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拖延心理學


作者:珍.博克、萊諾拉.袁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你設定的目標是為了讓你進步,還是讓你更加沮喪失落?

很多完美主義者很討厭失敗,所以盡量避免參與和人直接競爭的活動。」

「自我阻礙是一種間接保護自我和自尊的方式:我失敗了,但這是我自願的。」

「卡蘿.杜薇克(Carol Dweck):『成功究竟是為了學習,還是為了證明你很聰明?』」

「對於在爭戰並害怕吞敗的拖延者來說,讓大家知道自己的希望、想法或感受,會讓他們感到脆弱。」

「真正的自由是,你可以選擇你要應付那些爭戰,那些不做回應,這樣才是真正握有權力,真正的做自己。」

「以『認知再評估』的方式因應負面情緒的人,可以減輕壓力,更容易從適應不良的想法和衝動中解脫。」

「如果你拖延一件事,卻找不到讓你恐懼或不自在的確切原因,很可能是你內隱的記憶被啟動了,也就是說:你可能不記得那次經驗了,但你的大腦和身體照樣反應,產生連串的情感痛苦,導致你逃避任務。英國心理分析家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用下面的話說明這個觀點:『我們恐懼的事,是已經發生過的事』。」

「當我們從家中學到的觀念和規矩不知不覺地主宰我們的淤想、感覺和行為時,如果我們從不去評估和質疑它們,可能會遇上麻煩,尤其那些規矩又很僵化,抑制我們發展能力和創意時,對我們的禍害更大。那就像別人不管放什麼東西在你的盤子裡,你就什麼都吃一樣,完全不考慮自己喜不喜歡,對你有沒有好處,甚至不管你餓不餓!你就只是張口,把東西吞下去,因此產生精神性消化不良。」

「投入和家人無關的個人興趣,可能被當成一種背叛。獨立判斷、搬離家住、不同的宗教信仰或政治觀點等等特立獨行的做法都會受到勸阻。如此傳達出來的訊息是:你無法獨立思考,沒有我們,你無法生存下去。」

「認為只有在情緒狀態『剛好』時才適合採取行動,那是一種完美主義。」

「從大腦恐懼中心傳向思考中心的訊號移動及其迅速,從思考中心傳到恐懼中心的通路則緩慢許多,所以別期待你恢復平靜的速度向你感到恐慌時一樣迅速或徹底。」

「自由書寫的目的不是要寫出一篇極品,而是要在不做判斷下探索你的想法和感受。」

藉口的真正功能是幫你逃避不舒服的感覺。」

「結果可能不太完美,但我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以行為來界定他的完成。」

「試著採用收集資料的研究者觀點,而不是站在評論者的角度來講評。」

「對多數拖延者來說,什麼事都想做就是他們的問題所在。」

「如果你第一次就卯起來做了兩小時,遠超出你的時限,下次你會覺得自己應該也可以做兩小時,這容易導致挫敗和逃避。」

「任何障礙,無論大小,只要你把它看成自己能力不足的證明或失敗的證據,就會讓你感到挫折和羞恥。如果障礙讓你感到挫敗,你就不願意再回頭設法解決問題。如果你把障礙當成有趣的謎題,或是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是反映任務本身的難度,而不是反映你的無能時,比較容易克服障礙。障礙就只是一個障礙,不是在指控你很愚蠢、無能或沒用。」

「幾乎每位拖延者都是撻伐自己的高手,卻不擅長給予自己應得的獎勵。」

「修改目標可能是因應實際的限制,顯示你能夠評估現實可行性並據此調整,而不是死守不可能的理想。」

「不必事事追求完美,只要完成就好。」

「你可以只站在裡面十五分鐘,繼續保持呼吸,習慣那個環境。如果你有很多東西需要整理,可以先花幾分鐘找出檔案匣。任何往目標邁進的步驟,都至少比你繼續迴避多邁出了一步。」

「任何事情再怎麼困難、討厭或乏味,你應該都可以忍耐著做十五分鐘。當你發現開始做一件事並不代表永無止境的折磨時,討厭的事情也顯得沒那麼討厭了。」

「以忙碌作為逃避更重要事情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