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獸醫超日常


作者:強納森・克蘭斯頓 Jonathan Cranston
譯者:祁怡瑋
出版社:麥田

作者是一名獸醫,平常在英國鄉間執醫,他診治過各種的動物,除了一般的家庭寵物,他的治療對象還有農場的家畜及每年遠赴南非,為野生動物進行捕捉遷移、臨床治療。

書中記錄了他診治動物的趣事(糗事)和經歷、動物小常識等等,很有趣!

-----

南非的野生動物飼養業相當發達,私有的野生動物園區可以進行買賣,安全地捕捉、裝載、搬運和釋放野生動物的技術非常重要,每個步驟都需要獸醫的指導監督。

有一次作者前往南非協助捕捉長頸鹿,這是非常危險的任務,如果捕捉後沒有適當引導,任由牠們直接倒向地面,很可能害牠們摔成重傷,再加上牠們獨特的生理構造,比一般哺乳類還高出許多的血壓及超長氣管形成的無效腔,也讓麻醉藥的使用必須更加注意。

捕捉團隊順利壓制住一頭長頸鹿後,作者就在一旁監控呼吸心跳,牠的胸腔起伏平穩,呼吸率一分鐘八下,作者這時轉頭看看捕捉團隊制服另一頭長頸鹿的情形。

短短幾秒,牠身旁的這隻長頸鹿呼吸就停了,作者整個嚇傻(當年還只是菜鳥獸醫w),團隊中的捕捉專家馬上衝過來,使出全力開始在長頸鹿的胸口跳上跳下...... 跳了四輪後,長頸鹿才終於恢復呼吸。

真是輕忽不得耶 😨
-----

某天作者在瓦茲先生的農場替一隻母牛診治,牠本來預計要產下一頭小牛,但生產過程出現問題。

經過觸診後,很快發現原因:「是子宮捻轉(Uterine torsion)。通常在孕期尾聲,牛寶寶已經長得很大,母牛滑倒或翻滾,結果子宮翻了過去,小牛就出不來了。我們要再把牠子宮翻回來,不然就要剖腹產。」

於是瓦茲先生、瓦茲太太負責幫忙將牛翻身,而作者必須趴在牛屁股後面,同時手要伸在裡面固定子宮和小牛。雖然是大工程,但幸好瓦茲夫婦經驗老道,很順利地將牛翻身,母牛緊繃的肌肉立刻鬆開,母牛明顯看起來感覺舒服多了~

突然母牛一陣收縮,羊水破了!但此時作者整隻手都還在牠體內,於是牠的羊水和尿囊液直接對著作者當頭澆下來!噗啦——— 十二公升溫暖、黏稠、腥臭的體液,從頭灌到腳,連雨靴都灌得滿滿的!

哇...... 母牛體液澡 😲

接生完小牛後,全身又濕又冷又黏又臭又腥的作者只想盡快回家沖澡,瓦茲太太建議可以在他們家先沖個澡,但作者想到他沒有換洗衣物,且瓦茲先生體型高大,也很難借用他的衣服,所以他想了想決定盡快回家。

沒想到熱情的瓦茲太太接著說:「你不留下來喝杯茶、吃個蛋糕嗎?別擔心弄髒我們家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於是十五分鐘後,作者一身溼答答、黏呼呼、臭烘烘的坐在餐椅上享用美味的蛋糕及熱騰騰的茶。

畢竟拒絕茶與蛋糕可是極其無禮的行為。

沒想到英國人對茶堅持到這種地步 😂

書中還有替犰狳結紮、跟鱷魚拔河(?)、幫鬃狼導尿等經歷,每個章節都非常吸引人,真心希望他可以再寫續作!🙏

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告訴我,你是怎麼死的


作者:茱蒂.梅琳涅克 Judy Melinek
作者:提傑.米契爾 T.J. Mitchell
譯者:翁雅如
出版社:臉譜

這本書是茱蒂.梅琳涅克自述過去在紐約醫事檢察處的工作經歷及當時經手的案件,書中介紹了法醫的職責,並詳細解說驗屍的流程,說明屍體的狀態、解剖程序及相對應的死因。

作者的敘述很生動自然,內容不會生硬,不是教科書似地敘述,而是像在看小說一樣,讀起來很輕鬆,就好像平常看的懸疑小說裡的驗屍橋段的幕後解說,非常有趣!

