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口悟
譯者:洪文樺
出版社:快樂文化出版
- 化學式:H2、O2、CO2
化學反應式:2H2 + O2 → 2H2O
- 「澱粉」是由許多「葡萄糖」相互連接組成的大分子。
- 「CO2在室溫時是氣體,但在很冷的環境下就會變成固體(乾冰),跟水在低溫下會變成冰是一樣的道理。水在0℃時會結成冰,而CO2則是大約在零下78℃時才會變成固體。」
- 「乙醇(酒精)進入人體後,會跟肝臟中某種稱為『酶』的分子發生化學反應。酶是一種巨大的分子,可以促進化學反應。」醋酸會在被分解後排出體外,但如果喝的酒「超過體內的酶所能反應的量,乙醇和乙醛就會殘留在體內」,這就是宿醉的原因。
乙醇 → 乙醛:醇脫氫酶(ADH)
乙醛 → 醋酸:醛脫氫酶(ALDH)
- δ(Delta):「些微」的意思。
- 為什麼NaCl(氯化鈉,鹽)會一下子就在水中分解?
因為NaCl和H2O(水)的原子都含有些微的正、負電,所以可以輕易結合。
- 砂糖的主要成份是蔗糖。
- 蔗糖 = 葡萄糖 + 果糖(兩個的化學式都是C6H12O6,但結構不同)。
- 分子中氫和氧連結組成的部分稱為「羥基」(氫氧基)。
- 甘蔗和甜菜能夠產生大量的蔗糖,所以這兩種植物是製作砂糖的主要原料。砂糖吃下去後,其中的蔗糖會在腸子被「蔗糖酶」分解為果糖和葡萄糖。
- 蔗糖含有許多「羥基」(OH),也就是很多「些微的正、負電」,所以跟鹽一樣也很輕易會在水中分解。
- 澱粉:(C6 H10 O5)n ← 數量的意思,如果是 3,就是指3個C6 H10 O5。
- 「葡萄糖」重複連結就會變成澱粉。
- 「200~300個葡萄糖結合在一起就是澱粉」:(C6 H10 O5)200~300
- 「許多分子重複連結所組合成的物質,就稱為『高分子』。」
- 澱粉分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直鏈」:葡萄糖以直線方式連結;「支鏈」則是部分葡萄糖產生分支。糯米幾乎100%是支鏈澱粉。
- 「當澱粉(C6H10O5)n與『環糊精葡萄糖基轉移酶』(CGTase)作用時,就會形成由六至八個葡萄糖連接組成的環狀分子。這些分子稱為『環糊精』,而且是根據葡萄糖的個數來命名。」
6個葡萄糖:α環糊精
7個葡萄糖:β環糊精
8個葡萄糖:γ環糊精
- 「(環糊精)具有利用內部空洞來捕捉分子的有趣特性。而且,環糊精也能反過來將捕捉到的分子慢慢釋放出來。」
- 除臭芳香劑:「製造時先將香味分子摻入環糊精中,讓環糊精慢慢釋放出香氣,再利用空洞捕捉臭味分子,這就是除臭芳香劑的功效。」
- 「有些除臭商品標示的成份名稱為『環狀寡糖』。」
- 「環糊精能捕捉讓茶產生苦澀味的分子,而茶的苦澀味和一種稱為『兒茶素』的分子有關。兒茶素已被證實具有減少體脂肪的功效,但要真正達到降低體脂的效果,就必須攝入相當大量的兒茶素才行;因此,市面上販售許多含有大量兒茶素的健康食品。如果茶中的兒茶素濃度過高,會讓茶過於苦澀而難以入口;所以先在茶中加入環糊精,讓環糊精捕捉兒茶素,就能抑制苦澀味,讓茶變得更順口好喝。」
- 「木糖是藉由分解玉米中一種稱為木聚糖的分子(由許多木糖分子連接組成)得到的,所以木糖醇是由玉米衍生出來的分子!」
- 「直鏈澱粉會先被唾液中的酶分解,然後再被胰液中的酶分解,因為這兩種酶都會分解直鏈澱粉,所以都稱為「澱粉酶」。
- 經澱粉酶分解後的產物,主要是由兩個葡萄糖連接在一起的分子,稱為「麥芽糖」,而這種分子會再被小腸腸液中的酶進一步分解,這種酶稱為「麥芽糖酶」。經過愈來愈多的分解,最後的產物就是葡萄糖。葡萄糖會被小腸吸收,之後會再進一步被分解成為能量。」
- 「『Poly』這個字首是代表『很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