種風格不是很明確的微妙感 👀

※ 劇透注意


在人生整個被摧毀後,米蘭喬一無所有,只有伯斯留在她身邊,她將母親的教誨:「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之上」投注在伯斯身上,伯斯的幸福就是她的幸福,伯斯成為她人生的重心。

米蘭喬曾自殺過,但伯斯出手救了她,從這一刻起米蘭喬就是他的責任,只要米蘭喬能振作起來他什麼都會答應,他唯一的願望就是米蘭喬再次找回笑容,所以他包容米蘭喬的一切作為。

就算她殺了自己的老婆、兒子,就算她說要毀掉這個國家,他也不會背棄米蘭喬,他會吞下所有的悲傷,承擔所有的責難。

但在最後伯斯對米蘭喬說:「你的所作所為皆是為我著想,我也不曾為你指引其它道路」,他知道米蘭喬將自己視為人生重心,或許最初他以為這能讓米蘭喬振作起來,但最後終究還是無法讓米蘭喬走出陰影,無法結束她的苦難,於是他認為最後唯一能做的就是親手讓米蘭喬解脫。

沒想到米蘭喬早已將自己賣給魔神,她的苦難就算到了死後也無法結束,伯斯淚流滿面地看著被魔神吞噬的米蘭喬,悲痛地說:「為何只有你非得背負那麼多的痛苦」。

伯斯將最後的希望寄託在戴達身上,而戴達選擇原諒、接納米蘭喬除了因為是父親的請託外,更主要是因為他原本就已經對米蘭喬有愛慕之心,所以在得知米蘭喬的悽慘遭遇後,她的作惡顯得身不由己、令人憐憫,於是他原諒了她的背叛。

或許最初伯斯將米蘭喬(魔鏡)介紹給戴達時,只是希望有人能在他死後繼續照看米蘭喬吧。

為什麼堅持將王位傳給波吉?波吉的力量被奪走,母親被殺,或許伯斯認為王位是他唯一能給波吉的補償吧,講白一點,這是伯斯欠他的。

小米蘭喬一開始被一群冤魂指責「我們才是受害者,愛怎麼報復都行」,原以為是要探討某種道德議題,結果看到最後發現小米蘭喬和她母親好像完全沒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所以冤魂那幕只是單純在考驗戴達是否會選擇站在米蘭喬身邊...?

小米蘭喬聲音很可愛,覺得這段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整體來說...... 覺得德斯哈是最帥的角色!性格沉穩,聲音又好聽。

他在得知無法利用魔神使弟弟歐肯復原時,雖一度感到憤怒,但馬上就冷靜下來,沒有對德斯帕大發脾氣,只簡單交代了德斯帕要記得索取賠償。

如果他們三兄弟直接對魔神許願的話,那許願的人勢必要付出代價,所以他們好不容易等到機會砍下魔神的頭,以此交換讓歐肯復原,但卻被戴達搶走了這個機會。

雖然歐肯長生不死,但德斯哈和德斯帕不是,德斯哈還是希望盡快讓歐肯復原,於是他決定接受第一名國王的寶座,為了能夠使用寶庫的力量。

唉... 終究還是... 雖然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但感覺就不會是什麼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