-----

「器官是很滑溜的,其中肝臟最難駕馭。特別是酗酒者的肝臟會有肥大的狀況,活像抹了油的豬仔,在驗屍房裡總是一天到晚亂竄。」

肝臟好活潑阿 😂

-----

「人的腦部離開頭骨後是果凍狀,在福馬林裡面泡兩個禮拜,會呈現莫扎里拉起司的質地。」

「母蠅會在屍體眼部產下數百顆卵,蟲卵看起來就像淚腺管旁被撒了一堆帕馬森起司絲。」

起司...... 👀

-----

「如果屍體在腹部有大量液體,我就得用我在東23街家用品店買的不鏽鋼長柄勺把液體舀出來量測。」

「檢查過肋骨,確認沒有肉眼可辨識裂痕後,我就用那把修枝剪刀剪斷每根肋骨,再將整片胸骨移開,露出兩個胸腔和圍心腔。」

除此之外法醫的用具還有又長又老舊的屠夫刀、廚房用刀、鋼鋸、大刮鏟等等,真是很樸實無華又具實用性ㄋ 👍

-----

減輕屍臭小偏方:有一次作者跟著現場調查員進行輪訓,地點是一位老先生的住處,這位老先生已經在家死亡好幾天了,現場瀰漫屍臭味。作者抵達時看到一位巡警正在煮咖啡,巡警:「我請所有住戶都煮點咖啡,且讓咖啡一直滾著不要關火。」作者:「是為了讓他們有事做,不要過來湊熱鬧?」巡警笑而不答。

接著他們開始現場調查,看有沒有遺書、未繳帳單、檢查冰箱(如果是空的,可能有經濟問題;如果一堆酒,那他就是酒鬼)、藥櫃(裡面的藥可不可能用來自殺)、垃圾等等,屍體則是搬回去再處理。

等他們調查完走出公寓時,竟發現整個走廊都是咖啡香,而不是令人作噁的屍臭!

咖啡除臭超有效!

-----

另外如果屍體主人有養寵物,黃金獵犬的話,牠會忠心耿耿的守在主人身邊,即使餓著肚子過好幾天。如果是貓的話,牠會立刻把你吃掉,從眼球和嘴唇開始。

如果同時養貓跟狗ㄋ 😮(不重要

-----

在書的後半也提到了911事件,當時有30名醫生日以繼夜地進行遺骸辨識的工作,作者也是其一。雖然這部份讀起來比較沉重一點,不過也因此認識到法醫在這起事件中所肩負的任務。

我覺得這本書真的超棒,很喜歡書裡詳細的驗屍過程,還有一些有趣的小知識,作者在推測死因的調查過程也很有趣!真的超棒!!!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記憶的玩物


作者:布萊克.克勞奇 Blake Crouch
譯者:顏湘如
出版社:寂寞

巴瑞在某天接獲一則自殺通報,有一名女子安.沃絲.彼得斯坐在大樓邊緣,安告訴巴瑞,一個月前她腦海中突然出現一段她不曾經歷過的人生記憶,在那段記憶中,她已婚,有丈夫,還有一個兒子。但現實中她單身未婚,甚至也沒有孩子。

為什麼安會出現不曾經歷過的記憶?只是幻覺嗎?

-----

一天看完,兩天整理時間軸(過年很閒 😆),書中細節安排得很巧妙,雖然有些小bug,但瑕不掩瑜,hen棒!!!👍

圖超大,建議另開視窗。
紀錄一下自己的疑問跟理解出來的答案:

Q:巴瑞回到跟茱利亞碰面的時間點,可是當時已經有人出現FMS症狀,那表示椅子已經開始使用了,那這條就不可能是原始時間軸了吧?

A:這條不是原始時間軸!!!史萊德跟海倫娜都已經用過椅子,這一條不知道是第幾百條時間軸了,因為故事從這條開始,所以給人一種它是原始時間軸的錯覺。

Q:如果海倫娜回到33年前,然後自殺,那就不會有椅子出現了吧?

