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爾赫.陳(Jorge Cham)、丹尼爾.懷森(Daniel Whiteson)
譯者:徐士傑、葉尚倫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
「質量很大的東西通常分布得相當分散。以地球為例,地球質量大約與一公分寬(大約一個彈珠大小)的黑洞等同大小。如果你與這個黑洞距離一個地球半徑長,感受到的重力就如同站在地球表面一樣,都是1g。」
「當你愈靠近地球中心點,愈感覺不到地球重力。那是因為地球圍繞著你,把你平均的往各個方向拉。相反的,當你離黑洞愈近,感受到的重力愈大,因為整個地球質量近在咫尺的作用在你身上。」
◆◆◆
「即使是重力,也不能比光速還快。地球感受到的重力不是來自太陽當下的位置,而是八分鐘前的位置。這就是資訊穿梭一億五千萬公里所需的時間。如果太陽消失了(瞬間傳送自己到度假區),地球將繼續在正常軌道上運行八分鐘,然後才意識到太陽已經不見了。」
◆◆◆
「科學家認為,在六千五百萬年前,有塊數公里大小的岩石到達地球,這可能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有趣的是,科學家認為,殺死恐龍的岩石(大約十公里寬)在實際撞擊我們星球的好幾年前,就曾經飛過地球,應該給過恐龍科學家一些警告。」
◆◆◆
這是一個人在太空中測量岩石發熱的情況,光子以紅外線的形式散發出來。
如果有另一個搭乘火箭的人飛過,也測量了這顆岩石散發出的光子能量。
「也就是當光子離開岩石時,它實際上會改變岩石的質量。這種質量變化(再乘上光速的平方)與發射光子的能量相同。似乎岩石的一小部分質量轉化為能量,然後以光子的形式消失(請記住,光子沒有任何質量,只是純能量)。」
「任何一點點被困住的能量也會使空間彎曲,並被其他物體吸引,就像有質量的東西一樣。」
「二氧化碳就像一面單向玻璃,只吸收紅外線這種特殊的光。來自太陽的可見光在進入的過程中會穿過二氧化碳,但是當光以紅外線的形式反射時,會被二氧化碳層阻擋,能量就這麼困在裡面並使行星變暖。」
「太陽風是由來自太陽的快速移動粒子組成,主要是質子和電子。製造所有美麗陽光的反應也同樣產生了太陽風。還有來自太空深層的粒子,稱為『宇宙射線』。這些粒子都是有害的。實際上,它們相當致命。」
「謝天謝地,在地球上我們有一個很棒的行星保護系統:地球磁場。當電子或質子撞擊磁場,它們會發生偏轉。地球磁場偏轉了許多來自太陽的有害粒子,使它們錯過地球或螺旋上升到兩極,並在兩極產生耀眼的極光。沒有地球磁場,我們就會受到有害的太陽輻射衝擊,這也會剝離我們的大氣層。」
「不幸的是,火星沒有地球那樣的行星磁場。在地球上,我們的磁場是由在星球內流動的熔融金屬流產生。然而,火星是一顆較小的行星,由於它比地球更早冷卻,因此凍結了內核並關掉了磁場。」
「額外維度如果存在的話,並不是與我們空間平行的另一種空間。它們只是現有空間的延伸,不會讓你離開目前所在的空間,只是為你的粒子提供了更多搖擺或抖動的方法。這就像在你的郵寄地址中添加另一行。它能更準確的說明你的位置,但不會為郵差提供任何捷徑,使你的郵件更快到達。」
「隨著所有燃料耗盡,核融合消失。太陽的外殼將漂移出來並形成星雲,這是未來行星形成的原始材料。隨著核融合的消退,重力繼續在核心作用,將剩餘的元素聚集成一個非常熱的緻密團塊,稱為『白矮星』。這顆較小的恆星大約是太陽原始質量的一半,但被壓縮成一個等同地球大小的球體。」
「雖然此時沒有核融合發生,但白矮星仍然會發光。就像從鍛造爐中拉出的白熱金屬一樣,白矮星會因自身熱量而發光,並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白矮星會發光多久?我們實際上並不知道,因為我們從沒見過白矮星。物理學家認為,白矮星可能需要數兆年的時間才能冷卻下來,最終變成黑暗、緻密的質量,稱為『黑矮星』。但是宇宙的年齡還不足以讓任何黑矮星存在。」
明明是相同的岩石、相同的光子,兩人看到的光波頻率卻不同(相對論都卜勒效應。岩石正在遠離其中一人,靠近另外一人),「由於岩石在發出光子時速度沒有變化,愛因斯坦得出結論,它的質量一定發生變化。事實上,他發現到,如果乘以光速的平方,岩石質量的變化量等於光子的能量。」
「也就是當光子離開岩石時,它實際上會改變岩石的質量。這種質量變化(再乘上光速的平方)與發射光子的能量相同。似乎岩石的一小部分質量轉化為能量,然後以光子的形式消失(請記住,光子沒有任何質量,只是純能量)。」
◆◆◆
「任何一點點被困住的能量也會使空間彎曲,並被其他物體吸引,就像有質量的東西一樣。」
◆◆◆
「二氧化碳就像一面單向玻璃,只吸收紅外線這種特殊的光。來自太陽的可見光在進入的過程中會穿過二氧化碳,但是當光以紅外線的形式反射時,會被二氧化碳層阻擋,能量就這麼困在裡面並使行星變暖。」
◆◆◆
「太陽風是由來自太陽的快速移動粒子組成,主要是質子和電子。製造所有美麗陽光的反應也同樣產生了太陽風。還有來自太空深層的粒子,稱為『宇宙射線』。這些粒子都是有害的。實際上,它們相當致命。」
「謝天謝地,在地球上我們有一個很棒的行星保護系統:地球磁場。當電子或質子撞擊磁場,它們會發生偏轉。地球磁場偏轉了許多來自太陽的有害粒子,使它們錯過地球或螺旋上升到兩極,並在兩極產生耀眼的極光。沒有地球磁場,我們就會受到有害的太陽輻射衝擊,這也會剝離我們的大氣層。」
「不幸的是,火星沒有地球那樣的行星磁場。在地球上,我們的磁場是由在星球內流動的熔融金屬流產生。然而,火星是一顆較小的行星,由於它比地球更早冷卻,因此凍結了內核並關掉了磁場。」
◆◆◆
「額外維度如果存在的話,並不是與我們空間平行的另一種空間。它們只是現有空間的延伸,不會讓你離開目前所在的空間,只是為你的粒子提供了更多搖擺或抖動的方法。這就像在你的郵寄地址中添加另一行。它能更準確的說明你的位置,但不會為郵差提供任何捷徑,使你的郵件更快到達。」
◆◆◆
「隨著所有燃料耗盡,核融合消失。太陽的外殼將漂移出來並形成星雲,這是未來行星形成的原始材料。隨著核融合的消退,重力繼續在核心作用,將剩餘的元素聚集成一個非常熱的緻密團塊,稱為『白矮星』。這顆較小的恆星大約是太陽原始質量的一半,但被壓縮成一個等同地球大小的球體。」
「雖然此時沒有核融合發生,但白矮星仍然會發光。就像從鍛造爐中拉出的白熱金屬一樣,白矮星會因自身熱量而發光,並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白矮星會發光多久?我們實際上並不知道,因為我們從沒見過白矮星。物理學家認為,白矮星可能需要數兆年的時間才能冷卻下來,最終變成黑暗、緻密的質量,稱為『黑矮星』。但是宇宙的年齡還不足以讓任何黑矮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