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完整翻譯。
「答案就在那裡。可能是一把沾滿嫌犯DNA與指紋的染血刀子,也可能是無法目視的細微分子。」林肯.萊姆說:「殺手與被殺者之間的連結將會引導我們直達他的大門,並說服陪審團將他關個二三十年。有誰可以告訴我什麼是羅卡定律?」
「兇手、被害者、犯罪現場之間必然會發生某種轉移現象。埃德蒙.羅卡,法國犯罪學家。他使用『微塵』這個用詞,而不是『物質』,換句話說,就是『微物證據』。」回答的是一位有著栗色長髮的女性,她繼續說道:「保羅.柯克更進一步說明,物理證據不會說謊,若無法讓它們發揮作用,必然是因為人類的能力不足。」
林肯.萊姆點了點頭,轉向其他同學說:「大家都寫下Archer女士剛才所說的了嗎?我怎麼看到有人還沒動筆啊?」教室裡頓時充滿書寫及敲打鍵盤的聲音。將資訊紀錄於紙張或電腦意味著「擁有」,而不僅僅只是「理解」。
「接下來的幾週我們會再更深入講解關於羅卡的微物證據。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如何保全犯罪現場,確保我們有微物證據可以分析。你們的工作就是盡可能地降低犯罪現場遭到汙染,而犯罪現場最大的汙染源是什麼?沒錯,就是我們的警察同仁。更準確地說,是上級長官。我們要如何請這些忙著整理儀容準備面對媒體的長官們遠離犯罪現場,同時保住自己的工作呢?」
聽到這裡大家都笑了。課堂上的學生大多是警政相關背景(現職或即將成為),也有在民間企業工作的鑑識員,還有幾名記者、律師,以及一個小說家(萊姆很歡迎他來上課,他曾以萊姆辦過的案件寫成一系列小說,萊姆之前也寫過信給作者,糾正他書中關於犯罪現場工作的資訊)。
下課後Juliette Archer在全班同學都離開後依然留在座位上。
萊姆來到她的面前:「羅卡定律。你在課堂上回答的內容是出自我的書。」萊姆並沒有將自己的書作為課堂指定書籍。「只是前幾天吃晚餐時想找些東西來讀。」她直視著萊姆,笑著說:「你對我做過背景調查了?你以為我是故意討你歡心,想藉此探聽你手上案件的內幕?」
萊姆的確這麼想過。Juliette Archer是曾任職於紐約衛生所的流行病學家,因為想轉換跑道,所以選擇法醫鑑識學。已離婚,目前住在下城蘇活區,有一個十一歲的兒子。她同時也活躍於曼哈頓及威徹斯特的現代舞劇場。看來沒什麼可疑的。
「只是有點好奇。」萊姆聳聳肩,接著說:「你知道地址嗎?」「知道。那就明天見囉。」Archer笑了笑,右手操作她輪椅上的面板,一台銀色的暴風箭,萊姆幾年前也用過同樣的廠牌,她將輪椅滑出走道,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