A:那到了2019.04.16全世界人類還是會想起之前所有的偽記憶,也會知道椅子如何製造,以及曾經發生的所有災難。海倫娜是希望可以找出方法讓偽記憶不會出現。

Q:海倫娜回到1986年難道不是回到原始記憶軸嗎?
A:是,只是她一回去就又分裂出一條新的時間軸。

Q:那為什麼巴瑞回去原始時間軸,不會分裂出一條新的時間軸?
A:因為他是回到已經存在的時間軸被暫停的那一刻,所以不會分裂一條新的,而是繼續延續那條時間軸。

關於失效記憶的使用:
在李德的實驗中,李德使用失效記憶後,當下的時間軸沒有停滯,而是繼續流動(大家把李德拖出來急救、史萊德跑去再進行記憶活化等等),換句話說,巴瑞從那條2019.04.16就會世界末日的時間軸使用失效記憶返回原始時間軸,但那條末日時間軸還是繼續在流動吧?所以那條時間軸的人類將會一直活在末日之中耶 😨

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平面國:向上,而非向北


作者:愛德溫.A.艾勃特 Edwin Abbott Abbott
譯者:賴以威
出版社:木馬文化

「《平面國》是認識維度概念最好的一本書 」─ 以撒.艾西莫夫

因為這句推薦讓我對這本書感到有點好奇,簡介內容看起來並不艱深,似乎是以說故事的方式來介紹維度概念,感覺還滿有趣的樣子!

-----

平面國是一個二維的國家,這裡有著非~常明確的階級制度,女人是一段直線,等腰三角形是階級最低的工人,正三角形是中產階級,正四邊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是貴族。形狀越接近圓形階級越高,圓形則是主教。

這裡不存在高度(應該說他們無法感知高度的存在),他們無法「俯視」,所以只能看見彼此的側邊或頂角。

有一天正四邊形先生睡覺時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來到了「一維」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一條直線,這裡的人們分為直線跟點,他們只能在同一條線上前進或後退,也無法繞過或跨過其他人。

正四邊形先生試著跟直線國國王解釋二維的存在,「你就試著往旁邊移動!」「旁邊是什麼意思?」「就是用你兩個端點之間的線段往側向移動—」「蛤?線段?那是我的體內欸!我怎麼可能往身體內移動???」

正四邊形先生決定放棄解釋,他認為直線國實在太蠢了。

醒來後,他和自己的小孫子玩耍,他跟小孫子說:「如果你把一個『點』往旁邊移動3英吋,就會形成一個3英吋長的『線』,再將這個『線』移動3英吋,就會形成邊長3英吋的『正方形』~」「那、那如果再移動這個正方形呢?」「不可能這樣移動!不要胡說八道!」

他把孫子趕去睡覺後,坐在客廳裡有點氣孫子這樣胡鬧。突然間他覺得客廳好像還有其他人,四處張望後發現眼前出現一個圓形!他大驚失色,圓形主教怎麼會出現在我家?!

此時這個圓形開口說:「我不是圓形,我是球體,我是來告訴你三維的存在。來吧,試著向上移動!」「你是說,向北?」「不是!不是南北,也不是左右,而是你四個邊之間的上方……」「蛤?四個邊之間?你是說我的體內嗎?我怎麼可能往身體內移動???」「……」

球體決定使出某種特殊力量,突破次元之壁,將正四邊形先生直接帶到三維世界!

當正四邊形先生看見眼前的二維國度時,他感到震撼無比,自己的房子、家人、外面的田野、建築…… 他看見了所有的一切,曾經只能以光線或觸摸來概略得知的形狀,現在清晰的在他眼前展現,甚至連事物的內部也全部一覽無遺。

他頓時明白如果以此類推的話,或許也存在四維、五維、六維等等的世界,而就如最初直線國國王無法理解左右的概念,身處平面國的他也無法理解上下的概念,必須在他實際看見後,他才得以理解到另一維度的存在。

回到二維國度後,他為了不忘記看見的一切,於是他寫下「向上,而非向北」,並開始向周圍的人解釋三維的存在,但沒有人聽得懂他在說什麼。

然後他就因為散播異端思想被關進大牢了 😅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北與南


作者:約翰.傑克斯(John Jakes)
譯者:施寄青

喬治與歐瑞是在西點軍校認識的好朋友,一起度過在學時光、一起畢業、一起參與美墨戰爭。兩人雖然一度因為戰爭而中斷聯絡,但幾年後,他們再次重拾過往情誼。

此時的美國正因蓄奴問題造成南北方的歧見日益加深。北方人不認同南方的蓄奴制度,南方人不爽北方頤指氣使的高傲態度。一年又一年爭吵不休,雙方衝突程度也不斷升高。

喬治與歐瑞正好一個是北方人一個是南方人,他們也為此爭吵過,雖然最後總能和好,但這問題彷彿如鯁在喉,避而不談是無法讓它自動消失的。

除了兩位主角外,書中其他角色也都個性鮮明,很有趣!

歐瑞的哥哥曾北上參觀一些工廠,也因此他認為自家的務農方式一定要轉型,一直依靠奴隸勞動力是不切實際的。可是歐瑞爸非常固執完全無法商量,兩個人每天為這問題吵個不停。

喬治家有個姊姊薇結,我覺得她是個滿意思的角色,雖然很不討喜 XD

她是超級激進的左派知識分子,主張廢奴、極度看不起南方人(只要碰到歐瑞就一定要嗆他酸他,讓場面變得很難看)、交往對象是黑人、參與政治集會、積極宣揚要流血革命。

來自紐奧良的梅琳也是很引人關注的角色,因遇人不淑而遭受暴力,又因社會規範陷入無處可逃的困境,但是對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切不公不義,她採取的行動以社會觀點來說,相當離經叛道 XD

還有位女性也是很顯眼,雖然登場次數到後半部才開始比較多,她是歐瑞的妹妹亞婷,極具野心、工於心計、超級腹黑,對性事的態度異常開放,且樂於以此做為武器掌控身邊男性。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她對自己的妹妹懷有很深的惡意,很執著要搞垮她,這點就讓人感覺之後大概成不了什麼大事了,可惜(?

在書的尾聲,整個局勢已走向無法挽回的失控,每個人被輕易的歸類,南方北方,敵方我方,每個角色都被捲進這場風暴,不管各自的立場或是想法,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話說看完後我才發現這本是三部曲之一,且後面兩集台灣都沒有翻譯!!!WHYYY???難道大家不覺得好看嗎???可惡,好想看後續阿...... (〒︿〒)

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冰海歷劫700天—「堅忍號」南極求生紀實


作者:歐弗雷德.藍星 Alfred Lansing
譯者:應小端
出版社:天下文化

1914年,皇家探險隊「堅忍號」企圖挑戰橫越南極洲,但卻在海上慘遭冰山圍困,停滯好幾個月後,在浮冰無情擠壓之下,隊員不得不棄船,展開冰上求生之旅。

好看!!!👍

-----

「堅忍號」最後沉沒冰海時,航海員伍斯利於日記中寫下:「它載著我們走了漫漫長路,一路安安穩穩地,然後英勇地打了一場硬仗。從來沒有一艘船像它這樣堅忍,力戰至最後一刻,才遭無情浮冰擊垮。」

這段讓我想到黃金梅利號 😥

-----

他們一開始是以徒步移動,帶著物資糧食並拖著三艘救生船,但浮冰上並不是平坦的路面,浮冰間的擠壓形成很多崎嶇不平的冰脊,一天下來每個人都走到汗流浹背累到虛脫。

晚上搭好帳篷想休息一下,卻發現帳篷內很快就因人的體溫而使冰面融化,結果身上已經一身汗了,現在連帳篷、睡袋內也都溼答答的…… 但也只能忍受,不管怎樣總要休息恢復體力。

這種溼答答的狀態他們還持續好長一段時間呢......

幸好後來風向改變,浮冰群移動方向與他們的前進路線一致,於是他們只要待在冰上就能一天前進幾十哩路!

可是幾個月後每個人都無聊到快瘋了!舉目所見都是一片白茫茫,可以聊的話題都聊到乾了,少數幾本書也翻到爛了,一天三餐是唯一能期待的事,且不是因為食物有多好吃,單純只是有事可做。

超像在蹲監獄 😆

-----

他們的糧食除了原先船上的補給外,主食基本上就是獵海豹、企鵝來吃,海豹肉、海豹排、燉海豹、企鵝排、燉企鵝、企鵝肝......

雖然沒吃過海豹肉,可4總覺得應該不好吃 😅
企鵝屬於鳥類,所以大概跟雞肉差不多ㄅ(亂講

-----

在每個人以為這輩子都無法離開浮冰時,浮冰群終於出現水道!趕緊把船拖下水,開始拼命划!!!如果這時候浮冰撞過來,只有死路一條阿阿阿!

雖然總算下水了,但在抵達島嶼前,還有極大的難關需要克服,洶湧的大浪、被浪捲起的浮冰形成的冰牆、遮蔽視線的濃霧、冰冷的狂風、不可靠的六分儀......

他們在海上漂流這部份真的驚險萬分 😲

-----

想提一下他們的船長。遇難後這些無數的困境、危機讓每個人都處於壓力之下,但船長卻能讓這些船員保持積極、樂觀,團結一致渡過各種難關,能辦到這點真的很不簡單。

他也考慮了有些個性比較機掰叛逆的人,安排他們適當的位子(把他們帶在自己身邊,他們就不會去煩別人之類的),適時地化解衝突,因此避免了可能叛變的危機。

真的是很厲害的船長!🏆

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用一天說歷史: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你的一天是人類累積的百萬年


作者:葛瑞格.詹納 Greg Jenner
譯者:楊惠君
出版社:馬可孛羅

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幾百萬年人類歷史累積起來的結果,從起床盥洗、三餐飲食、社交娛樂等等,我們的行為或是使用的器具與過去的人們有何差別?而這一切又是如何發展成現今的樣貌呢?

這本書的敘述方式相當淺白,讀起來很輕鬆,作者文筆也很幽默,內容描述各種歷史事件、知識或奇聞軼事,其中有一件特別讓我印象深刻:

「博學多聞的羅馬人歐路斯.康尼利烏斯.賽爾蘇斯建議要經常清潔牙齒,特別是那些狂吃大量精緻食物的貴族,他理所當然地懷疑這些食物可能加速牙齒的齲蝕。

[…] 羅馬貴族如何妥善照顧牙齒呢?當然是規律地刷牙,但他們並不自己動手,會有奴隸在柔軟的小樹枝上沾上牙粉,然後輕刷主人的牙齒和牙窗,清除飯後留下的殘渣。

[…] 而且羅馬人和我們一樣,會使用某種形式的藥用漱口水,使口氣清新,只不過沒什麼薄荷味,或者說味道不是很好......

他們選擇用未經稀釋的人類尿液來漱口,最好還是從大老遠的葡萄牙運來的產品,他們相信葡萄牙人的尿液含有較多的阿摩尼亞,因此效用超強。」

震驚到不知道該說什麼 😱
光想像就覺得臭到ASDFGHJQSDTH!!!他們怎麼受得了!?😱

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我在太空的340天


作者:史考特.凱利 Scott Kelly
譯者:高霈芬
出版社:三采

以前曾注意到一則新聞,關於一對雙胞胎太空人,其中一人會在太空待一年,而另一人在地球作為對照組,藉此觀察在太空生活一年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這項實驗所獲得的資料也將作為往後長期太空任務的參考。

史考特.凱利就是那位在太空生活一年的太空人,這本書是他的自傳,描述他在太空的生活、工作,以及他在成為太空人之前的經歷、決定成為太空人的契機等等。

書中對於太空生活的描述非常有趣!

-----

在無重力的狀態下,一切事情到了太空都變得有點麻煩,舉例來說東西只要一不注意就會自己漂走,而這點在清點物件時就很惱人,只要一打開包裝,各個小零件就會開始到處漂。

這時!身為太空生活智慧王的史考特.凱利分享了他的小祕訣:只要先將包裝袋拿起來甩個幾圈,零件就會因為離心力而待在底部囉!然後可以先撕一段膠帶,再將這些小零件黏放在上面,它們就不會漂走啦~

-----

當新同事剛上太空站適應不良,但嘔吐袋又剛好用完時,怎麼辦!太空生活智慧王告訴你該如何DIY太空嘔吐袋:首先拿個夾鏈袋,再拿衛生棉黏在底部,!完成囉!這樣嘔吐物就不會亂噴了~讚讚!

-----

除此之外,太空人也很想念大自然的聲音,他們每天聽到的都是機器運作的聲音,嗶嗶、嗡嗡、轟隆轟隆,一個住在機房的概念。

「我們很難向沒有住過太空的人解釋自己究竟有多想念大自然的聲音。太空人都很喜歡聽大自然的錄音:雨淋、鳥囀、樹林裡的風聲。米哈甚至有蚊子聲的錄音。我覺得這就有點太超過了。」

蚊子聲的錄音 😂

-----

太空站上進行的實驗非常多,其中一項就是種蔬菜,如果可以讓太空人自給自主,就可以減少依賴火箭載送物資,也是為了將來可以進行更長途的太空任務。

他們曾種過萵苣,很成功,之後又嘗試種百日草,一開始有點挫敗,不過史考特最後還是成功種活了(太空生活智慧王!),之後他拿了一些百日草放桌上當擺設,俄國同事塞吉看到後感到不解,沒事幹嘛要種這些花?

史考特解釋道,百日草只是初步嘗試,美國太空總署希望將來可以種番茄,番茄很營養,可以提供太空人所需養分。

「塞吉聽了後說:『種番茄太浪費了。如果要種食用作物就要種馬鈴薯。人類光吃馬鈴薯就可以活下去!』且馬鈴薯還可以用來製造伏特加。務實真是俄國人的優點。」

這個吐槽 👍

-----

太空中有非常多太空垃圾在飛來飛去,一般都能夠事先偵測讓太空站避開,但偶爾也會有閃不掉的時候。

於是史考特根據控制中心指示,花了兩個小時關閉艙門、檢查艙口、收拾必要物品,跑完整個流程後,他去看看俄國區的情況。

「俄國同事根本懶得去關他們的艙門。他們覺得關艙門是浪費時間。因為可能結果只有兩個,一是碎片沒打中太空站,這樣的話關艙門也沒意義;二是碎片打中太空站,然後太空站一秒就會消失,艙門是開是關也無所謂了。俄國人面對這種事情的做法是『管他去死』,然後利用可能是人生的最後二十分鐘來吃午飯。」

俄國人是否太過灑脫 😂

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哭泣的橄欖樹


作者:蘇珊.阿布哈瓦 Susan Abulhawa
譯者:鄧伯宸
出版社:立緒


二戰後幾個國家認為,既然猶太人想要一個家,那巴勒斯坦就送給它吧,說得彷彿那塊土地上從來就沒人居住似的,幾個人幾個簽名幾句話,巴勒斯坦從此陷入數十年的腥風血雨。

◆◆◆

他們從別的國家來到這裡,在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上發掘古硬幣,有迦南時代、有羅馬時代、有奧圖曼時代,然後把它們當成是自己的「古猶太藝品」出售。他們來到雅法(Jaffa),發現橙子和西瓜一樣大,便說:「猶太人就是以他們的橙子出名。」卻不知道,這些橙子是巴勒斯坦農夫好幾百年來柑橘農藝的心血結晶。

◆◆◆

莫希是一名以色列士兵,他正盯著一名阿拉伯女人與她懷中抱著的嬰兒,他覺得這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他老婆賀蘭坦飽受「德國納粹」毒手,無法孕育自己的孩子,憑什麼這些阿拉伯人卻可以擁有這麼多健康的孩子,可憐的賀蘭坦只不過是想要做個母親,上帝怎麼忍心拒絕這微小的願望?

◆◆◆

亞里的父母曾遭受「德國納粹」迫害,「以前種種,不論什麼事,都置我們於死地,即使我們逃脫了也一樣,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媽媽的眼睛?何等地空洞。她的裡面死了。父親也一樣。(…)他們決定要把這塊土地變成一個猶太人國家。但我認為,如果阿拉伯人接受這個國家,那就還好,我們可以存。」

「但他們要的是一個『猶太人』國家阿!」

「沒錯,但我認為他們會同意讓阿拉伯人留下。」

「所以我們要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反而要經過這些外面移民來的人同意?」

◆◆◆

特別將關鍵字加粗黑加框。冤有頭債有主,怎麼想都應該是去把德國變成猶太國家吧,應該是要將德國送給曾遭迫害的猶太人吧 😑